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Android 商機之年
編者按:越來越多的移動程序開發商決定投入到 Android 的懷抱中,盡管如此比起 iPhone 左擁右抱的盛況還是相去甚遠。在我們這期的嘉賓專欄中 Whitepages 移動版的副總 Kevin Nakao 表示現在是在 Android 市場上大展拳腳的時候了(他正打算下周發布一款新的 Android 系統的 Whitepage 程序)。
移動游戲開發商 Gameloft 似乎是承認栽在 Android 上了,但他們錯了。我完全理解他們為什么放棄 Android。我們在今年2月份發布了 Whitepages Caller ID 軟件,這是 Android 的十大賣座軟件之一,但給我帶來的收益,還不到54000美刀。這款軟件的iPhone版本,下載的次數已經達到上百萬次了,而 Android 版本的下載量卻只有 iPhone 的 17%。盡管我們今年的投資僅獲得了微薄的回報,但我認為明年才是 Android 軟件開發商的真正機會。我告訴你為什么:
更直接的選擇與溝通
作為一個開放式平臺, Android 不僅能促進設備的創新,還在投放到市場上供用戶發掘、下載應用程序時,提供了不同的選擇和改進可能。對 iPhone 的用戶而言,iTunes 和官方的 App Store 是唯一可供下載應用程序的地方,而 Android 的開放平臺允許像 MobiHand 和 HanDango 這樣的商店來建立自己的店面,最終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購買選擇。Google 集中精力不斷改進自有 Android 商店的用戶體驗也會讓程序開發者不斷品嘗到收獲的甜蜜。比如,Android 1.6 (升級)給軟件市場帶來了很多必須的改進,以至于我們的 Caller ID 程序銷售馬上拉升了18個百分點。
付款方式更貼心
要想趕上 iTunes 所聚集的客戶數量 Google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通過流行熱榜和類似軟件內置購買方式的功能,他們也開始打造自己的銀河艦隊——通過招募那些在集成計費方面有著深厚造詣的運營商們,來構建一個能更好銷售應用程序的軟件市場。11 月初的時候 T-Mobile 宣布他們將會發布自己的能夠和手機賬單綁定的 Android 商店,這樣消費者們可以把購買軟件的費用計入到手機的賬單里面。除此之外通過訂閱向發行商支付費用的方式也已在 Google 的軟件市場規劃之中。
將費用與手機綁定避免了消費者的許多爭議,而訂閱式服務帶來的循環收益則將有可能讓開發者賺得盆滿缽滿。比如我們最近剛剛發布的一個服務,允許用戶發送任何號碼到 566587 來查詢未知來電,將此費用與手機綁定使用的用戶率是在軟件市場購買此服務的 2 倍。只有 34% 的用戶通過一次性付費購買無限制使用權限。
時時相伴更需時刻在線
隨著像流媒體音樂、面書、Skype、IM 和 Caller ID 這類需要時刻在線的程序不斷涌現,Android 多進程運行的能力顯得愈發重要了。移動世界帶來的“Always With Me、Always On”的便捷將為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宣傳機會,尤其是對那些基于位置的應用。如果為用戶展現更多奪人眼球的廣告,Android 將能為軟件商帶來更多的銀子。如能充分利用基于位置的軟件,廣告商將能夠更好的針對目標客戶實現銷售目的。而高頻率的使用則能減少訂閱式服務的流失率。
T-Mobile 步步為營,Verizon 重拳出擊
T-Mobile 在美國發布了第一臺 Android 手機,敞開胸懷迎接開放式平臺。其他美國的運營商可能曾軟硬兼施橫加干涉,但是 T-Mobile 證明了開放式的平臺并沒有飽受病毒、漏洞等困擾。隨著 Verizon 在 Android 系統上的大筆投入,呈現在眼前的將是一番壯麗的景觀。Verizon 有 8900 萬用戶,人均數據資費為 15.69 美刀,而 T-Mobile 有 3350 萬用戶,每人的數據開支為 10 美刀。Sprint旗下的 4830 萬用戶所產生的數據資費最高,為 19 美刀每人。換句話說,Verizon 和 Sprint 能夠更多愿意在 Android 軟件上撒銀子的客戶。
Android 需要成為一個競爭者,而不是一個 iPhone 殺手
基于同樣的理由,開發者要支持多個游戲平臺,多個瀏覽器和多個操作系統。Android 只要有足夠的用戶群,開發的投資就值得。只要 Google 持續為這個開放和競爭的生態系統提供自由度,程序開發者就有回報。只要 6 個月,我們就可以通過發布一個 Android 程序回收了我們部分投資,下一年我們就是可以期望一個巨額的回報。只要 google 充分利用到諸如 Verizon, T-Mobile, Sprint, Motorola, HTC, Dell, 和 Samsung 這些廠商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
不同凡想
未來的程序開發者不應該把 Android 看成是一個把 iPhone 軟件簡單移植的平臺。我們對 Android 的興趣由創新和整合 Android 提供的核心產品功能驅動的,這些我們在 iphone 上無法實現。Android 不需要審批流程,加快了產品快速開發,而開放的平臺提供了更多創新的機會,讓每一個開發者都可以自由的實現所愿,獲得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