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三月的美國天寒地凍,地上被厚厚的冰雪覆蓋,在家被凍得不行的美國人民翹首以盼冬天的離開。

污染和雪災

對于這場席卷波士頓、紐約等美國許多其他城市的大雪災,許多科學家認為是氣候變化所導致。但是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正在研究另一個雪災成因,那就是中國和印度大規模的空氣污染。

該實驗室的物理學家蔣紅濤認為認為排放污染物的中心正從傳統的工業國家轉移到快速發展的新興亞洲國家,過去30年的時間見證了這種轉變。

通過NASA模擬的動畫顯示,亞洲和其它大陸排放出的污染物混合在一起傳播到世界各地。(根據2006年9月-2007年4月的衛星數據模擬)各種顏色的漩渦代表了大氣中的氣傳播顆粒物,其中藍色的是海鹽顆粒,橙紅色的是來自沙漠的塵埃顆粒。

除了海鹽和沙塵,圖片中黃綠色的顆粒是燃燒排放出的煙塵,化石燃料/火山活動制造出的硫在模擬動畫中以白色顯示。

可以看到南美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區燃燒活動劇烈,從撒哈拉沙漠卷起的沙塵向西席卷,北美和歐洲的發電站排放的硫向東部吹去。

視頻43秒處亞洲進入畫面,動畫中亞洲煤炭能源性工業一目了然。中國和東南亞燃燒煤炭排放物在模擬動畫中用白色顯示。有時這些顆粒往東飄散,和太平洋上空的暴風雨混合在一起,蔣說這些暴風雨對美國冬季的氣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太平洋產生的暴風雨向東北方向移動,有些飄到美國西海岸,就造成了當地的雨雪天氣。另一些往更北面的加拿大移動,暴風雨在加拿大產生的活動可以改變整個美國的天氣。

那么亞洲產生的空氣污染物怎么會有那么遠的作用距離,甚至可以影響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的暴風雪?因為空氣污染物讓暴雨云團更大、更重、降水量更多。

蔣在去年一份報告中說空氣顆粒可以作為云核,助長云的形成。顆粒讓水蒸汽有了凝結的核心。目前蔣還不能確定太平洋上空暴風雨云的變大和美國東海岸的濕冷冬季以及美國西部的干燥之間關聯程度有多強,不過他的研究團隊正通過建模和計算機模擬,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他在報告中說他們還沒有得出最終結論。

同時中國人對空氣污染產生的災害性效應越來越清醒,國人正在意識到環境污染對國民健康的危害。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61030/24982.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