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力的較量 Android上的博弈

作者: dowell  發布時間: 2010-03-17 22:44  閱讀: 977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前言

  開源這個開放源代碼的中文縮寫,這個承載了軟件行業光榮與夢想的單詞,造就了Emacs、Linux、Netscape、Firefox、MySQL、Apache、JBoss這樣可以與商業軟件媲美的自由軟件。開源也在讓Android在短短幾年間就成了移動操作系統不能被忽視的力量。

  但夢想終歸是夢想,當Sun收購MySQL,然后被Oracle收購;當RedHat收購JBoss;當Eclipse背后晃動的IBM的藍色身影;當RedHat、Novell、Intel在貢獻著Linux Kernel大部分代碼,當70到95%的開發者是拿著報酬寫著一行一行的Linux Kernel的代碼。那個Stallman的GNU的夢想與現實的軟件產業已經分道揚鑣。開源之路不會終止,因為它已經是商業公司達到某一商業目的的手段,Android亦如此。

  但開源對于商業公司來說終歸是一件危險的行為。如果喪失了對開了源的軟件控制力,那么悲劇或許會上演。悲劇不乏先例,被WebKit邊緣化的KHTML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或許很多人知道蘋果的Safari、Google的Chrome瀏覽器、Google的Chrome OS、Palm的WebOS都擁有相同的心:瀏覽器渲染引擎WebKit。但你如果不熟悉Linux,你或許沒聽說過KHTML以及以KHTML為核心的Konqueror瀏覽器。當2002年蘋果公司選用KHTML作為自身瀏覽器的引擎的時候,KDE還在期待蘋果為KHTML帶來新氣象,畢竟同時要面對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以及同樣開源的Mozilla,KDE自身的力量太過渺小。但當脫胎于KHTML的WebKit與KHTML越來越多開發模式的分歧,雙方的代碼無法兼容。KDE正在喪失瀏覽器渲染引擎的控制力。有蘋果公司支持的WebKit如日中天,而KHTML依然默默無聞。

  Google:領導者的角色不容挑戰

  Android的開源對于Google這樣的公司符合商業邏輯。在擁有Android前,Google在即將到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任何資本。除去手機終端廠家以外,微軟這個Google的老對手的Windows Mobile正在試圖一如PC操作系統那樣統治著手機操作系統。與移動通訊本來毫無關系的蘋果公司的iPhone正在帶領著手機行業進入互聯網時代。開源免費或許是Android這個移動操作系統后來者要想實現成語“后來居上”唯一而且最有效的手段。因為Google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一家互聯網軟件公司,而非手機制造商。獲取手機操作系統的授權費對于Google來說相比其未來移動互聯網的地位和利益過于微不足道,因為后者關乎Google這家公司的存亡。

  但Android并不是像Linux Kernel、Apache Web Server那樣純粹意義的開源軟件。Google牢牢控制著Android的代碼開發。因為Google一旦喪失Android的控制力,那么KHTML那樣的悲劇或許會重演。當別的開源軟件及時的發布著未來版本的測試版代碼的時候,Android卻在玩著時間差的把戲。當搭載Android 2.1系統的谷歌Nexus One上市的時候,Android Git服務器(分布式版本控制軟件,Google通過git.android.com服務器發布源代碼)上卻找不到2.1版本的任何代碼,即便稍后發布的2.1的SDK也沒有2.1版本特有的動態桌面。這樣的做法并非偶然,因為在08年為了吸引開發者開發Android應用的ADC(Android Developer Challenge)大賽中,不更新SDK長達4個月,僅僅ADC第二輪選手獲得了1.5版本的SDK,而其他的開發人員只能使用1.1版本進行開發。時間差對于Google來說是有效防止Android出現其他重大分支最好的辦法。因為當你拿著Android代碼進行開發和增加新功能的時候,新版本Android的突然釋出,很可能讓你的努力付諸東流,因為你修改的代碼或許無法合并到新版的系統之中。

  沒有Gmail、GMap、GTalk、Google Market的Android手機或許稱不上合格的Gphone。這些Android上的重要應用包含在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中。這些與Google的服務緊密結合的軟件并非開源軟件,你也無法在Android的Git服務器獲取這些軟件的二進制代碼。GMS二進制代碼的獲取需要Google授權,這或許是Google另外一種控制力把控的手段。

  2010年1月6日Google自主品牌的Nexus One上市,雖然很大程度有考慮與蘋果公司iPhone競爭的因素。但Moto Dorid上市74天售出100萬部的業績或許讓Google有些擔心,一旦一個終端廠家在Android的市場份額中占據相當的比重,那么這家公司在Android的生態鏈中,或者說在OHA聯盟(Google Android手機開放聯盟)在話語權就會上升。一旦該廠家在Android系統中自主產生重大分支,那么類似Linux發行版分裂的局面就會出現,或許這是Google最不愿意看到的。盡管Nexus One銷售業績不甚理想,74天只售出13.5萬部,但Google在Android系統中的主導權得到進一步維護。

  終端廠家:尋找核心競爭力

  HTC與MOTO應該是目前Android系統最核心的兩家手機終端廠家。或許也是在Android上收益最大的手機生產商。不過開源的Android,隨著更多的Android手機上市,在可預見的將來勢必會帶來激烈的同質競爭。雖然與Google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但Android系統本身無法給兩家公司帶來有別于其他終端廠家的核心競爭力。Moto的第一款Android手機CLIQ就采用了MOTO自主開發的Moto Blur界面,而HTC也在Hero手機上首次采用了自有的HTC Sense界面。殊路同歸的做法,無非是兩家公司希望能夠在Android系統之上定制個性化的東西,以期待將來的競爭中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Nexus One的上市或許讓剛剛壓了全部身家到Android系統之上的Moto相當的不爽。Moto在2010年曾經指出自己生產的GPhone手機可以非常方便的替換手機內置的Google搜索引擎為第三方搜索引擎。2010年3月12日Moto更宣稱在中國上市的Android手機將會默認采用微軟的必應作為內置的搜索引擎。同時Moto自主的Android應用商店Shop4apps也已經在開發日程之上。

  聯想手機在與中移動合作開發基于OMS系統手機O1嘗到了甜頭。在CES 2010展會上,同樣基于Android改造的聯想自主的系統樂Phone得以面世。而聯想集團在09年年底2億美金回購聯想手機也說明了聯想集團在手機領域的野心,一個蘋果公司式的野心。而這樣的野心如果寄存在原生的Android系統之上,聯想還不夠有底氣。而樂Phone系統的開發使得聯想有了自身的控制力,一個不完全受制于Google的控制力。

  OMS:業務控制力的代價

  互聯網帶給運營商不斷增長的互聯網接入收入的同時,也在使得運營商逐漸被管道化。運營商在收取寬帶接入費用的同時,更多的時候成了互聯網的看客。因為互聯網的發展讓人與人的聯系越來越與電話無關,在互聯網上人與人的溝通更多的是通過即時通訊軟件以及Email。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與運營商來說或許會是傳統互聯網的尷尬局面再次重演。不過有別于傳統互聯網PC操作系統Windows一家獨大的局面無法改變,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競爭的序幕剛剛拉開。即便占據市場份額最大的Symbian系統也只有十二年不到的歷史。但由于運營商不生產手機,也不開發手機操作系統。在手機終端的控制力相當有限。雖然NTT DoCoMo曾在手機操作系統與Symbian有過合作,不過也就是Symbian為NTT DoCoMo的FOMA手機提供源代碼,以便為終端廠家開發FOMA手機提供必要的支持。開放源代碼的Android,而且基于Apache License的授權方式,給了運營商一個從手機操作系統層面控制業務提供了一個手段。有著UT背景的博思一如小靈通引入中國的拿來主義路徑,在Android上開發了OMS這個中國移動“深度定制”的移動操作系統。OMS在終端手機上完整深度訂制了“飛信、快訊、無線音樂隨身聽、139郵箱、移動夢網、號簿管家、百寶箱等”中國移動數據業務。

  但事情并非一如中移動所期待那樣發展。在獲取了更大的業務控制權的時候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Android在去年高速的版本升級,讓基于Android 1.5開發的OMS非常尷尬。修改了大量代碼的OMS,要想跟上Android的版本更新相當的不易。博思公司相比Google的開發能力,二次開發的系統無法做到原生Android系統那樣穩定,況且Android在1.5版本的時候本身就不夠穩定。二次授權的OMS,一定也無法獲得Android上關鍵應用GMS的”批發”權限。使用OMS系統的手機,沒有Gmail、GMap、GTalk、Google Market,缺少吸引力,甚至無法穩定運行為Android開發的應用程序。OMS的存在或許還帶來另外一個嚴重的負面問題,中國移動用戶或許無法擁有一款基于原生Android系統的TD-SCDMA的手機。作為MOTO Sholes(該系列在國外有:dorid,milestone,在國內有:XT800,XT710,XT701)的TD版本的手機XT701在上市的時候已經被更換為了OMS,而非Android 2.0系統。

  Android上的博弈或許才剛剛開始。

0
0
 
標簽:Android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