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文章列表
一個程序猿的生命周期 微信平臺
口 號:職業交流,職業規劃;面對現實,用心去交流、感悟。
公眾號:iterlifetime
百木-ITer職業交流奮斗 群:141588103
微 博:http://www.weibo.com/u/5723400254
二維碼:
摘要:招聘過程中,面試者始終是弱勢群體,因為公司掌握你的履歷,而履歷相當于你的底牌。公司可以看你的底牌,你卻無法了解公司的底牌,因為公司不會具體向你說明業績、行業信息、公司狀況、薪酬體系等,所以你可判斷的依據非常有限。
跟隨的項目還沒有結束,被老板招集回了公司,在工業現場的學習告一段落。工作逐步走向正軌,主要面臨兩項工作:組建項目團隊、與用戶進行前期交流以及開拓市場。
公司介于產品型公司和項目型公司之間的性質。軟件系統和硬件結合形成的產品體系,但是不具有市場絕對優勢;在項目方面,基本上是老板一個人說了算,兼管市場和銷售,這是小公司一大特色。所以在公司組織結構,不存在售前咨詢或是設計咨詢部門;有市場部門,就老板和小秘兩個人。
當時項目團隊有4個人,濟南辦事處有2個人,北京有2個人,基本上都屬于實施人員,包括1個要離職的同事,老板計劃項目團隊的規模是7-10個人左右。不管是不是小老板的氣質,能感受到老板的心氣,的確是想把公司發展好,但是至于方法、路線是否正確,是另外一回事。
與同類的競爭公司對比,公司的市場、銷售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組建項目團隊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實現公司的組織之間的互補。組建項目團隊主要分三個層次:第一層人員,將來有可能向市場轉型,要求人比較機靈、偏向于外向。第二層人員,偏向于項目經理層次,要求踏實、穩定,有一定的技術基礎。第三層人員,絕實施人員,要求能干活就行。組建團隊,對于人員要有層次感,在招聘過程中,也是基于這樣的一個思路。
招聘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招到將就能干的都困難,更別說招到滿意的人了。原來的HR是前臺兼任,為此后來專門招了一位HR,清華大學畢業的,歲數不小,但是至今未婚,也沒有對象,每天過著小資的生活,后來我倆基本上同一時間離職。
深入和項目團隊的人員接觸,包括通過電話和濟南辦事處人員的溝通,基本上都是在報怨。主要反映問題包括:1、老板、制度朝令夕改。2、出差費用需要自己墊付,但是報銷周期很長,基本上是好幾個月報銷一次,據聽說一位剛剛離職的同事墊付了3萬左右。3、拖欠濟南辦事處同事的工資。4、其他同事反映,公司雖小,但是關系比較復雜。等等。和濟南辦事處的同事一起出過差,相處的還不錯,反映問題的時候張口就“哥...哥...”的叫著。聽到這些,我心都涼了半截。我回想著,公司上的事,開著自己的車跑來跑去,用車不說,油都是自己墊付的。我意識到自己跳到一個大坑,而自己又無法借用工具爬上來,只有掙扎。
但是工作還得繼續,招聘還得繼續,前前后后總共招上來4個人,一個人沒到1個月就閃人了,我到現場跟著學習那個新人也閃人了。請其中一個人吃了一頓飯,想了解一下到底為什么,他反映的問題,基本上是這種規模公司老板的通病,也符合我的判斷。有些事情是無法改變的,要么忍,要滾,多么現實的問題。另2個新招的人,一個是同行業的,比我歲數要大;另一個是農村出來的,有一年工作經驗,屬于老實孩子。
面試過程中,有本來就干實施的人員、有想從開發轉實施的人員、有跨行業干銷售的人員等等。招聘過程中,面試者始終是弱勢群體,因為公司掌握你的履歷,而履歷相當于你的底牌。公司可以看你的底牌,你卻無法了解公司的底牌,因為公司不會具體向你說明業績、行業信息、公司狀況、薪酬體系等,所以你可判斷的依據非常有限。面試前,你又沒有提前做功課,沒有深入了解這家公司。面試過程中,HR又給你畫一個大餅,如果公司想要你,你中招的機會很大。總之,履歷這張底牌是必須讓公司看的,是展現實力的證書,但是也是玩心理戰很重要的素材。
面試也是需要經驗的,也可能是我的經驗不足,造成當初進入這家公司的判斷失誤,但是我并沒有放棄,工作還要繼續。
文章列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