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印度國“佛陀”二字,譯即“覺者”。覺的意義包含有三點,第一是自覺,第二是覺他,第三是覺行圓滿。自覺即是自己覺悟,自己了解善、惡、苦、樂,概由因果演化而來。如果能夠自己明明白白,徹悟這些道理,便能了卻四相,即成覺者。覺他即一切宇宙萬有之生物,無論是胎卵濕化,狷飛蠕動,皆有佛性,只因迷而不覺,故曰終生,我們應該自重自愛,本著我佛慈悲普度的宏旨,把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去轉教他人,去拯拔這苦海沉迷的眾生,我們如果體會《楞嚴經》所說:“一切男人作是我父想,一切女人作是我母想”,自然對人深心敬愛,尤其對一般鰥寡孤獨無靠之人,更能加以尊敬憐愛的情意,布施濟恤而使覺之,這樣才能達到真平等真大同的目的。覺行圓滿者,即依佛法戒律而行,以至功德圓滿。佛滅度后遺留下的經、律、論三藏,皆是我們的寶筏,所有一切規戒,都應切實奉行,行至充量完成的時候,那便叫做覺行圓滿。所以,佛事覺者,眾生是迷者,迷與覺即是眾生與佛所由區別的界限,背迷入覺,背妄歸真,這即是覺,也即是佛。(1947年在揭陽第一中學講演詞,林雨農、周百齡記)
印度國“佛陀”二字,譯即“覺者”。覺的意義包含有三點,第一是自覺,第二是覺他,第三是覺行圓滿。自覺即是自己覺悟,自己了解善、惡、苦、樂,概由因果演化而來。如果能夠自己明明白白,徹悟這些道理,便能了卻四相,即成覺者。覺他即一切宇宙萬有之生物,無論是胎卵濕化,狷飛蠕動,皆有佛性,只因迷而不覺,故曰終生,我們應該自重自愛,本著我佛慈悲普度的宏旨,把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去轉教他人,去拯拔這苦海沉迷的眾生,我們如果體會《楞嚴經》所說:“一切男人作是我父想,一切女人作是我母想”,自然對人深心敬愛,尤其對一般鰥寡孤獨無靠之人,更能加以尊敬憐愛的情意,布施濟恤而使覺之,這樣才能達到真平等真大同的目的。覺行圓滿者,即依佛法戒律而行,以至功德圓滿。佛滅度后遺留下的經、律、論三藏,皆是我們的寶筏,所有一切規戒,都應切實奉行,行至充量完成的時候,那便叫做覺行圓滿。所以,佛是覺者,眾生是迷者,迷與覺即是眾生與佛所由區別的界限,背迷入覺,背妄歸真,這即是覺,也即是佛。(1947年在揭陽第一中學講演詞,林雨農、周百齡記)
印度國“佛陀”二字,譯即“覺者”。覺的意義包含有三點,第一是自覺,第二是覺他,第三是覺行圓滿。自覺即是自己覺悟,自己了解善、惡、苦、樂,概由因果演化而來。如果能夠自己明明白白,徹悟這些道理,便能了卻四相,即成覺者。覺他即一切宇宙萬有之生物,無論是胎卵濕化,狷飛蠕動,皆有佛性,只因迷而不覺,故曰終生,我們應該自重自愛,本著我佛慈悲普度的宏旨,把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去轉教他人,去拯拔這苦海沉迷的眾生,我們如果體會《楞嚴經》所說:“一切男人作是我父想,一切女人作是我母想”,自然對人深心敬愛,尤其對一般鰥寡孤獨無靠之人,更能加以尊敬憐愛的情意,布施濟恤而使覺之,這樣才能達到真平等真大同的目的。覺行圓滿者,即依佛法戒律而行,以至功德圓滿。佛滅度后遺留下的經、律、論三藏,皆是我們的寶筏,所有一切規戒,都應切實奉行,行至充量完成的時候,那便叫做覺行圓滿。所以,佛是覺者,眾生是迷者,迷與覺即是眾生與佛所由區別的界限,背迷入覺,背妄歸真,這即是覺,也即是佛。(1947年在揭陽第一中學講演詞,林雨農、周百齡記)

就愛閱讀 www.92to.com歡迎您轉載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030/19787.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