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廣受推崇的微信公號,點擊上面藍字“金融五道口”一鍵關注。喜歡此文,請分享給朋友們看看作者:南哥來源:車主指南(ID:chezhuzhinan)(本文不代表金融五
廣受推崇的微信公號,點擊上面藍字“金融五道口”一鍵關注。喜歡此文,請分享給朋友們看看
作者:南哥 來源:車主指南(ID:chezhuzhinan)(本文不代表金融五道口立場)
冬天氣溫低,到底需不需要熱車?
汽車圈里多數“專家”的建議是,一大早或長時間不用車,發動車子以后,以怠速原地熱車,等個三五分鐘再上路對車最好。當然,也有“激進一點的專家”覺得南方地區只要原地熱車一分鐘就可以了。這些意見直接影響了中國成千上萬的車主,下面是一份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調查數據。可以看到,90%以上的人都有原地熱車的習慣。
可是,原地熱車是錯誤的。
這么逆天的結論是誰說的?不是南哥說的。是大學教授、真正的專業人士,以及汽車廠商自己說的。
聽聽大學教授怎么說
柳實,北京警察學院副院長、教授,汽車特種駕駛培訓中心主任,中國第一代車手。
說起原地熱車這個話題,柳實教授感慨不已,他說針對這個問題,他已經做了十年的普及工作了,希望大家不要再原地熱車。因為以前車輛的結構和潤滑,跟現在不一樣。過去車輛的結構是低轉速,傳動式長連桿,所使用的潤滑油,是根據不同季節的單級的潤滑油。而我們現在的發動機的構造改進了,它是高轉速,傳動是短連桿,而且潤滑油是合成的全天候的機油。那么就不用預熱了。
柳教授觀點明確,他指出:
自動擋的車啟動以后,10秒鐘之內必須走車。
手動擋的車啟動以后,30秒之內必須走車。
柳教授說,你要在行進當中,有負荷的狀態下預熱。這樣對發動機是(起)保護(作用的)。怎么保護?(行進中熱車會)盡量減少積炭的形成,充分的燃燒可燃氣體。
如果你覺得學院派教授的觀點太書面化,說服力不夠的話,南哥再帶你來看看汽車制造廠商是怎么建議的。
汽車廠商官方對原地熱車是什么態度?
大眾汽車是國內最暢銷的品牌,我們就先從大眾汽車官方的意見說起。
《上海大眾汽車全新途觀維護使用說明書》里面專門有這樣一句話:發動機啟動之后,切勿原地停留預熱,而是應該立即起步行駛。這樣的話,不僅可以使你的發動機快速達到工作溫度,而且可以減少廢氣的排放。
可能又有車主說了,我的車是幾十萬的豪車,不是買菜車,這么貴的車是不是要嬌氣很多,原地熱一熱心里才踏實呀。
好,那我們來看看寶馬汽車官方是怎么建議的。
寶馬使用說明書上明確指出:不要在停車時預熱發動機,而是要立即以適當的轉速開動汽車。
汽車媒體專業人士對原地熱車是什么態度?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專業的汽車媒體又是怎么看待原地熱車這件事情的。
香港老牌雜志《汽車雜志》曾刊載這樣一篇文章《熱車時間愈長,你的引擎瓜得愈早》(將粵語換成普通話就是《熱車時間越長,你的引擎掛得越早》),文章是怎么說的:
“多數的車主可能都會以為早上第一次行駛前的熱車是必需的,否則好像引擎很快就瓜了。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熱車時間愈長,你的引擎瓜得愈早!相信各位若翻開你的車主使用手冊,其中若有談到熱車的部份,多數手冊上都會告訴你,發動后不必熱車,直接行駛即可。(在德國規定車主在發動汽車之后必需立刻行駛,否則將遭到罰款,原因是因為熱車的動作將因燃燒不完全所排放的廢氣,造成環境污染。)”
至于為什么不能原地熱車,該文也做了詳細的說明:
原因是引擎的潤滑是當到達正常工作溫度及油壓時,潤滑系統處于最佳狀態。然而當引擎在沒有負荷的狀態下,溫度的爬升是相當緩慢的,也就是說,引擎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同時由于熱車是阻風門會使得汽油混合比增濃,燃燒不完全的廢棄除了將造成環保上的污染外,同時在與機油混合之后將產生強酸,長時間的怠度熱車,不僅增加引擎磨損的幾率,也會使得積炭現象發生,並且將造成機油的快速酸性劣化,縮短機油的壽命。
事實上停車時的熱車通常都只能讓引擎的溫度提高,但其他各機件卻仍然處在冷車狀態,驅動系統的熱車就比引擎熱車來得重要,但是驅動系統若你不行駛它是不會熱的。
怎么熱車才正確?
同樣引述這位專業人士的原文,看看如何正確熱車:
在汽車發動之后,只要機油燈熄滅即可行駛,此時油壓已達正常壓力,但你仍不能大腳油門,因為引擎及驅動系統都尚未到達正常的工作溫度,你應該先讓引擎在2000轉之內慢慢地行駛,待水溫到達正常的溫度時才可大腳油門。
事實上在行駛當中引擎的磨損是極輕微的,大約有90%以上的磨損其實是發生在啟動的瞬間,因此減少啟動馬達啟動的時間,才是真正保護愛車之道;
至于停在路邊熱車,除了將造成環境污染、增加磨損、使引擎積炭及讓機油酸性劣化外,真是百害而無一益!
聽完這篇長篇大論,你以后還會不會再原地熱車呢?
延伸閱讀
5大機油使用誤區,再不糾正你車就毀了!
來源:中國汽車消費網
如標題,這篇文章是關于機油的使用誤區。但=在這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下機油的作用。它就相當于汽車發動機中的“血液”,最主要用處是流動于發動機各部件之間,起到潤滑作用,防止部件和部件之間磨損嚴重。除了這個最主要功能外,它還有一些“附加功能”。比如說冷卻降溫、清洗清潔、密封防漏、防銹防蝕、減震緩沖等用途,作用可見一斑。
1.更換機油是看里程還是看保質期
首先得弄明白機油有礦物油和合成油兩大類,合成油又分為半合成機油以及全合成機油。總的來說,全合成機油性要比半合成機油高級,半合成機油比礦物油高級。當然,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大體來說,普通機油5000公里更換、半合成機油7500公里進行更換,全合成機油10000公里進行更換。如果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經常堵車、高溫和寒冷等用車環境下,應該縮短更換機油的周期。
機油更換周期遵循兩點:里程數和保質期,以先到者為準。需要說明的是,再好的機油也會有保質期,即便是公里數沒到但保質期到了,一樣要更換機油。
2.機油變黑就要換機油?
新機油呈油黃色,不少車主看到機油變黑就尋思著更換機油,這是完全錯誤的做法。需不需要更換機油的依據是機油的粘度,而并不是看顏色!
機件上的油泥和積碳等沉積物分散于油中,一定時間后就會導致機油的顏色變黑,這是正常現象。換機油的時候,修車師傅不用心盡責,沒有把機油放干凈,這些都是影響機油變黑的原因。所以在這里也提示大家:更換機油的時候,一定要叮囑師傅把原先的機油完全放干凈。
3.機油黏度越高越好?
不少車主存在弊端,認為機油粘度越高,潤滑效果越好。其實不然,如果機油粘度達不到要求,會潤滑不足,導致發動機零部件磨損嚴重;如果機油粘度過高,會影響車輛動力,增加油耗。
那么,怎么樣去選擇適合自己愛車的機油粘度呢?一般情況下,就是參照購車時配給的車輛保養使用手冊。車主按照手冊上要求的機油類型進行更換即可。
話說回來,每一款車并不是一味地只能用同樣黏度的機油,需要“因地制宜”。選擇機油粘度要考慮到車齡、氣溫、駕駛方式等條件。新車可以選擇粘度低一點的機油,一些老舊的車就需要選擇粘度高一些的機油;夏季的時候,通常我們選擇的機油比冬季要粘稠。喜歡激烈駕駛的人,選擇的機油就需要比那些溫柔駕駛的人粘度高。
4.機油添加劑是否有用?
汽油有燃油寶,機油有添加劑,以筆者來看,這種外加“催化劑”噱頭成分要大于實際用途。面對著各種各樣的機油催化劑,咱先不論真假與否。添加劑可千萬別亂用,機油和添加劑之間可能存在不相溶或化學反應的情況。若車主往機油中加入不適合的添加劑,將會引起機油潤滑性質的改變。不僅不會降低機件磨損,反而還會對車輛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5.怎么鑒別是否需要更換機油?
最后我們要教大家,怎樣自己動手,鑒別是否需要更換機油。取出機油尺,往濾紙上滴幾滴機油,待24小時后觀察濾紙情況。
機油一般根據顏色深淺在濾紙上會出現“三環現象”,內環稱為沉淀環,沉淀環越深代表雜志越高;中環為擴散換,擴散換越寬,機油剩余壽命越長;最外環為油環,且油環、擴散環、沉淀環界限越模糊越好。
版權說明: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稿酬,謝謝!投稿郵箱:fivecrossing@126.com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金融五道口公眾號
致讀者:由于“你懂的”的各種不確定性,《金融五道口》經常被動失聯,無法更新內容。歡迎朋友們關注我們的備聯號——金融縱橫談(ID:finance515)。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金融縱橫談公眾號,金融五道口備聯號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金融好望角微信公眾號
感謝您對“金融五道口、金融縱橫談”的關注
我們的用心
只為您的投資更輕松
更多精彩及時的金融資訊,盡在金融縱橫談
申請方法:加群主微信(lidai5188),注明姓名+機構+職位
/商務、招聘合作,QQ:3231171196/
看文倉www.kanwencang.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70110/84454.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