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明紹宗朱聿鍵是明朝的唐王,也是南明的第二位皇帝。他在弘光皇帝朱由崧去世之后繼承皇位,改元隆武,后世也常以隆武帝稱之。朱聿鍵是南明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希望能驅除外敵收復天下,然而可惜的是外憂內患,朝政大權被權臣把持,以其個人力量難以改變歷史河流的走向。

    說他是南明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并不是說著玩的。他繼位之后,實施的許多措施,還是可以看見這位皇帝的志向。

    他吸取萬歷皇帝時期黨爭為國事帶來的危害,提出了“用舍公明”的方針,以此來消除黨爭。同時也在詔書中強調,對于以前參與黨爭的官員概不追究,以此來保證朝政的正常運轉。

    求賢若渴,擺脫控制。朱聿鍵最終能繼承弘光帝的位置,全靠以鄭芝龍、黃道周等人的扶持。他繼位之后,以鄭芝龍為首的鄭氏家族牢牢把控著朝政,皇帝的權利幾乎被架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積極拉攏人才,脫離鄭芝龍等人的控制,他任命黃道周、蔣德璟、蘇觀生、何吾騶、黃鳴俊、陳子壯、林欲楫、曾櫻、朱繼祚、傅冠等二十余人為大學士,入閣人數之多,在明代歷史上從未有過。

    在軍事上,他采取“聯寇抗清”的方針,積極與農民起義軍合作,共同抗擊清廷的入侵。后來他還吸收李自成殘部,出兵北伐,以求收復中原。朱聿鍵與農民起義軍合作的方針,為后來弘歷帝與大西政權的合作打下基礎。歷史事實證明,如果沒有大順、大西農民軍的聯明抗清,南明政權絕對延續不了近二十年之久。

    朱聿鍵還是一位愛護百姓,仁慈友愛的帝王。清軍入關之后,為了加強統治,強迫漢族人民剃發。也就是清初所謂的“剃發留頭”的政策,當時許多老百姓被清軍逼著剃發不說,好不容易保住一條小命,轉頭又被南明朝廷的官兵殺頭。

    當朱聿鍵聽說被清朝逼勒剃頭的軍民往往遭到南明官軍誅殺時,特別下詔“有發為順民,無發為難民”,嚴禁不分青紅皂白地濫施屠戮。

    朱聿鍵是一位身世坎坷的帝王,十二歲當時候因為爵位之爭,就與自己的父親一起被祖父關押承奉司內,一關就關了十六年之久。期間如果不是有小官暗自送來糙米,想必早就被自己的祖父活活給餓死了。

    后來他好不容易繼承了唐王的爵位,沒多久就惹怒了崇禎皇帝,被貶為庶民,關押皇室監獄。七年內因為看守太監向其索賄不成,而遭到酷刑對待,病痛纏身。后來崇禎帝身死,他被弘光帝放出,最終繼承皇位,但是卻又被權臣把持朝政,充當傀儡,還要勉力支撐破碎的王朝。

    總之朱聿鍵的人生是命途多舛的人生,但是他每每都能在絕境中堅持的毅力,卻讓人敬佩。

    歷史上關于隆武皇帝的死因還是有很多種說法的,但是另有人說實際上當初被清軍俘虜,隨后身死的實際上不是隆武帝,而是他的替身。

    隆武帝從汀州逃出,逃到湖頭的時候,怕被人識破告密,便在妙峰山上的妙峰廟安頓下來,削發為僧,自號“南方僧”。

    當和尚只是他一種保命的方法,實際上他隱居之后讀書練武,等待時機東山再起,期望有朝一日能夠收復山河,光復大明江山。可惜后來清軍鐵血統治,很快在中原鞏固了自身的統治。朱聿鍵見天下局勢已定,這才安心當起了和尚,最終老死湖頭。

    不過這個說法,實際上并不成立。如果隆武帝真的逃到了湖頭,按照當時廣東支持南明朝廷的形勢,正好可以借機起復,如何需要臥薪嘗膽。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228/79226.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