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貞穴
肩貞穴位于肩關節的后面,自然下垂手臂,手貼近身體,肩貞穴就在腋后線頭向上1寸(同身寸)處。
肩貞穴所在的經脈小腸經有一個別名叫“肩脈”,從這個名字我們就可以知道,小腸經是專門治療肩膀部位疾病的經脈。小腸經上的肩貞穴是專治肩關節周圍組織炎癥的穴位。此外,肩貞穴還可以用于治療上肢不遂,瘰疬,耳鳴。
刺激肩貞穴時可以將胳膊稍向上抬起,另一手從腋下穿過向上用中指點揉;或者另一手從前面經過,手掌掌根放在肩關節的正上方,在中指到達的地方點揉。
·俞穴
俞穴位于肩部,上臂內收,腋后紋頭直上,肩胛岡下緣凹陷中,主治肩臂疼痛,頸部淋巴結腫大或者結核。
·天宗穴
天宗穴很容易找:一手下垂,另一手從肩關節上方繞過,向下順著肩胛骨往下走。它的位置相當于肩胛骨的中線上中點處,點按時感覺非常明顯。
天宗穴是在對肩背部軟組織損傷的治療和保健中首選的穴位,點、按、揉此穴產生的強烈酸脹感可以使整個肩部的肌肉放松。
天宗穴也是治療“頸肩綜合征”的主要穴位。隨著現代社會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職員都需要長期盯著電腦工作,長期的伏案工作會使整個身體困頓疲乏,頸肩部僵硬、發緊。這就是我們說的“頸肩綜合征”。一開始癥狀比較輕,坐久了站起身活動一下,很快就能恢復如常,但長年累月積累下來,后背疼痛會逐漸加重,甚至頸部肌肉僵硬使脖子無法轉動。這時,就需要天天敲小腸經了,1分鐘的擴胸運動,1分鐘的天宗穴按摩,“頸肩綜合征”會逐漸得到緩解。
此外,天宗穴還可以用于治療乳癰和氣喘。
·秉風穴
秉風穴位于肩胛部,肩胛岡上窩中央,天宗直上,舉臂有凹陷處,主治肩胛疼痛、手臂酸麻。
·曲垣穴
在肩胛部,岡上窩內側端,俞與第2胸椎棘突連線的中點處。主治肩胛疼痛,后背和頸部疼痛。
·肩外俞穴
肩外俞穴位于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肩背疼痛,脖子僵硬不能活動。
·肩中俞穴
肩中俞穴位于背部,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此穴可以用來治療咳嗽,氣喘;吐出的唾液中帶血;肩背疼痛;視物模糊。
·天窗穴
天窗穴非常好找,它位于耳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的后緣,與喉結處相平。
天窗穴的“天”指頭部,“窗”指孔竅。這個穴最善開竅醒神。目竅開則眼明,聽竅開則耳聰,鼻竅開則神怡。點按此穴有很強的酸脹感,點按后肩膀頓時會有輕松之感,所以此穴也可以治療長期伏案工作帶來的“頸肩綜合征”。諸位經常守在電腦旁的朋友,若能經常按按此穴,自會獲益良多。
另外,此穴還可以用于治療耳鳴;咽喉腫痛;突發性失聲;脖子僵硬,動則疼痛等癥。
·天容穴
天容穴位于下頜角后,胸鎖乳突肌前緣。
天容穴是一個美容大穴。“天”指大腦,“容”指美容。它正好處在女士耳墜耷拉下來的位置,離耳朵很近。按揉此穴可以增加頭部供血,改善人的面部氣色。天容穴還是一個消氣穴,每天不生氣,心情愉快,也能有助于美容吧。另外,天容穴還是治耳聾、耳鳴的要穴。
·顴穴
顴穴在面部,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主治口眼斜,眼瞼頰腫。
·聽宮穴
聽宮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后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聽宮,一看穴位的名字就知道它和聽力有關系,而且它的位置也在耳朵附近,所以聽宮穴對于治療耳鳴、耳聾和中耳炎有很好的療效。刺激這個穴位一般采用點按的手法,力道不要過大,按揉時應一壓一方有節奏。
想了解如何用艾艾貼在家做艾灸可以關注公眾號:艾生活愛健康 或微信:cherryssh2009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70301/108641.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