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湖北省武漢市有位釣魚“高人”。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給他來電話,請他火速趕到釣場,說是有幾位釣魚人在他的養魚塘釣不到魚,要走人。他說,他的塘里肯定有魚,只是他們的釣魚技巧有問題,你們若不信,我請位朋友來親自釣給你們看。于是,他就給這位朋友來了緊急電話,這位“高人”二話不說拿起釣魚家伙就奔赴釣場。來到釣場后,他專門坐在那幾位釣魚人中間的位置,拋下釣餌,然后掛餌投鉤。說也奇怪,不到5分鐘,他就釣了條300克重的大鯽魚,接著,鯽魚連連上鉤。那幾位釣魚人瞪了眼,覺得奇怪,要用這人的釣餌、誘餌用用。用了這人的餌料,果然也都釣到了魚,于是,他們心服口服,也不說要走了。魚塘主說話了:“不假吧!看,人家咋釣著了魚。”
筆者常去市郊的一個魚塘釣魚,這個魚塘的主人也說了一位釣鯉魚的“高人”。這位高人經常是中午12時以后去該魚塘釣魚,因只釣下午半天,所以每次只交5元釣魚費。他每次都是下午3時多就收竿走人,可每次至少釣2千克鯉魚,有時能釣3?4千克。他專釣鯉魚。魚塘主覺得長此下去越賠越多,就再也不讓他來釣鯉魚了。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了餌料在釣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釣魚人常說,釣魚是三分釣點七分釣餌,意思是說,用好餌料比選好釣點更為重要。不過,其前提是水中有魚。若水中無魚或少魚,再好的釣餌也釣不到魚。
有經驗的垂釣者都十分重視傅料的配制和使用,餌料的使用是釣魚諸環節中最有技巧的一個環節。
這是因為魚對食料的選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當外界的環境發生改變后,魚的食欲,對食物的選擇也會隨之發生改變。這些外界因素的變化包括氣壓、氣溫、水中溶氧量及季節的變化等。如草魚,在早春時,因水中的水草尚未吐出嫩芽、嫩葉,它無草可吃,所以就吃蚯蚓、紅蟲、面團類餌料;到了4?5月份以后,水中有了鮮嫩的水草,草魚就以青草為主要食物;到了秋天,草葉、草稈老化,甚至變黃發硬,草魚吃不動了,這時正是蝗蟲、螞蚱、螳螂長得又肥又壯的時候,所以到了秋季,草魚尤其喜食這些小昆蟲,秋季,紅薯、土豆也成熟了,用紅薯泥、土豆泥、芋頭泥做餌料,草魚也十分喜歡吃。
鯽魚,本來是以蚯蚓、紅蟲為主要食料的,但是,若是氣溫過高,水質過肥的話,鯽魚的食性也會改變,而變得喜食面團類素餌。
釣魚所用的餌料可分為誘餌和釣餌兩大類,除懸墜釣法不單獨使用誘餌外,在淡水中釣魚,大多數人都是使用誘餌和釣餌。還有一種蘸餌,它的功能既是誘餌也是釣餌。浮釣時,還可用狗毛、兔毛、鴨鵝的絨毛作模擬餌。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030/20103.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