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理財:專業投研團隊,深度研究陽光私募、信托、PE等高端理財產品,是您投資理財的明智之選。
趕在“霜降”之前,中國央行雙降了。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相應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保持不變。
同時,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并抓緊完善利率的市場化形成和調控機制,加強央行對利率體系的調控和監督指導,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自同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
同時,為加大金融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正向激勵,對符合標準的金融機構額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中國總理李克強今日剛剛表示,要用好財政政策空間相對較大的優勢,合理運用降準、定向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手段,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妥善應對和化解風險。
央行宣布雙降后市場反應: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大跌,跌至三周低點6.3967。富時A50走高,漲逾2%。現貨黃金短線拉升8美元刷新日內新高至1177.99美元/盎司,漲幅約1.03%。
霜降雙降!另外要關注到這次對三農和小微有額外降準,按照我們測算,可以釋放流動性7000億左右,對股市,是重大利好,對金融大藍籌更是利好。
降準降息再臨,零利率是長期趨勢。
詳細分析:
1、貨幣寬松延續。繼8月雙降后,央行再度下調存貸款利率25bp,下調存準率50bp。當前工業低迷,投資全面下滑,通縮風險再現,降準降息呵護經濟。
2、貨幣利率保持低位。9月外占大降,10月匯率波動,降準與此前MLF補充流動性,資金面無憂,債券仍可套息。
3、推動債券利率下行。8月存款利率放開后并未一浮到頂,降息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打開債券下行空間;15年上半年銀行顯著增配債券,降準補充銀行資金,高收益資產稀缺下,或增加債券需求。
4、債券長牛,利率新低可期。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和地產周期結束,全球經濟增長低迷,央行輪番放水,資產回報率下降,我國利率或創新低,下調未來3個月10年國開區間3%-3.5%,16年國開中樞或降至3%以下。
1、降息降準是為了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以及降低短期流動性成本,對于緩解經濟下行,改善企業微觀績效,提升金融機構流動性有一定作用。
2、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意味著利率市場化接近完成。在通縮風險上升,負債成本下降,資產回報率下行的趨勢中,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并不一定會導致銀行提高存款利率,對表內存款成本的影響預計不大。
3、對債券市場的影響偏正面,債券市場的上漲迎來新的催化劑。
霜降之前的雙降,有利于對延續債券市場的上漲趨勢,未來仍然有新的催化劑,我們維持觀點不變,繼續持倉安靜的等待,未來仍然有驚喜!
1、去銀行存錢,利息變少了
2、樓市影響:商業貸款利率下降房貸壓力小了(注:此次公積金貸款利率不變)
3、生活消費更加活躍。降息,意味著利息可能減少,使銀行的存款流轉到消費和投資方面。
4、股市影響:降息直接利好高負債率行業,比如地產、基建、有色、煤炭、證券等行業,但銀行業能否享受降息利好還有待觀察。
5、貸款環境寬松,創業投資更容易。
歷次降息后股市走勢一覽
歷次降準后股市走勢一覽
1、此次出臺降息和降準措施的主要考慮是什么?
答:當前,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我國經濟增長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需要繼續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加強預調微調,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此次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主要是根據整體物價的變化,保持合理的實際利率水平,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央行對基準利率的調整一般主要觀察CPI的變化,但也要適當參考GDP平減指數。在大多數情況下,CPI與GDP平減指數的變動趨勢是一致的。但在目前特殊情況下,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以及國內投資、工業品需求明顯放緩等因素影響,CPI和GDP平減指數走勢有所分化。9月份CPI同比上漲1.6%,前三季度GDP平減指數為-0.3%,此外9月份PPI同比下降5.9%。綜合起來看,當前我國物價整體水平較低,因此基準利率存在一定下調空間。
此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根據銀行體系流動性可能的變化所作的預調。近期外匯市場預期趨于平穩,外匯占款對流動性的影響基本中性。未來影響外匯占款變化的因素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加之10月份稅款集中入庫將相應減少銀行體系流動性,因此需要通過降準釋放部分存款準備金,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2、此次定向降準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答:在此前的6次定向降準中,按家數計算累計已有97%的金融機構享受了定向降準政策,在激勵金融機構支農支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根據政策實施情況,此次人民銀行調整優化了定向降準標準,對符合標準的金融機構額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調整后的定向降準標準主要考慮了金融機構符合宏觀審慎經營的情況、“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增量及存量占比的情況,也綜合考慮了“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總量等情況,有利于引導金融機構調整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更多資金投向實體經濟薄弱環節。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完善定向降準考核機制,優化考核標準,強化正向激勵,繼續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3、此次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
答:當前,我國經濟處在新舊產業和發展動能轉換接續關鍵期,為了更充分地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需要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同時,近年來科技進步、互聯網發展及其與金融的不斷融合,一些創新型的金融理財產品迅速發展,對存款的分流作用日益明顯,存款利率管制的效果趨于弱化,對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此外,國際國內實踐都表明,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最好在物價下行、降息周期中進行,這樣存貸款定價不易因放松管制而顯著上升。當前,我國物價漲幅持續處于低位,市場利率呈下行趨勢,也為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和時間窗口。
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的市場條件也已成熟。目前,金融機構的資產方已完全實現市場化定價,負債方的市場化定價程度也已達到90%以上。人民銀行僅對活期存款和一年以內(含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保留基準利率1.5倍的上限管理,距離放開利率管制只有一步之遙。從實際情況看,我國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已顯著提升,存款定價行為總體較為理性,已形成分層有序、差異化競爭的存款定價格局。主要商業銀行對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已有充分預期并做了大量準備工作,“靴子”落地有利于進一步穩定預期。此外,大額存單和同業存單發行交易有序推進,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不斷健全,存款保險制度順利推出,也為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此背景下,人民銀行決定抓住有利時機,寓改革于調控之中,結合貨幣政策調整,對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村鎮銀行、財務公司等金融機構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這標志著我國利率管制基本放開,金融市場主體可按照市場化的原則自主協商確定各類金融產品定價。這既有利于促使金融機構加快轉變經營模式,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也有利于健全市場利率體系,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促進直接融資發展和金融市場結構優化;更有利于完善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發揮利率杠桿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充分釋放市場活力,對于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4、利率管制基本放開后,我國的利率形成與調控機制將是怎樣的?
答:取消對利率浮動的行政限制后,并不意味著央行不再對利率進行管理,只是利率調控會更加倚重市場化的貨幣政策工具和傳導機制。從這個角度講,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進入新階段,核心是要建立健全與市場相適應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提高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有效性。
一是通過央行利率政策指導體系引導和調控市場利率。借鑒國際經驗,我國正在積極構建和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央行以此引導和調控包括市場基準利率和收益率曲線在內的整個市場利率,以實現貨幣政策目標。對于短期利率,人民銀行將加強運用短期回購利率和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以培育和引導短期市場利率的形成。對于中長期利率,人民銀行將發揮再貸款、中期借貸便利(MLF)、抵押補充貸款(PSL)等工具對中長期流動性的調節作用以及中期政策利率的功能,引導和穩定中長期市場利率。
二是各類金融市場以市場基準利率和收益率曲線為基準進行利率定價。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等市場利率可以依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短期回購利率、國債收益率等來確定,并形成市場收益率曲線。信貸市場可以參考的定價基準包括貸款基礎利率(LPR)、Shibor、國債收益率曲線等,在過渡期內央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也仍可發揮一定的基準作用。各種金融產品都有其定價基準,在基準利率上加點形成差異化、客戶化的利率體系,但萬變不離其宗,都圍繞市場基準利率變動。
三是進一步理順利率傳導機制。在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培育市場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人民銀行將進一步理順從央行政策利率到各類市場基準利率,從貨幣市場到債券市場再到信貸市場,進而向其他市場利率乃至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同時,通過豐富金融市場產品,推動相關價格改革,提升市場化利率傳導效率。
5、為保證利率市場化改革順利推進,央行在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方面還有哪些措施?
答:為保證實現貨幣政策調控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目標,在前述利率形成與調控機制的基礎上,人民銀行還將采取綜合措施,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維護公平定價秩序。一是在一段時期內央行將繼續公布存貸款基準利率。在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完全建立前,央行公布的存貸款基準利率仍可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提供重要參考。二是發揮好金融機構利率定價行業自律作用。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按照激勵與約束并舉的原則,優先賦予利率定價較好的金融機構更多產品創新,以及貸款基礎利率(LPR)等市場利率報價資格,并對高息攬儲、擾亂市場秩序的金融機構予以自律約束。三是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管理。將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定價行為納入宏觀審慎管理,并研究通過運用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以及差別化存款保險費率等工具,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四是繼續督促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練好“內功”,不斷增強自主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更好地適應利率市場化環境。
6、下一步貨幣政策調控的總體考慮是什么?
答:目前貨幣政策總體上仍是穩健的。下一步,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強預調微調,為經濟平穩增長和轉型升級繼續營造松緊適度的貨幣條件。要把握好調控力度,既要防止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總需求的慣性下滑,又要防止債務率過度上升導致杠桿率過快提高。央行將繼續密切監測經濟和物價形勢變化,綜合運用各種工具組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穩定運行,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若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010-65983425】。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202/62675.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