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便利店或者是超市賣出的許多零食一開始主要都是將英文這種外語印刷在包裝外面的。但是在國外日語就變成了外語。為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在外國販賣的點心或者是食品的外包裝上也能看到日語的蹤跡。
但是包裝上印刷的日語的語法和意義可就....。這次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在廣州販賣的食品包裝上看到的奇怪日語。
牛奶味=飯鹽餅干
能看到好像“牛奶味”和“飯鹽餅干”用等號連在了一起,其實不是的,應該是“牛乳の味ご飯クラッカー”。ご這個假名里的曲線概念就這樣消失了呢。而且不是クラッカー,看到ビスケット才更讓人容易想到餅干吧。
“多層以上の秘技の魅力”這句話太難懂了
雖然大家可能已經被“EDO”的文字所吸引了,但是此外更讓人注意的是產品介紹中“多層以上の秘技の魅力”這個日本人都第一次遇到的日語表達方式。到底要放出什么樣的秘技,會變得很有魅力嗎?還有植物油使用り....り?
(# 根本就沒有り放在3類動詞后的這種表達方式)
如何努力都念不出來“ヌノモャヘツ”這個片假名
榴蓮在廣州也很有名氣。不僅是水果,榴蓮味的點心也能賣出好多。但是包裝上的這個日語.....。那么大家一起出聲朗讀一下吧,モ和小ヤ這種怎么會有的組合不僅讓人意義不明關鍵是更念不出來呀。
欸....在這里切分...?
“すればするほ”“ど味のほうが食べる”...。而且不論是“すればするほど”還是“味のほうが食べる”站在日語角度來看都是特別奇怪的表達方式。而且還有更奇怪的切分寫在上面,已經是亂成一鍋粥了呢。(@仙劍守望者3:...れば...ほど表示的是越來越...但是ほど寫成漢字“程”,所以不能分開,而且區切り一般都是指斷句,也有切分之意,但是更準確的應該是用千切り,即切成細絲。)
選挙到底是什么
更讓人凌亂的是這里,“選舉業余料理”、“當然選舉真味”,在中國選舉還真是讓人難以捉摸呀。中日政體之間的不同果然會造就這么大的差異嗎。
雖然努力了半天才想出這些日語。但是不用說也知道在中國缺乏懂日語的人才呀。但是,享受這種“虛心接受”的快樂可能也挺好的。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61123/59577.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