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敏捷開發落地

作者: 劉松 陳春暖  來源: 計世網  發布時間: 2009-06-14 21:34  閱讀: 1955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近幾年,敏捷軟件開發在軟件工業界有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并逐漸被推廣開來,中國的許多開發團隊正在逐漸接受并應用這種開發模式。

 

  一種軟件開發方法被業界普遍接受并流行起來可能需要10年或20年的時間,而從Scrum和極限編程誕生以及被應用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了, 精益軟件開發模式也有已近10多年的歷史。現在,這些敏捷方法正在取得良好的發展,一些著名的公司如Google、Microsoft、Yahoo以及眾 多的中小公司已經開始采用敏捷開發,尤其是Scrum。它們中的許多已經有了較長時間的經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它們。

 

  推動敏捷開發普及

  應該說,敏捷開發方法的流行與各種各樣的咨詢和培訓機構的工作密不可分。

  Scrum Alliance是敏捷開發發起人之一Ken Schwaber創辦的一個Scrum咨詢公司。除了組織會議和提供關于Scrum的相關咨詢服務外,Scrum Alliance公司最大的特點是開創了Scrum認證系統,用以對Scrum人員進行認證。該系統分別有培訓和認證兩個過程。它有五種類型的證書: Scrum專家(Certified  Scrum Masters)、產品所有者(Product Owners)、Scrum行業者(Scrum Practitioners)、Scrum教練(Scrum Coach)和Scrum培訓師(Certified  Scrum Trainer)。Scrum培訓師證書是提供Scrum顧問給團隊進行Scrum培訓和認證的。Scrum專家產品所有者和Scrum行業者證書則是側重于對團隊進行Scrum項目的實際應用培訓和認證。這些證書已經獲得軟件行業的廣泛接受,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培訓和認證過程中獲得提高并為公司帶來效 益。

  另一個重要的組織是敏捷聯盟(Agile Alliance)。敏捷聯盟是一個由對敏捷開發感興趣的個人和公司組成的聯盟。該組織的主要活動包括出版刊物、組織討論小組、組織會議等。其中一個比較 重要的會議是一年一度的敏捷會議(Agile Conference),每年都會吸引世界各地從事敏捷開發的研究人員、項目經理、開發者、公司和顧問團等前往參會。 許多在會議上提交的文章會被收入并發表在IEEE相關刊物上。

  此外,商業巨頭關注敏捷開發也帶來了示范效應。Google、 Yahoo、IBM 和Microsoft 使用敏捷開發已經很多年。他們通常選擇某幾個開發團隊來試用敏捷開發,然后將開發經驗推廣到其他的開發團隊中去。

  在相關組織和大公司的帶動下,很多中小型軟件公司開始把開發團隊完全轉型到敏捷開發模式下。根據Forrester公司調查,在美國和歐盟對敏捷的認識和采用率以每年50%左右的速度增長。可以說,敏捷方法已經過了創新(innovators)和初期采用(early adopters)階段,進入早期多數(early majority)階段。很顯然,敏捷方法將在早期多數階段加速采用率的增長勢頭,并被更廣泛的企業所接受。

  敏捷在中國

  敏捷開發在中國進展稍慢一些,中國的軟件開發群體在近幾年才開始使用敏捷方法,而且大部分使用敏捷方法的公司都集中在外資跨國企業如IBM、Sun以及一些軟件外包公司(如文思創新)等。同時,也有一些比較前沿的國內公司(如騰訊)等率先采用敏捷開發。總體來看,中國的敏捷開發還處初期試用階段。盡管如此,我國的軟件工業中仍然存在著敏捷方法迅速發展的契機.

  首先,在中國大規模的軟件公司較少,大多數開發團隊都不會超過200人。這些團隊大多采用手工作坊的工作方式,開發方法往往取決于技術領導的個人風格,這種方式有幾個缺點。首先,這樣的團隊績效和產品的質量不穩定。其次,這樣很難形成有凝聚力、自我管理的團隊。特別是一旦團隊的核心人物離職,整個團隊可能就要去適應另一種開發風格。第三,這種團隊往往也缺少一種有序自覺的學習和自我提高機制,而開發效率的停滯就是對人才的浪費和不負責任。總之,這種方式的最大缺點就是質量和效率的隨機性和不穩定性,很難和職業化的軟件開發競爭。不過,這種開發團隊在轉向敏捷開發的過 程中反而更容易,因為他們沒有成型的模式,沒有過多的包袱, 采用敏捷開發風險更少。

  其次,由正在發生的經濟危機引發的大規模的裁員和人事的凍結讓這些公司感覺到資源的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對現有資源效率的提高將對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和長期的發展起到更為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敏捷開發會為中國的軟件服務和產品帶來我們最需要的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第三,中國文化中存在許多適合敏捷開發的元素。《敏捷宣言》的第一條便把人的協作放在了規程和工具的前面。在中國 文化中,管理是以人為核心而非規程和條例,這符合敏捷重視人多于過程的精神。還有,敏捷開發對傳統的西方式由上至下、多層次的職業管理提出了挑戰,敏捷要 求管理層更簡潔并更注重服務于團隊。而中國企業的項目管理并不是很職業化,從這種起點轉向敏捷可能更直接、簡單。另外,中國的很多軟件開發人員習慣于幾乎 無計劃、隨心所欲的代碼編寫。這在西方被稱為牛仔編碼(cowboy coding)。這種風格離敏捷的距離似乎比應用瀑布模型或CMMI標準的專業開發風格更小。許多其他的中國文化因素,比如關注細節、節儉以及面對變化的 適應能力等都為敏捷開發在中國軟件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可以說,獨特的中國文化和管理現況為敏捷開發的發展和實施提供了先天的條件。如果中國的軟件業界能夠在敏捷開發的 理論與實踐方面迎頭趕上并有所創新,敏捷開發一定能為中國的軟件產業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和進入甚至領先國際市場起到決定性的推動作用。我們相信,敏捷在中 國很快就會迎來一個迅猛的發展時期。(ccw)

  劉松  合絡眾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劉松曾在美國IBM硅谷實驗室、Sybase等從事研發及項目管理工作,有著豐富的軟件研發及管理經驗。

  陳春暖  架構師,合絡眾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通過 Scrum Master認證,有豐富的敏捷開發和管理經驗。

0
0
 
標簽:敏捷開發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