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可以寫一遍輕松一點的博客了。就真的隨筆了……
分布式
我現在正在家里,穿著睡衣,躺在床上,打著呵欠,努力碼字中……順便上點班。嗯,是的,所謂的“在家辦公”,舒服啊,O(∩_∩)O 哈哈哈~ 反正我是個宅男,一點都不喜歡出去“混”,以前混夠了。和朋友們開玩笑,“我的工作服就是睡衣”,他們哈哈大笑,“你這句話有歧義喲!容易讓人產生某種聯想……”我回過神來,就一個字,“滾!”
他們純粹就羨慕嫉妒恨。
我老婆上班要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一天往返都接近三個小時,何苦呢?害得接送小孩,外加所有家務活都得我做,/(ㄒoㄒ)/~~
我之前做過一個小調查,發現大多數人都是接受“在家辦公”的。只有極少數的人,非常負責任的考慮到“工作效率”的問題。是的,人不能太自私,我們不能光顧著自己自由了happy了,畢竟還是拿著公司給的工資的。
雅虎前段時間(哦,估計一年多了吧)取消了“在家辦公”的政策,他們老總每周坐著飛機從東海岸飛到西海岸上班?一年多過去了,不知道公司的效率有沒有提高——據說很多人離職了。那是啊,要是我們公司不允許在家辦公,我也肯定要跑!工資這么低,就瞅著這點福利呢。
換個位置說話吧。過去一年,我也招了兩個人給我打工,他們都是在家辦公。我對他們的工作效率,其實還是挺滿意的——因為我用了任務管理系統。每天派給你多少任務,你完成多少任務,清清楚楚的,只要你把事給我做完了,我管你現在是在上廁所還是打游戲呢!
反正我一直覺得,那些在辦公室裝上全景攝像頭,斷了外網,上廁所都要打卡記錄的公司老板,不是腦子進水就是腦子被門板夾了。
好像園子里以前還有誰,一個蒙古人名字一樣的,做了個什么權限管理的,發了篇博客,斷了公司外網,還甩了句話,大致是:“要查msdn,google什么的,就直接問我吧!”被一頓狂噴,看得我哈哈大笑,這哥們兒太可愛了!別的不說,你想想老板多還是打工仔多?你這不是自己……算了,就此打住吧。
當然,我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上次員工離職給出的一個理由居然是:不愿在家辦公。所以呢,在家辦公其實也還是有問題的,我們來分析一下:
- 沒有儀式感。剛畢業的小伙子嘛,第一份工作,早上起來洗臉刷牙襯衣領帶,利利索索朝氣蓬勃的去摩天大樓里上班,多有精氣神,是吧?穿件睡衣蓬頭垢面的就坐在電腦前……這個畫面想想也是醉了。
- 缺乏溝通。這個溝通,我覺得到不是工作上的溝通,我們做程序開發的,一個語音一個遠程桌面,完全OK了。主要的問題是見不到人,反正我是很不習慣開著攝像頭的,視頻里我的樣子太丑了。面對面的交流,和語音電話,從心理上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人,畢竟還是一種社會動物。
- 配套設施不足。他們都是剛畢業的學生,幾個人合租。別人打個游戲看個視頻,網速就不行了;沒有獨立的隔音的房間,有時候語音,旁邊小孩哭喲,其他人乒乒乓乓的切菜做飯喲、外面死人了嘰哩哇啦的吹拉彈唱……確實很煩。
- 容易被干擾。應該是這樣吧?但我舉不出來例子,我很少被干擾,平時家里就我一個人,小孩上學老婆上班,即使在公司上班我也一樣要收快遞,所以……
但這些其實都可以想辦法克服。我在電視里看到有一種叫“創業公寓”或者“SOHO辦公室”之類的東西(懶癌犯了,懶得查),就在家附近,一個個合租的辦公室,但并不屬于某一個公司,而是對所有人開放的。大家愿意的話,就到那里去上班。有很給力的網絡、各種辦公設備、獨立的辦公桌或辦公間,還有咖啡廳,讓大家伙一起吹吹牛什么的。
我覺得這樣就不錯嘛!是吧?上面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如果特別想和同事見見面,一周碰一次頭吧,給個擁抱親吻什么的隨便你啦——只要對方不認為是性騷擾。
我把“在家辦公”和上面所說的這些種“家附近辦公”統稱之為“分布式”辦公,對應傳統的“集中式”辦公。并堅定的認為,分布式辦公將逐步發展壯大,成為集中式辦公的有益補充。
只是“有益補充”,說顛覆什么的過了。因為還是有一些工作是必須集中化的,比如工廠生產、學校醫院等,這些工作需要一個固定的集中的場所設備等,你必須趕到那里,才能開展工作。當然,現在有些人提出“3D打印”、“互聯網教學”、“互聯網醫療”,這些個東西確實超出我的想象了,個人覺得大概還屬于科幻概念。
看過我介紹的同學應該知道我有一個犀利弟弟,他觀摩了我在家辦公的實況之后,感慨,“什么建地鐵、城市公交、單雙號限行都解決不了城市擁堵的問題,只有在家辦公才是王道!你想呀,一個是把人傳來傳去,一個是把信息傳來傳去,兩者的成本差距太大了。”
吾聞之,曰,“大善哉!”
說了這么多,無非是給我自己打氣,兼做軟文推廣。邏輯是這樣的:以后都分布式開發了,人家都不用到公司了,所以各位老板,別盯著八小時了。轉換思維模式吧,你們不是說什么“結果導向”嗎?所以就看他完成任務沒有就可以了。當然,這個過程中你肯定需要一款順手的工具,哈哈,任務管理系統閃亮登場,敬請笑納!O(∩_∩)O(這時候我是不是還得搖兩下尾巴?嘖嘖,也忒賤了……)
小企業
對馬云說的很多話都看淡了,但他說過,最好的企業一定是小而美的,深以為然。
知乎上好像有人問過,大公司病怎么治?我的回答是:拆成小公司就治好了,這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過去我也有大公司崇拜,現在想來,圖樣圖森破啊。你別看BAT什么的今天蹦得歡,難保他明天就拉清單。我上次好像看到百度有五萬名員工,天呀!他們一天到晚都在干什么?除了搜索業務,好像其他業務百度都做死了,是吧?就那搜索業務,要不是……,估計幾年前就掛了。當然google也好不到哪里去,現在好像沒人再說什么“工程師文化”了,google是不是連公司名字都改成alpha了?
除了常見的大公司決策效率低下、行動遲緩、人浮于事……等一系列問題以外,其實有一個角度我還沒看到有人提出來過:時代變了。
一是市場發生了變化,快節奏的生活、個性化的需求被放大激發。
在工業化時代,產品總體來說是穩定的,一塊手表都可以傳家;但現在,新產品層出不窮,我還沒開始玩微博呢,據說它就已經死了。早期福特的所有T型車都是黑色漆,因為這樣做最便宜;現在高檔點的汽車都可以私人定制了。
在一種慢節奏、大量同質產品的生產環境中,“穩定的”次序就能保證“規模效應”,無論是廠房、設備還是工人,都可以安排得井井有條。所以,大公司的那些行為特點,在這種環境下,就叫做“穩重”而不是“病”。每一個公司,同樣也希望他的合作伙伴,也能夠“穩定有序”,層層疊加,所以大公司具有天然優勢。
很可惜,這個世界變化太快。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市場競爭吧?尤其是在科技行業,科技行業中又以軟件行業最代表,產品的迭代按月算都可能是慢的了!這種情況下,笨重遲緩的大公司就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的變化了。
二是科技進步日新月異。
其實以前小公司也想盡快的推出個性化的新產品。但他們做不到啊!生產設備太過于昂貴,小公司上一條生產線可能都吃力,只能是手工作坊式的生產。生成效率和產品質量都沒辦法保證,所以很多時候只能“干瞪眼”。
但現在不一樣啦!像我們程序猿,生產設備就是一臺電腦一根網線而已;其他行業的各種生產設備,都相應的小型化微型化,價格不高質量不差。這就給很多有野心的人一個很好的環境,讓他們可以向大企業發起挑戰。這個社會,有想法的人是越來越多,所以很快,“像雨后春筍”,形形色色的小企業就冒起來了。基數大了,總有幾個最后成事的;而且“蟻多咬死象”,肯定要蠶食一部分大企業的市場份額。
另外,大家發現了沒有?眾多的中小企業抬高了人力價格!你想,如果就那么幾個大企業,他們是不是可以私下的喝喝茶聊聊天,商量一下大伙的工資水平?現在是不是都已經曝光了,蘋果就伙同微軟、IBM之類的干過這事?這太正常了,即使他們不明說,心里都有數。但有了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總有些不安常理出牌的家伙啊。而且你一個小企業,朝不保夕,不靠工資靠什么拉人?哦,還有一大堆的頭銜和一張大餅,不管有用沒用,這些東西拋出去再說。好了,現在大公司頭痛了,他首先給不了你CTO的頭銜,也不能給你30%的干股,還好意思給你一個更低的工資?!
所以你看,國家使勁在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有道理的。這幾年IT行業工資這么火爆,人還是那些人,甚至還新入行了很多像我這樣的“野生程序員”,為什么?靠的就是這遍地開花的創業企業啊。
可能你說,“不,就像考公務員一樣,我就是圖的一個穩,工資低點都無所謂!”好吧,假設公平競爭,你覺得政府機關斗得過企業單位——為什么斗不過?就是因為里面都是些“求穩”的公務員啊。
我說到哪里來了?哦,總之,以后大企業的日子肯定更難過,中小企業會更繁榮。但這和我有什么關系呢?我的任務管理系統是為了中小企業量身定做的?應該是跑題了。舍不得刪,就這樣吧!
快樂編程
我的任務管理系統應該還受到了其他幾樣東西的啟發,你們猜猜是什么?呵呵,游戲和YY小說。里面都有任務啊!
先說YY小說,我忘了名字,但里面詳細的闡述了一個什么任務公會,里面可以發布承接任務,任務難度又高有低,報酬有多有少,豬腳就接了任務組隊去打怪……最絕的是里面還解釋了為什么會有這些個任務。什么門派有供奉、內門外門,什么事什么人出馬,價錢幾何,所以最后,有些事還是發任務出去劃算。而外面那些接任務的,有的是想練手,有點是閑著掙點靈石什么的。講得還頭頭是道的,讓我這個大叔看得樂呵呵的,這些90后,還挺有經濟頭腦的,也還真能想!這不就是那外包兼職打零工嗎?
但靜下心來想,我覺得他們的思路已經和我們不同了。在他們構想的世界里,公平和自由占了很大的比例。比如就算是門派長老,按月領供奉,也只是一點生活費而已。所以平時你不要管我是煉丹還是苦修歷練,要出場才收出場費,而且都是靠實力說話,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或許這些作者還沒有受到現實世界的“污染”,沒有經歷等米下鍋的痛苦,所以不愿意為點死工資就把自己賣了。自信而朝氣,有一股“男兒生在天地間”的豪邁和灑脫。說實話,我很喜歡,很溫暖。
后來偶爾打了一次網絡游戲,里面也有任務設置。今天一個任務明天一個任務的,搞得我屁顛屁顛的像上班打考勤一樣的去追。當然后來戒了,會上癮,太浪費時間精力了。這事后來我就反思啊!同樣是克服困難完成一件事,打游戲就上癮,學習工作就無精打采,為什么呢?要是能讓干工作像打游戲一樣帶勁,該是多好啊!
我自己琢磨了一下,估計是這么個原因:
- 即時的正面反饋。一旦完成任務了,你就有一個正面的反饋,給你升個級放個煙花之類的,滿滿的成就感啊!但學習工作就不一樣了,做好了會有表揚么?我們中國人都很含蓄。要是做錯了或者做得不好,哼哼,挨罵受訓扣錢!
- 可以重來。其實誰不犯錯呢?游戲里,犯了錯掛了,重來就是了,完全沒心理負擔。但現實中,做錯了就算你可以重來,還是會被罵,為什么?有錯誤成本啊!最常見的就是時間成本。這還是由于“報酬按時支付”這個規則決定的。不管你做對做錯做好做差,老板都得付那么多工資,他當然希望你永遠做得又快又好。出問題了,他不罵你罵誰?
所以,我覺得我這個任務系統還是有搞頭的。準備接下來做個關卡功能之類的東西,呵呵。同學們,勇敢沖關吧!
另外,給我來點即時正面反饋啊!點個贊什么的,否則我罷工了喲……
++++++++++
呵呵,蠻有意思的,大家我回@幻天芒和@黑 瞳的評論。這就說明了:需求的說明多么需要嚴謹,代碼review和任務驗收多么有必要。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