武則天墓為什么不挖
武則天的陵墓和唐高宗的陵墓合葬為乾陵,是至今保存最為完善的帝王陵墓,也是唐朝十八陵中被破壞最少的一座。至古以來,帝王陵墓均被很多盜墓者所惦記,唐太宗的昭陵被挖掘一空,康熙皇帝不止陵墓被盜就連尸體也不見蹤影。且說武則天身處盛唐之世,加上陵墓規模宏大,其中所下葬的寶貝眾多,但乾陵卻不受破壞,讓我們來看看其中原由吧。
乾陵局部圖
觀其歷史,武則天的陵墓不是沒被盜墓者挖掘過,而是因為很難挖掘,這應該算是最難挖掘的陵墓吧,在1300多年間,乾陵就被無數盜墓者盜取過,其中有姓名記載的便有17人,在這期間乾陵遭受著刀劍、機槍、大炮的侵襲,卻完好無損。
其中唐末時期反叛軍領袖黃巢曾挖掘過乾陵,因其聽聞梁山西側底下有大量碎石,便以為是乾陵入口,遂以40萬士兵挖掘,農民出生的士兵使用鐵鍬留下了數十米深的“黃巢溝”卻沒發現入口,后悻悻而走,耗費這么大勞力卻不知挖錯方向。
還有一個便是五代的節度使溫韜,在挖掘乾陵之前已經將唐朝十七座皇陵給挖掘了,遂在光天化日之下發動數萬人馬挖掘乾陵,但均在上山時遭遇風雨侵襲,遂斷了念頭。
乾陵最危險的一次便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挖掘的時候,那時現代化工具興起,他便用大炮轟炸山道,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安營扎寨,將墓道炸出,在將進入使逢濃煙冒出忽起龍卷風,使首當其沖的士兵吐血身亡方斷了他們念頭,因此乾陵才得以保存。
而現代技術雖發達,但關于這陵墓所帶來的歷史意義重大,為了不破壞它,加上進行挖掘所要考慮的事情之多,為了能更好的保護文物,暫不考慮挖掘之事。
武則天簡介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代女帝,其功勛卓著“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正因如此,武則天作為女帝的身份得到普遍的認同。人們對武則天的作為褒貶不一,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武則天簡介吧。
武則天畫像
武則天出生在一個殷實的家庭中,其父為唐朝開過功臣武士彟,武則天出生地為長安,后因貌美得以入宮為唐太宗才人,有“武媚娘”封號。武則天在伺候唐太宗時便與為太子的李治互生情緒。
公元649年,李治繼位,武則天順應后宮之例削發為尼,次年與李治相逢得以在唐太宗孝期已滿之年入宮為妃。武則天入宮后為其誕下一子,得封昭儀。
工于心計的武則天為鞏固自己后宮之位,先后除去王皇后和蕭淑妃,且聯合李治制定并實施一系列策略,成功使自己當上皇后。公元660年,武則天代替病重的李治掌政,先后制定一些政策,促進社會進步和國勢增強。
李治病逝,武則天先后擁其子李顯和李旦繼位,專制朝權。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年號唐為周,自立為武周帝,一人獨攬大權,為政期間政通人和,擊退突厥,保衛邊疆,善用人才,但卻施行酷吏使得人心惶惶。
武則天于公元705年病重被迫禪讓帝位于李顯,同年病逝么,享年82歲,與李治同墓而葬。
武則天是誰的老婆
武則天為一代女皇,其所作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在那個極端崇尚男權的社會,武則天能夠有這樣的作為實屬不易,除了憑借她殘忍的手段和不凡的統治能力,其中還依靠著男人的力量,這便是武則天的老公們,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介紹些武則天是誰的老婆吧。
武則天畫像
武則天一生有兩個老公,他的老公們是父子關系,一個是奠定了盛唐基礎的杰出政治家,是為唐朝的第二位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位則是善良無大志的唐朝帝王唐高宗李治。若從關系上來說,武則天應為唐高宗的繼母,一國之中天子最大,雖有眾臣的反對,但卻無人能阻擋唐高宗立武則天為妃。
且說武則天為唐太宗的才人時便和唐高宗互生情愫,當年才14歲的武則天因貌美有才得以進宮服侍皇上唐太宗,也因其機靈聰慧深得唐太宗的寵愛,被封為“武媚娘”。說來也怪,武則天服侍唐太宗近十年,卻未有身孕。
武則天在伺候唐太宗期間結識為太子的唐高宗李治,兩人年齡相仿便產生愛慕之情,但因身份的障礙不能在一起,在武則天為尼的時候因祭拜先帝,兩人得以重逢,從此開始相伴長達三十年的時光,她便成為李治極其寵愛的老婆。
武則天還在寺廟中未回到宮中時便和唐高祖聯絡密切,得以懷有身孕,進宮后不久便誕下一子,得封昭儀。后經由她的不擇手段,成為大唐皇后。
推薦閱讀武則天在位多少年武則天墓為什么至今還好好的 邪氣太重怪事連連武則天情史武則天比李治大幾歲日本女星壇蜜扮武則天 畫風和范冰冰版差太多1/2 上一頁12下一頁尾頁
武則天侄子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最受人敬仰和欽佩的女性之一,因為她在那個男權當道,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的時代,經過自己的智慧和籌劃,最終登上了天子職位,成為了整個天下的最高統治者。而且她在位期間,提拔并任用了一批具有卓越才能和謀略的大臣,勵精圖治,使得當時的社會出現了繁榮昌盛的局面。因此留下了很多關于她的典故和事跡的史料。而關于她的幾個侄子,也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的印跡。
武則天之侄武三思劇照
武則天總得算起來一共有四個侄子,分別是她的大哥武元慶的兒子武三思,二哥的兒子武承嗣,她的從父武士讓的孫子武攸緒和她的表哥武元忠的兒子武懿宗。關系跟武則天比較近的是武承嗣和武三思。首先是武三思,他生于649年,在武則天沒有坐上皇位之前曾經做到過衛將軍、兵部和禮部尚書的職位,并監修國史。在武則天登基為帝之后,他被封為梁王。在神龍三年即707年,他原本打算廢除李重俊的太子之位,結果反倒被李重俊擊殺,時年五十九歲。
接著是武承嗣,他生于公元649年,字奉先,是并州文水即現在的山西文水人。曾經擔任過秘書監的職位,被封為周國公。他于光宅元年即684年被封為禮部尚書和同中書門下三品,又在垂拱元年即685南北封為同鳳閣鸞三品,此后更是一路升遷,做到過文昌左相這樣的職位。后來因為建議武則天立武家子孫為太子而遭到了狄仁杰等大臣的強烈反而被罷官,最終于698年郁郁而死。享年五十歲。
關于武則天的另外兩個侄子,因為跟她的關系不是很密切,因此得以壽終正寢。其中武攸緒活了六十九歲,而武懿宗則活了六十六歲。
武則天遷都
關于武則天的典故和事跡相信對歷史稍有認識的人都會有所了解。她從一個柔弱的女子通過過人的膽識和謀略最終在六十七歲的年紀登上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權力頂峰,成為了睥睨天下的皇帝,這樣驚人的成就足以使她在中國的歷史中名垂千古。而關于她稱帝的過程和如何治理朝政也有許多的事情可以講述。比如說她曾經把都城從長安遷往了洛陽就是一件轟動一時的大事。
范冰冰版武則天
武則天遷都洛陽的時間其實是在她稱帝之前。她于公元683年成為唐中宗和唐睿宗的皇太后并臨朝稱制之后,就把當時唐朝的都城從長安遷往了洛陽。而在她正式登基為帝之后,除了701年十月至703年十月這段時間居住在長安之外,此后的時間里她就一直居住在洛陽了。而關于她為何做出如此大膽的舉動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政治上的考量,當時雖說天下還算太平,當時也存在很多的不穩定的因素,比如說當時山東一帶經常有盜賊出沒,這不僅對平常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而且就連武則天的丈夫唐高宗在前往洛陽時都會遭受來自他們的危害。因此如果把都城遷往洛陽,則可以加強對這些盜賊的防范,從而維護社會的穩定,鞏固自己的統治。
第二個原因是經濟方面的。當時的洛陽非常繁華和富庶,絲毫不比都城長安差。而且洛陽還有運河這條大的運輸動脈,可以從長江以南把糧食或者其他物資運往洛陽,不用像在長安一樣經常因為缺少糧食而填不飽肚子。因此遷都洛陽完全可以擺脫這種困境,使朝中的政局更加穩定。
應該說武則天這一決定是非常英明和正確的,不管是從維護統治上還是促進經濟發展上來說都是有很多的好處的。
少女武則天
《武則天傳奇》是湖南衛視在2014年底至2015年初播出的年度古裝戲,講述的是武則天從稚嫩的少女進入宮闈成長為成熟老練的一代女帝的故事,關于宮中權利斗爭,使用獨特的視角還原了一個更為真實的武則天。其中范冰冰獨挑大梁飾演了從14歲到82歲的武則天,其中少女武則天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范冰冰飾演的武則天劇照
該劇耗時一年的拍攝和后期時間,耗費資金多達2億,在演員片酬、服裝道具、片場和后期方面都話費很大成本,投入很多心血,最后呈現的電視效果也深得人心,不論是服裝還是場景來看都很輝煌宏大,仿造大唐所建的布景給人一種夢回大唐的即視感。
就范冰冰在這部劇中的角色服裝就多達26件,為了能夠更好的塑造年齡跨度之大的武則天形象,在服裝造型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該劇播出之際,一組范冰冰飾演14歲的武則天進宮體檢的劇照引起網友的熱評,大大為范冰冰的造型和演技贊嘆。
圖片中的少女武則天形象,身著輕盈的粉色紗裙,再以黃色飾帶點綴,愈顯靈動婀娜,其發型為雙環垂髻,在頭的兩側各盤成上卷下垂環,加上金色發飾裝飾,展現了未脫稚氣的少女形象。且范冰冰展現的少女武則天神態稚氣又掘強,顯得武則天形象更加俏麗機靈,甚是生動。
推薦閱讀武則天在位多少年武則天墓為什么至今還好好的 邪氣太重怪事連連武則天情史武則天比李治大幾歲日本女星壇蜜扮武則天 畫風和范冰冰版差太多2/2 首頁上一頁12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109/44171.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