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肉不歡?“肉食動物”?這些并不值得你驕傲,尤其在冬季,因為進補、節日慶祝等,導致肉類食物比平時吃得更多,滿足了你的口舌之欲之余卻讓身體遭殃。因為長期大量的吃肉也會影響體質。
1.造成胃熱體質
容易饑餓、打嗝有異味、口臭、口苦、口渴、排便不暢以及燥熱等,屬胃熱表現。胃熱除了因為辛辣食物、消化不良等因素造成之外,肥膩食物食用過多便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如果你在冬季開始愛吃冷飲、上火、牙齦出血、出鼻血等,那么少吃肉類食物,多吃蔬菜,同時可以用白菜汁、芹菜汁、綠茶、蓮子心等調理。
2.濕熱體質
肉類食物與蔬菜、谷物相較而言,更難消化。而在中醫里面內濕是與消化功能有關的一種癥狀,中醫說脾主運化,有運化水濕的作用。
而當肉類食物吃多,飲食過于油膩,脾胃不能發揮正常的運化作用,那么濕氣停留在體內,容易變為濕熱體質。
濕熱體質容易表現為體型偏胖或偏瘦,滿面油光、痤瘡、口干、口苦、乏力、心煩意亂,以及大便干結或拉肚子。用大腹便便形容濕熱體質人群并不為過。
當發生濕熱體質時,除了要少吃肉之外,還應當少吃甜食、飲料、辛辣食物與酒,多食用具有利水、清熱作用的食物以及藥材,如常見蔬菜有冬瓜、絲瓜,谷物有紅豆、薏米、綠豆等,藥材方面可以選擇花茶類。
3.痰濕體質
老人說“魚生火肉生痰”,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痰濕體質往往由于濕熱體質而來,中醫認為水濕運化失調,則聚集成為痰濕。造成痰濕體質的原因有年老體衰、久病、飲食不節制,其中經常使用肥膩食物便是中年人發病的主要因素。
痰濕體質會表現為肥胖、腹部肥胖、胸悶、痰多以及易疲憊,并且越是痰濕體質,越喜愛肥甘肉厚飲食,舌頭會表現為胖大、白膩。
痰濕體質,與濕熱體質飲食類似,飲食少肥膩、過甜,多吃蔬果,同時可以食用生姜、杏仁、陳皮等來健脾化痰。
4.陰虛體質
大多數肉類屬于性味溫熱食物,即使性味平和,也會因為辛辣、油炸等烹調方法,使其性味變得燥熱。而燥熱食物食用過多,會發生陰虛。
陰虛體質一般表現為干燥、熱等現象,如皮膚干燥、面部潮紅、口干、舌苔紅以及容易心煩易怒等。調理方法與降火類似,除了喝降火茶之外,還要注意滋陰,如食用蓮藕、荸薺等。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70215/101870.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