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購買學區房成為一大流行趨勢。但是越是炙手可熱的東西,越需要大家提高警惕,隨時占據主動性,不要等到塵埃落定再去討論后悔。根據現行的高中招生政策,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的學生在高中升學時將不能享受指標生和推薦生待遇。面對這樣的現實,買學區房成了不少想把孩子送進好學校的家長選擇的保險而又無奈的方法。然而每年到了小學招生季,總有家長發現,自己“一擲千金”買了學區房,孩子卻仍然進不了該學區的小學。針對這些問題,這里整理出學區房購買需要注意事項供家長參考,以便在購買學區房時更加穩妥。
學校周邊或有“山寨學區房”購買學區房時家長要瞪大眼睛
在不少家長眼里,學區房買得距離學校越近,孩子上學越保險。今年3月,各學校公布學區示意圖的時候,有市民反映,自己透過臥室窗戶就能看到一小學的操場,但是學區圖中卻沒有自己的樓,最終孩子還是無法去該校讀書。像這種情況在市區內還有不少,因為學區劃分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受到歷史沿襲、城區改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的學校學區甚至不太“整裝”,在大版圖外還多出來幾個孤零零的“學區小島”。
專家支招:在購買某個小學的學區房時,家長們一定要瞪大眼睛,分辨清楚房子是否在該學校的學區。現在,每所小學的網站上都公示出自己的學區劃分示意圖,家長要仔細看清圖中標示的學區范圍,如果想要購買的房子恰巧處于學區邊緣,家長不僅要看看房源所在的小區是否在學區內,更要認準房源所在的樓號在不在學區里,一定不能單憑房源與學校之間的距離盲目判斷,防止花了大錢,卻買到一間“山寨學區房”。
買房看好配建學校何時到位,不要盲目相信開發商的廣告宣傳
市教育局在今年的工作要點中也明確提到,繼續通過名校托管、聯辦、聯盟等形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名校會“打破”現有的學區界限,出現在市民身邊。“名校學區房”也成為不少新樓盤賣房時所打出的噱頭。
走訪發現,不少新建樓盤的房子還沒建好,宣傳廣告上就已打出“某某學校進駐”、“某某學校學區”等標語。近幾年,有些家長沖著“學區房”購買了新建小區的房子,入住好幾年后,甚至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時,“說好的”配建學校仍然不見蹤跡,孩子上“名校”的夢想又成為泡影。
購房不要沖動先分清房源性質
在購買熱點學校周邊學區房時,家長們還需要仔細留意的一件事情就是房源的性質。因為多數學校的服務區是指學區內的住宅樓,不含機關、單位和商業樓,不含正在建設或規劃待建的住宅小區。有的新建小區居民的房產是商業用房,并不是居住用房,而開發商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在賣房子的時候,也不一定會把房源的性質說得那么明白。
在市區里,不少熱點小學的周邊都有屬于商業用房的新建小區,對于住在其中的業主子女上學問題,所屬地的區教育部門往往要與該區的小學協商,來分流這一部分孩子。
專家支招:在購買熱點小學附近的學區房時,家長要避免沖動,最好先分清房源是否為商業用房,對于屬于商業用房的房源,即使房子位于學區內,家長也最好三思而后行,不要因為房源性質而給孩子上學帶來變數。三聯閱讀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ujia/20161027/12612.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