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修訂的《小學科學(1-6年級)課程標準》要在今年全面實行了!今天我們就
拿最新版課程標準,和2011版進行比較,詳細解說一下新的變化。
如果你只關心奧數的,可以直接關掉。如果你真的重視孩子未來能力和發展的,你要仔細看了。
10秒內容速讀
1.根據“新課標”從今年起,小學1-2年級或將也有科學課啦!科學課將成為小學階段與語文、數學一樣重要的重點科目。
2.明確新增技術與工程內容,STEAM框架雛形初現。
3.科學能力具化為科學探究能力,更加強調探究式學習的方式方法。
3個新增
2個變化
其實兩個版本都提到了要面向全體學生和倡導探究式學習。但是2015版本更加具體,更強調!甚至在科學目標里都將科學能力具化為科學探究能力。
至于如何培養科學探究能力?歡迎參看本公眾號今日的二條文章。
而在學習評價方面變化更大,評價分成了三大塊。最終希望通過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讓孩子和家長們不再只看卷面分數。
比較難理解的是其中的學生自評和互評環節。其實是希望孩子們去反思自己的位置和和別人的差距。但我個人認為,這個部分很可能最后流于形式。
檔案袋評價是一種通過收集和選擇學生的作品,如實驗設計、匯報提綱、科學小論文、科學小制作、作業及學習反思等進行的評價,有助于家長和孩子積累學習過程中的記錄
這個參加過“耐撕爸爸創客營”以及課后任務卡記錄打卡的家長可能會感受到。其實耐撕爸爸創客活動做的學習筆記和課后延伸任務,就是屬于“檔案袋”的性質。
看完了這些,有沒有覺得這個新課標還不錯呢?
不僅如此,這個新課標里還有很多很棒的圖表,從而告訴老師家長,孩子在小學階段需要學什么,怎么學!PBL、動手能力、技術與創新、探究能力一個都不少!
△新課標文檔截圖
家長朋友們,別高興的太早,從政策出現,到政策最終落實到每個孩子的頭上,總是會因為不同學校、不同老師等因素制約著,所以政策實施的完全程度總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家長朋友們能在校外為孩子找到補充,那也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222/105515.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