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按照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特點及其對學生和學校的要求,本文主要針對試點高校及專業招生遴選與管理方面的現狀,結合筆者在中國計量大學自動化專業卓工班選拔與管理過程中的經驗,以提升生源質量為目的,有機結合學校和專業優勢特色,對學生選拔過程,教學管理的評價考核方式進行了探討,為學生遴選與管理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自動化;遴選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卓越計劃”的全稱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在面對加快我國工業化進程、經濟發展轉型升級與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緊迫要求下,教育部于2010年6月聯合有關部門和行業協(學)會共同實施的重要改革項目。2011年中國計量大學作為第二批列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名單的高校,相繼有“自動化”“產品質量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等專業被列為試點專業。本文將以中國計量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校”)自動化專業的運行情況,探討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學生選拔與管理,為學生遴選與管理提供參考與借鑒。
二、“卓越計劃”特點與要求
“卓越計劃”具備三個鮮明的特點,包括讓企業深度參與到培養過程中,依據國家政策和標準培養人才以及培養學生的工程、創新能力。
這就對學生和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學生需要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同時要求對工程實踐、工程創新與研究有較強的興趣等要求。學校需要制訂適應于學校與專業優勢特色的標準課程,建立行之有效的課程體系,改革創新教學形式,完善建設教師隊伍,增加校企合作與聯合培養,將工程教育緊跟時代步伐,并逐步面向世界。
三、“卓越計劃”學生遴選與管理現狀
“卓越計劃”學生遴選目的是提高生源質量,從“卓越計劃”試點實施以來,許多專家根據其培養目標和原則制訂了眾多遴選方案,一類如張安富鼓勵高考中成績優異學生報考“卓越計劃”專業[2]。對于試點專業生源,可采取高考錄取時以提前批次統一招收,或者向全校各類專業,依據雙向選擇的原則統一選拔。另一類如林健提出專業應具有吸引優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積極鼓勵“卓越計劃”學生選拔來源應具有多樣性,包括從校內各個專業中進行遴選,通過加強宣傳與跟進配套政策措施吸引優質生源參與選拔;本科層次學生的遴選主要通過高考錄取、校內雙向選擇、自主招生等途徑。在遴選實施方案中,因招生時段的不同,主要分為采用高考錄取時招生、在新生入學后二次招生兩種。上述兩種主流招生遴選方案各有其優缺點,但在浙江省普遍采用新生入學后的二次招生,如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高校。
“卓越計劃”的管理現狀存在一定的問題,體現在傳統教育管理思想、教育管理組織、教育體系上;傳統教育管理思想,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傳統教育管理�M織,主要以高校為主體組織,企業參與培養過程占比小;傳統教育體系方面,其評價體系導向重論文,輕設計,缺實踐。
四、學生遴選的探索與實踐
1.學生遴選組織框架
為確保“卓越計劃”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我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工作組,工作組由院長、教學分管副院長和專業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專業培養方案制訂與修訂事宜,同時負責試點專業學生選拔與管理,積極組織校內外教學活動,對接校企聯合培養。根據自動化專業優勢特色,給出了“卓越計劃”實施修訂意見,在這個組織框架下,成立了“卓越計劃”自動化專業的學科必修課、學科選修課改革子項目組,強化實驗室課程建設,增進校企聯合與引進企業導師等事宜。
2.學生遴選程序
針對“卓越計劃”的特點與要求,在綜合考慮各個方面意見與因素下,經過機電工程學院“卓越計劃”工作組的多次會談,確定了新生入學二次遴選招生的具體程序,包括進行新生宣講會,令學生全面了解“卓越計劃”的培養方向與目標;接著采用學生自主報名的方式進行筆試,然后根據比例確定入圍面試的名單,經過面試后對入圍復試的所有學生進行綜合排名,按照分數從高到低進行錄取。該辦法在我校2014級“自動化”專業已經實施。2014年,我校“卓越計劃”自動化專業從2014級356名學生中,采取學生自愿申請、學校擇優選拔的方式遴選出了“卓越計劃”自動化專業試點班25人。
五、學生管理的考核與改革
1.評價考核方式
遴選入“卓越計劃”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需要嚴格按照“卓越計劃”的培養方案學習并進行評價考核,學生管理由學生處、教務處及相關學院等部門協調分工與管理。“卓越計劃”學生學籍管理應嚴格按學校的學籍管理辦法執行。
由于“卓越計劃”學生采用“3+1”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即分為校內學習(3年)和企業學習(1年)兩個培養階段。“卓越計劃”自動化專業不僅是校內的優勢專業,并且在與同類院校的競爭中占有一定優勢。因此,學生在企業學習階段,要服從企業管理規定,企業也將對學生在企業學習階段進行評價和考核。
同時,“卓越計劃”學生具有退出機制,若在學校學習期間成績累計掛科兩門以上,或在企業學習階段因不服從企業管理規定,造成責任事故等情況,該學生將被退出試點班。
2.教學管理創新與改革
“卓越計劃”教學管理模式需要創新與改革,在教學管理思想上,應重視以人為本的觀點,發展人的個性,發揮人的潛能,實現人的價值;應建立起以社會發展和企業需求為導向,樹立面向工程實踐的教育新觀念。在教學管理組織上,企業作為實施“卓越計劃”的主體之一,需擔負至少一年的學生培養任務,應逐漸讓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構建出高校和企業共同管理與負責的教學管理機制,推進企業的產學研結合與校內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在教學管理體系上,應建立創新高校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工程問題的實踐能力,推動我國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高等工程教育體系。
六、結論
總之,按照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特點及其對學生和學校的要求,針對試點高校及專業招生遴選與管理方面的現狀,以提升生源質量為目的,有機結合中國計量大學自動化專業優勢特色,采用入學后二次遴選招生“卓越計劃”學生,同時對學生選拔過程,教學管理的評價考核方式進行了探討,為學生遴選與管理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林 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2]張安富,劉興鳳.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百度搜索“看文倉”,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307/113231.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