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有八大著名的神童,他們分別是七歲就成為圣人孔子的老師的項橐、十二歲拜相的神童甘羅、王者之氣的神童曹沖、七歲能詩文的神童駱賓王、英年早逝神童王勃、幼年天資過人的方仲永、神童詩人夏完淳、鐵齒銅牙紀曉嵐。這幾個是公認的神童,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能人之處,其中秦朝時期的甘羅就是本文所要提及的人物了。
歷史上甘羅的事跡富有極其濃烈的傳奇色彩,他能力出眾的體現也是被百姓傳為佳話。僅僅十二歲就能利用口才和智慧不浪費秦國的一兵一卒就能夠得到十幾座城池,這種能言善辯的能力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甘羅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名臣甘茂的孫子,幼時便聰明機智,能言善辯。所以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拜了秦國丞相呂不韋為師,任其少庶子。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的甘茂列傳中對甘羅十二歲拜相有著極為詳細的記述。正所謂“將門出虎子”,甘茂的孫子自然也不是什么平凡之輩。
當時秦王嬴政準備聯合燕國一起攻打趙國,本來打算派張唐出使燕國說服燕國國君,但是張唐推辭了這份差事。其實這真的是一項危機重重的差事,因為路上十分危險。從秦國出使燕國,途中必然就會經過趙國,而趙國正是這次秦王準備攻打的國家,趙國國君也不會傻傻等著挨打吧!所以如果被趙國發現,出使的使者必死無疑。張唐推辭了出使燕國,但是當時的朝中無人可以出使了,這使得丞相呂不韋很是煩惱。
呂不韋回到家中面露愁容,甘羅看見了,就問丞相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丞相說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后,甘羅聽完卻舉薦自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丞相很是驚訝,他本來以為小甘羅還是一個小孩子,頂多也就比同齡人聰明了一些,沒想到甘羅的膽量和口氣倒是不小。他看到甘羅這么堅定,決定給他一次機會鍛煉,就看他接下來怎么做了。
甘羅找到張唐的府邸,他對張唐分析道,以前有個君王想讓自己的臣子做一件具有危險的事情,這個臣子推脫不去,后來這個臣子就被君王給定罪殺了。張唐聽后知道甘羅是在說自己,雖然心里害怕,但還是不想出使燕國。甘羅又說,如果張唐愿意出使燕國,他愿意先替他到趙國走一走,替他打通關系,為他鋪路。張唐沒有其他辦法,只能暫時答應了。
丞相呂不韋就上奏嬴政,他說甘茂有個十二歲的孫子,能力十分了得,張唐托病不去燕國,經過甘羅一說就同意去燕國了,現在是否可以讓甘羅先去一趟趙國呢?嬴政聽了之后,決定采納呂不韋的意見,就派了一群人護送甘羅到趙國去。
此事經過甘羅從中凱旋后,趙國白送了秦國5座城池,后來趙國滅了燕國,又送給了秦國11座城池。甘羅小小年紀就僅憑一張巧嘴和過人的謀略就能夠不費吹灰之力的得到了十六座城池,這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但是史料上對甘羅的記載只有他十二歲拜為上卿的事跡,后面就再也沒有記述了。甘羅的傳奇事跡一直在百姓之間廣為流傳,甘羅死后,人們為了紀念他,還給他修建了甘羅墓。但是很多地方都有甘羅墓,所以,現在也不知道究竟哪一座是真的甘羅墓。
甘羅的家鄉應該是在下蔡,也就是現在安徽省的潁上縣,現在那個地方還專門有一個鄉就叫做甘羅鄉,并且還有一個甘羅墓,據考證是明朝萬歷年間,潁上當時的知府修建的。因為此墓靠近潁河,發了水災,甘羅墓就被沖毀了。后來清朝的巡撫重新建立了甘羅墓,并且為他立碑,題了“秦上卿甘羅碑”六個大字。
甘羅的死一直是一個謎團,至今也沒有解開。而且甘羅墓不只在他的家鄉才有,在河南省許昌市的鄢陵縣也有一處甘羅墓,據考察是漢朝時期修建的。這座甘羅墓最為出名的,是它墓前種植的百年老樹,是一棵柏樹。雖然只有7米高,但是已經有700年的歷史了,現在還是郁郁蔥蔥生長茂盛。
甘羅的傳奇經歷使得后人對他十分尊敬。民間有很多地方修建了甘羅神像,人們每到初一十五的時候都會去祭拜他,據說凡是有什么疑難雜癥的病,去求了甘羅神像就會痊愈的。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225/77396.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