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曝光:中國不怕美國的真正原因5<?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結果,美聯儲不管是為了忽悠別人也好,還是自己也被經濟數據給欺騙了,反正2015年年底是真的鼓起勇氣加了一次息。加完之后,美國國內貨幣成本提高,泡沫經濟受到打擊,而國際市場并沒有像他們想的那樣出現資本恐慌性的回流美國。這樣,它虛假的經濟增長就缺乏貨幣支撐了,就開始出問題了,最先體現出來的,就是跟實體經濟關聯最密切的就業數據。
這樣,美國的處境就非常尷尬了。因為美聯儲已經放棄了寬松的貨幣政策,牛皮已經吹上天了,說經濟復蘇,不僅不降息,還要加息。如果它承認經濟不行了,不再加息,那么全世界資本回流美國的趨勢就會出現逆轉,沒有這些資本回流的支持,它過去七年炒上天的房地產、股票和"獨角獸"公司就沒有人來接盤,泡沫就會破滅;
如果它還要繼續硬撐,說我真的復蘇了,我還要加息,結果就是國內資本進一步收緊。因為有就業數據在那里擺著,它加息也騙不了國外資本進來給它接盤。所以,不管它收緊還是放松貨幣供應,最后都是三大資產泡沫破滅。
這種情況,就是以前美國和崇拜美國的經濟學者天天拿來黑中國經濟的所謂"貨幣政策失靈"。他們認為,在資本可以自由流動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如果加息,就會增加貨幣成本,導致資產泡沫破滅;如果降息,降低貨幣成本,就會導致資金外流,資產泡沫還是要破滅。
但是很多人沒想到,這個詛咒對中國沒發生作用,現在卻落到美國人自己頭上去了。現在它也面臨"貨幣政策失靈"的窘境,不管加息還是降息,都無濟于事。
那為什么這一次美國經濟會先扛不住,之前多少次金融危機的劇本沒法再照著來了呢?
辯證法告訴我們,事情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現在這個局面,也是美國內部的因素和外部的國際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共同結果。
美國的內部問題,這個我在前面已經說了。自從羅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它一直歌舞升平,長期積累起來的社會矛盾一直沒有真正的緩解過,特別是里根新政以來,社會貧富差距急劇擴大,金融資本長期對內對外進行掠奪,實體產業不斷的向國外轉移。到了2008年,它的社會結構和產業泡沫化的程度已經沒法支撐它這種玩法了。所以它這個泡沫必須要破滅。但是美聯儲強行往經濟體系里面增發貨幣,又讓它維持了七年,把泡沫吹的更大。
水木然認為這是資本主義制度決定的,一部分人利用自己資源可以輕而易舉獲取大量財富,而另外一部分人即使大量勞動依然只能維持生存,整個社會的財富只往極少數人手里集中,導致全社會的消費力低下,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的繼續發展。
外部的因素,就是有個硬骨頭的對手崛起了,也就是中國。
以前遇到類似的情況,只要美國一吹自己經濟復蘇了,一開始加息了,世界各國的資本立刻望風歸順,像聽到圣旨一樣回流美國,乖乖的當接盤俠。因為什么?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是全世界的避風港。你不去當接盤俠,在外國呆著不走,你所在的那個國家政府是沒辦法維持本國貨幣穩定和資產價格穩定的。
對不聽話的、不甘心被剪羊毛的國家,美國就會跳出來說你侵犯人權、違反自由貿易和資本自由流動的國際準則等等,對你進行經濟制裁,然后在國內扶持反對勢力,干擾你的政局穩定,實在不行就把航母開過來,制造戰爭恐慌,比如南海局勢,總之就是不把你的貨幣匯率和資產價格打下來不罷休。
這種情況下,對投資者來說,一聽說美國經濟復蘇、美國加息,就趕緊拋掉外國資產,兌換成美元回到美國本土當接盤俠,其實是最安全的做法。雖然當接盤俠就等于給美國的金融寡頭們送錢,但留在國外,等著軍事政變、美國入侵、社會動亂,虧得更慘。
所以,美國這套劇本能夠屢試不爽,第一條是因為它自身經濟實力確實強大,是全球創新中心;第二條就是它的軍事實力也很強大,硬的軟的都能來,想收拾誰收拾誰。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同時在這兩個方面具備了跟美國硬抗的能力。這個劇本就不好演了。
<?xml:namespace prefix="v"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在經濟上,中低端的產業已經基本被中國通吃,美國在這方面空心化了。高端產業美國還有優勢,但是已經沒辦法跟中國拉開差距了。基本上處于被"貼身緊逼"的狀態。
以前,中美高端產業差距比較大的時候,中國要跟進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比如蘋果搞出來智能手機,從2007年到現在華為手機崛起,開始占據中高端市場,得有七八年的時間。這七八年的時間,蘋果就吃得很飽,發了大財。美國的高端產業就是利用這個轉移周期的"時間差"來賺取利潤。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101/31460.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