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記者》周刊4月17日刊文——《中國人的十項最拿手絕活》,文章指出,紙張、瓷器、爆竹、吊橋等都是中國人發明的。雖然建造地鐵和現代銀行是中國人跟別人學的,卻做到了全球領先水平。那么,俄羅斯人眼中的“中國絕活”,到底還有哪些?觀察者網帶您一探究竟。
NO.1 爆竹
除夕放鞭炮這一習俗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起初,人們燃竹而爆,將竹筒丟到火里,借發出的爆炸聲嚇走惡獸厲鬼,保佑平安。后來為了制造更大的響聲,中國人開始向竹筒里填充火藥。
如今,中國制造的煙花爆竹在俄羅斯市場占據90%的份額,在歐洲所占的市場份額也大致如此。近年來最令全球矚目的規模宏大的煙花爆竹秀出現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長達數十分鐘的煙花讓夜空無比絢爛。
2008年北京奧運會煙火
NO.2 超級計算機
談到計算機,不能不追溯一下歷史:公元132年,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地動儀。它能相當精確地記錄地震的性質、力度和方位。可惜,原物未能保留下來。如今,中國的“天河二號”是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約是排名第二的美國“泰坦”的兩倍。
NO.3 紙幣和銀行系統
世界最早的紙幣是中國北宋時期的“交子”。“交子”起初只是一種存取款憑據,隨著使用越來越廣泛,逐漸成為具有統一印刷格式的民間貨幣,后來“交子”獲得官方認可,由政府負責發行。
去年,在權威雜志《銀行家》月刊發布的銀行盈利能力排名中,中國工商銀行首次以一級資本指標排名全球銀行首位。另外,工行也是第一家在該榜上排名首位的亞洲銀行。
NO.4 吊橋
中國人李冰公元前3世紀在四川省建了安瀾橋。這是世界上最早修建的竹纜吊橋。它總長約320米,寬約3米,有8個孔,整個結構中沒有一塊金屬材料。
如今,中國的武漢—廣州高速鐵路在包括吊橋在內的橋梁總數上位居世界第一。該鐵路從2005年開始動工,短短4年就建成通車。全長約1068公里,包括 684座橋梁和226條隧道。武廣鐵路很快即北連北京,南接香港——全長約2200公里的京港鐵路預計明年全線通車。
NO.5 茶
傳說茶葉是上古時期的神農氏最早發現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從那時起至今,人們簡直沒法想象沒有茶喝的日子。在中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不可或缺的開門七件事之一。
如今,中國仍是全球出產最昂貴茶葉的地方。例如,福建天心寺附近巖壁大紅袍母樹上出產的茶葉,每克售價高達700美元。
2007年,普京與胡錦濤會面時,品嘗中國茶。
NO.6 中醫
中國人擅長學習和醫療,而且成功地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學習武術和氣功都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治人不治病是中醫的主要原則之一。中醫悠久的起源也無法細考,傳說中醫的出現也與神農氏有關。
如今,中醫雖然風靡多國,被視為中華民族財富的一部分,但中醫愛好者及其批評者的數量同時不斷增長。
NO.7 風箏
有一種說法稱,風箏這一得到全球兒童喜愛的玩具最早在中國周朝時出現。用木頭做成的風箏是一種通訊工具:放飛木鳶,警示敵人、瘟疫或洪水即將來臨等等。 到了清朝,制作精美風箏演變成可與書法、繪畫、玉雕等并列的風雅藝術活動。
如今,中國最愛放風箏的地方大概是濰坊。濰坊每年4月20日至25日都舉辦風箏節。
俄羅斯小朋友學習制作中國風箏
NO.8 地鐵
中國第一條地鐵線于1965年至1969年在北京修建,長約24公里。直到1993年,包括香港在內,中國只有3個城市擁有地鐵。
去年,中國大陸已有16個城市開通了地鐵。上海地鐵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地鐵網絡,而且它還在不斷擴大。到今年底,上海地鐵總長度將達到560公里,擁有355個站點。
NO.9 瓷器
瓷器最初問世的詳細日期未被記錄下來。部分歷史學家認為,瓷器最早出現在唐朗;還有歷史學家認為,公元1世紀時就有瓷器了。中國歷朝歷代各地的瓷器各具特色。例如,景德鎮瓷器講究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全球市場約25%的瓷器產自中國。但中國人在瓷器市場上遇到了意大利人、德國人和西班牙人強有力的競爭。
NO.10 面條
面條作為東方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出現在4000多年前的中國。這是由考古學家證明了的:2005 年,中國考古專家在青海省發現了距今有4000多年歷史的面條。公元3世紀初,中國的書籍上已經有了關于面條的記載。面條起初被稱為“湯餅”。
方便面在俄羅斯十分受歡迎。
中國面條種類繁多,不勝枚舉。順便說一句,方便面也是中國在19世紀發明的。清朝有一位名叫伊秉緩的揚州知府,喜歡吃面條,他家的廚子投其所好,根據揚州油炸面的制作工藝,將新鮮面條晾干后盤成一定形狀,放入溫油中炸成金黃色。這樣出來的成品隨時可以快速做好上桌。賓客們品嘗過這道伊家秘制的面食后贊不絕口,稱之為“伊府面”。
觀察者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7317.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