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生老病死是每個地球生物都要遵循的“自然規律”,現代科學產生以后,科學家們發現,那些自古以來都認為是“永恒存在”的包括太陽在內的恒星都是有壽命的。就像我們的太陽,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內核燃料足夠燃燒100億年,如今五十億年已過,太陽也正在步入衰亡

那么,我們存在的銀河系是否也會死亡?整個宇宙是否也會死亡?

是的,“自然規律”要求,萬物終有一死


銀河系在數十億年前就已死亡,現在的銀河系只是殘骸

對于地球生物來說,“活著”的狀態就是指其自身還有能力自主發生改變,放大到整個銀河系也是一樣。對于銀河系這個大的星系來說,“有能力自主發生改變”就是指還在不斷形成新的恒星,且新興恒星數量遠大于死亡恒星數量。

但從科學家近年來的觀測來看,銀河系似乎已經停止了活躍的造星活動。進一步觀測顯示,銀河系的死亡并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或許是幾十億年前就已開始,只不過對于人類這種只存在的十幾萬年的生物來說根本沒有意識到。

我們的鄰居仙女座星系步入衰亡的時間更早,只不過是我們一直沒有注意罷了。銀河系在數十億年前就已死亡,現在的銀河系只是殘骸

仙女座星系

宇宙中那些正在活力噴薄的星系每年都在以幾百顆乃至幾千顆的數量創造新興恒星,當然,恒星也不是無緣無故就被創造出來的,星系也需要不斷進食周邊空間中新鮮的氫氣。現有的理論顯示,暗物質在造星運動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因為星系吸入的氫氣是在暗物質的引力下不斷凝聚冷卻匯集而不是被其他恒星吸入,最終這些凝聚的氫氣將形成一個盤狀結構,并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塌縮形成新恒星。

活躍的星系的表現之一就是散發著藍光。因為在新興星系中,產生的年輕恒星多數為大質量恒星,質量可能超過太陽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這些大質量恒星通常顯藍色,天狼星就是這樣的恒星。


銀河系在數十億年前就已死亡,現在的銀河系只是殘骸

活躍的新興星系由于存在著數量龐大的大質量恒星,因此散發著藍光。


銀河系在數十億年前就已死亡,現在的銀河系只是殘骸

而已經衰老死亡的星系,則散發著紅光


銀河系在數十億年前就已死亡,現在的銀河系只是殘骸

因為更多的恒星已經經過多次原始大恒星的死亡,殘余的氫氣形成了比太陽還要小很多的紅矮星


銀河系在數十億年前就已死亡,現在的銀河系只是殘骸

而那種即將死亡或者正在死亡的星系則散發著由藍到紅的中間顏色,以綠色居多,因此又被稱為“綠谷”。在綠谷星系中,即便有恒星產生,也是慣性為之,直到全部散發紅光這個星系就已經死透了。而星系死亡后的尸體卻可以延續數萬億年,因為小質量的紅矮星擁有超長的壽命。


銀河系在數十億年前就已死亡,現在的銀河系只是殘骸

根據觀測,銀河系已經基本停止了造星運動,每年僅能制造個位數的恒星,但根據統計,僅僅是死亡的超新星每年就能夠觀測到至少兩顆,成為了步入死亡行列的星系之一。

但令科學家不解的是,為何星系會衰亡,宇宙中的物質真有耗盡的那一天嗎?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314/122765.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