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按播放鍵收聽?

溫補腎陽是治療寒濕證的關鍵

我曾經診治過這樣一位患者,40來歲的女性,酒店配菜員。一周以來都覺得自己的兩條小腿沉重難受,上午病情還算輕,下午加重,每晚下班回家,上樓梯時雙腿如同灌了鉛,沉重異常,但是也沒見到下肢浮腫,休息一晚后,病情還會減輕。在當地三甲醫院就診,醫生建議她做頭顱CT,她因嫌費用太貴,放棄檢查,尋求中醫治療。就診時病史及癥狀同上,舌根白厚,脈象右尺部沉遲而弱,左尺部沉滑。

結合濕毛巾的道理,我給她解釋:您早上洗臉后,將濕毛巾掛起來晾著,毛巾上的水就會慢慢向下流,這樣毛巾的上半部分就會慢慢變干,下半部分卻越來越濕。現在您體內寒濕較重,就好比濕毛巾一樣,白天站立的時間較長,體內的寒濕就會向下流,腿部的水濕就會加重,到了下午自然感覺雙腿很累。晚上睡覺時,腿與身體相平,水濕自動向身體的其他地方流動,通過一個晚上的回流,早上起床后雙腿就不沉重了。

病人高興地笑了:“聽你這么一說,我立刻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那如何治療?好治療嗎?”

“也好治療,只需要將您體內向下沉的寒濕向上輸送就可以了!以后注意保暖,少接觸涼水。”

“水能向上流動嗎?”

“你看看這地上的水,太陽照射后不就化為了水蒸氣,向上升成為云彩嗎?人體也是這樣的,只要腎的火力足了,雙腿就不怕冷,下面的寒濕就會化氣上升了。”

?? 腎的火力足,寒濕化氣,雙腿就輕便了

談完這些話,我給病人開了處方。

烏附片、炒白術、茯苓、干姜、黑豆、甘草。

腎居人體下部,腎火足了,就能將下肢的寒濕化為水汽,徐徐上升。這里面的烏附片就是附子炮制而成的,附子辛、甘,大熱,能夠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神農本草經》記載:“附子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拘攣膝痛,不能行步。”它是補腎火的良藥,用上它,人體腎陽就會旺盛,下肢的水濕就會被蒸騰,化為氣而上升,就好比將毛巾掛在暖和的地方,雖然還是有水向下流,但會被蒸發成水蒸氣,毛巾也就跟著變干。但因為附子有一定的毒性,所以需要先煎一到兩個小時,去毒后才能使用。

白術、茯苓、干姜是溫脾健脾的藥物,因為脾主濕,主運化。脾臟位于人體中部,只有通過脾臟的傳輸,腎臟將水濕化為氣之后,水汽才能向上升,才能到達人體的上部。

用黑豆是因為它能入腎,利濕,直接將體內的濕邪通過小便排泄出來。

患者服用兩天后,雙腿的沉重感明顯消失了,隨后我讓她再繼續服用三天,鞏固療效,平時間斷性服用補腎的桂附地黃丸,半年來,患者繼續從事以前的工作,病情沒有復發。

對于疾病,我們只要明白了其產生的機理,治療就好辦了。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70116/88427.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