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陳鶴琴提出了 “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這個方法論,突出了以兒童為學習主體的思想及一個“活”字,一個“做”字,使兒童處于主動學習的地位,體現了陳鶴琴先生的兒童觀和教育觀。也就是說,陳鶴琴先生認為孩子應該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我們應該讓孩子去感受這個成長的過程,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這個結果.如在這次的摘櫻桃親子活動中,因為有些櫻桃已經非常熟了,你一不小心櫻桃就會自己掉到地上去了,在采摘的過程中,有些孩子因為摘不到而鬧情緒了,這時孩子的媽媽就摘下了一串櫻桃給孩子,孩子才停止了哭鬧.這樣的一個事件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小的,但是從這個小事件,我認為存在著一個大問題:媽媽,你是否覺得你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雖然孩子一時停止了哭鬧,但是孩子還是沒有學會自己摘櫻桃的方法.如有下次又發生了這樣的事該怎么辦呢?如下次你沒有陪同孩子來參加活動,孩子該怎么辦呢?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親子去動手實踐,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來采摘櫻桃.家長朋友們,這是我對陳鶴琴先生的"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粗淺的看法,請家長朋友們認真思考,結合實際事例來談談你對陳鶴琴的"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想法.你是怎樣來教育孩子的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