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網【宇宙印象專欄】(謝頓)科技爆炸是文明飛速發展的前提,300年前誰能想到今天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人工智能時代?計算機的出現代替了人腦的計算,霍金曾預言,人工智能將在100年內取代人類,計算機技術的飛躍會讓我們變得愚笨。著名的學術期刊《科學》上刊登了一篇對人類壽命與科技發展的調查文章,結論認為自1900年以來平均預期壽命從40上升到80歲,達到65歲的人比例增加了三倍。在發達國家生活的人們擁有完善的醫療、干凈的飲用水和許多根除的傳染性疾病,這些都是壽命增加的因素。
1997年法國人Jeanne Calment逝世,享年122歲,她是最長壽的人之一,《科學》期刊的調查發現,發達國家的預期壽命每10年會增加2至3年,毫無疑問一些今天出生的嬰兒都可以活的更久。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出生的嬰兒每天獲得平均6個小時預期壽命,如果按這個理論計算,今天出生的嬰兒理論上有人能夠活到135歲。但這是依據目前科技發展的速度進行預測,再過30至40年,科學家預計會出現第二次科技爆炸。
這次科技爆炸可能出現在人類登陸火星之后,屆時我們將全面開始建設火星殖民地、月球基地。與阿波羅登月不同,那是美蘇太空競賽的結果,旨在比拼誰第一個到月球,至于到了月球之后需要如何發展,那不在美國宇航局的計劃中。
2030年的火星計劃與阿波羅計劃有很大的不同,我們需要注意到私人企業的蓬勃發展,私人火箭、私人宇宙飛船、私人空間站都會在未來10至20年完善。科學家認為第二次科技爆炸會發生在這一輪發展之后,而人類的壽命也將獲得科技力量的幫助。
俄羅斯科學家前不久還宣傳自己發現了350萬年前“永生”細菌,甚至給自己注射了這些細菌,因為他們發現芽孢桿菌F能夠幫助細胞提升活力,并且讓實驗小鼠返老還童。芽孢桿菌F發現于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距離數百萬年的歷史,在過去很長時間內處于休眠狀態。隨著永久凍土逐漸融化,這些細菌將進入該環境之中,因此俄羅斯國立大學科學家阿納托納·布朗科夫認為這株細菌會幫助我們延長壽命。
到目前為止,最長壽者在130歲上下,這是人體自然代謝能夠延續的最長壽命。但是借助科技的力量后,長壽者有望突破1000歲,而他們將出現在今天的出生名單中。
謝頓,科普作家,畢業于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院,三體網主筆,果殼作者
更多資訊歡迎關注微信號:santi2208 與 santi9527(科幻專屬)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307/112383.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