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導讀:

來源:枕頭財經住房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這不樓市調控最新政策又來了:從昨夜到今天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房貸政策再度收緊

  來源:枕頭財經

住房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這不樓市調控最新政策又來了:從昨夜到今天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房貸政策再度收緊實行認房又認貸新政,很多人感嘆連“房奴”都做不成了。做“房奴”,難;想做“房奴”,也難。你知道我國是從啥時候開始開始流行“房奴”一詞嗎?

  房奴一詞的由來

  何為“房奴?

  “房奴”一詞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個漢語新詞之一。“房奴”意思為房屋的奴隸,是指城鎮居民抵押貸款購房,在生命黃金時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償還貸款本息,從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長期壓力,影響正常消費。購房影響到教育支出、醫藥費支出和撫養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質量下降,甚至讓人感到奴役般的壓抑。

  新版新華字典新增房奴一詞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第11版2011年8月推出時,在新增的諸多熱詞中,“房奴”無疑很奪人眼球。此次新增的釋義中,“奴”字增加了“為了支付貸款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之意。“房奴”,也就成為了“為了支付房貸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在這個解釋中,有兩個詞語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不得不”和“拼命”。這兩次詞加在一起,顯示出人們在房貸的壓力下,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來。這些年來,房地產市場的過火,房價的陡然上漲,儼然房價已經是撬動“幸福指數”的杠桿,幸福已經與房子“捆綁”起來,人們爭取幸福,但只要一談“房”就色變。

  80后扛起房奴大旗

  近來媒體討論最熱的一個話題是,第一代“房奴”翻身做主人。在2000年左右,我國迎來第一波房貸高潮,當時的住房貸款期限基本以10到15年居多,現在,這批人已經基本告別房貸。第三方研究機構抽樣統計顯示,在北京等城市,房產證在2005年之前出的,也就是購房超過8年的,100%已沒有貸款。房奴似乎成了“80后”心中永遠的痛。他們中運氣好的,趕在了2009年至2010年房地產暴漲之前入市,雖然房子總價不高,但收入增長乏力,整天疲于奔命。運氣差的集中在2009年后買房,房價高企,幾乎要用一半左右的收入償還貸款,成為典型的“房奴”。可以說,“80后”一肩扛起了“房奴”這一有些戲謔又有些酸楚的詞匯。

  中國為什么會誕生“房奴”?

  1978年—1993年住房實物分配制度改革階段

  探究我國為何會誕生“房奴”一詞,就不得不提到我國實施了多年的住房制度改革。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實施“統一管理,統一分配,以租養房”的公有住房實物分配制度,單位以低租金分配給職工居住,住房成為一種福利。78年以后,“房改”開啟。這段時間政府統一建設,以土建成本價向居民出售。198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提出實行住房商品化政策。國家規定,“準許私人建房、私人買房、準許私人擁有自己的住宅”。1991年至1993年國務院房召開了三次房改工作會議,確立以“以出售公房為重點,售、租、建并舉”的新方案。

  1994年—1998年住房實物分配向住房市場化改革的過渡階段

  這段時期房改的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三改”。“三改”即改變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福利性的舊體制,包括:改變住房建設投資由國家、單位統包的體制為國家、單位、個人三者合理負擔的體制;改變各單位建房、分房和維修、管理住房的體制為社會化、專業化運行的體制;改變住房實物福利分配的方式為以按勞分配的貨幣工資分配為主的方式。

  1998年7月3日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進一步確定了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標之一是: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至此,我國已實行了近四十年的住房實物分配制度從政策上退出歷史舞臺。

  這意味著1998年7月開始中國一直延續實行的住房福利制結束。但也就是從那一天起,“房奴”這一群體正式誕生了!“福利分房”的零支付和現在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房款支付,使購房者對房價特別敏感,反差特別大,從感覺上的確難以接受。

  1999年-2004年住房市場化全面推行階段

  自1998年國發[1998]23號文后,我國房地產業發展迅速,在2002年以后的幾年中出現了房地產“過熱”的情況。2003年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將國發[1998]23號文提出的“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改變為讓“多數家庭購買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應。同時將經濟適用房的性質重新定位為“是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商品住房”。18號文的出臺將大多數家庭的住房推向了市場,實現了我國住房市場化的根本轉變。

  2005年至今房地產調控階段

  國發[2003]18號文實施以后,我國房地產業高速發展,但與此同時由于房價的過快上漲,也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百姓住房難問題越來越突出,我國政府開始加強宏觀調控。期間我國陸續出臺“國八條”、“新國八條”、限制期房轉賣、“國六條”等各種調控措施,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和土地供應政策,但是房地產調控至今,穩定房價的目標尚未達到,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為代表,全國房價總體還在繼續上漲。

  買房要算好經濟賬

  其實,枕頭君覺得“房奴”也可以活得輕松自在,關鍵看你買房的方式對不對。我們都知道買房不是兒戲,加之房價的時高時低,更是讓人崩潰。行話說“好房能夠享用一生,而劣質房也能毀掉一生”,這話并不夸張。因此,購房者們在買房時不僅要擦亮眼睛找好房,更要理性對待,踏踏實實將買房進行到底。

  1、買房算盤要打好

  雖然說買房是必須品,但是如果買不起就千萬不要勉強。一個沒有準備的購房者,是難以買到好房的。從實際到理論,量力而行是每個購房者都要注意的。在平時的買房之旅中,理性規劃和量力而行是買房的關鍵,為了避免購房者沖動消費,每個購房者在買房之前都要明確自己的購房目標和購房要求。針對這兩點來實行買房計劃,對照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合理的買房方式,這對大多數購房者來說都有幫助。

  2、不要只看房價

  由于房子是普通市民一生中最大的開銷,所以價錢也引起了購房者的過度關注。房價的漲跌甚至能夠影響購房者的日常心情,這是極其負面的影響。其實房價并不是買房的唯一標準,大多市民買房都是為了自住,自住的初衷固然是要享受城市帶來的便捷和舒適,如果一味的在乎房價,卻忽略周邊配套和地段優劣的話,會給日后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購房者切忌將一切注意力都放在房價上,否則日后將會因小失大,后悔莫及。

  3、貨比多家不吃虧

  貨比三家是消費者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當下很多購房者聽信了售樓人員的花言巧語,便對所購買的樓盤放松了要求,也不多做對比就輕易決定。在這里提醒廣大購房者,售樓人員說出來的話一定不能輕信,因為他們通常會夸大小區的景觀、環境、地段或者綠化來吸引購房者促成交易。購房者如果不進行一番實地考察,根本無法辨別售樓人員所說的真假,因此上當受騙的可能性會十分大。

  4、買房越早越好

  出于房產的貴重性,不少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總會變得優柔寡斷。有時候一套戶型好、性價高、價錢適中的好房擺在你面前,而你卻猶豫再三,遲遲不下定奪,最終被他人捷足先登,又開始后悔莫及。出現這類情況無疑是十分可惜的,對于首次購房的購房者而言,買房確實應該仔細斟酌,但是也不要太過優柔寡斷,在買房之前就應該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貨比三家之后再做深入了解,一旦發覺商品房符合自己的需求,便迅速出手,不要給自己猶豫的余地。要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好房源亦是不等人,全靠自己把握時機。

  結語:

  枕頭君認為,買房不應成為個人職業發展的阻礙和負擔,積蓄不多打算貸款買房者,尤其要注意將職業生涯規劃和買房規劃兩者相結合。作為準“房奴”,此時不妨做一個評估,以事業發展作為立足點,考慮清楚買房究竟是為了什么。尚未買房的青年,不妨先制定一個詳細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在此基礎上確定一個事業發展方向清晰、綜合狀態較為平穩的時期再買房。

就愛閱讀www.92to.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202/63295.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