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近日,外媒報導,政府重啟了在云南怒江上游修建一系列水電站大壩的計劃,震驚了環保人士,怒江告急。地質專家告誡,這將是繼三峽建壩之后的又一場環境和人類災難。發源于西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怒江,素有東方大峽谷之稱,擁有全國25%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動物,77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是聯合國確認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也是世界上生態最多樣化和最脆弱的地區之一。

重啟怒江建壩計劃 數百萬民眾受害

《紐約時報》6日報導,中國正在重啟怒江水電站大壩項目,雖然在怒江建壩或為中國帶來水力發電及降低燃煤污染的效益,但批評人士稱,該項目將迫使數萬名生活在云南境內高地上的少數民族搬遷,破壞20余種瀕危魚類的產卵地。

怒江兩庫十三級水電工程的最大受害者,是受工程影響的五萬多移民,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從事農牧林業的藏、彝、苗、栗栗、獨龍、怒、白等少數民族居民。

報導說,最大的輸家可能還包括邊境另一側緬甸和泰國的數百萬農民和漁民,他們依靠薩爾溫江(怒江在東南亞的名稱)維持生計。“我們在說的是一連串像小瀑布那樣的大壩,它們會從根本上改變生態系統和依賴這條河流的下游社區的資源,”倡導組織——國際河流(International Rivers)的閆珂(Katy Yan)說。而且會導致中國與中南半島國家的緊張升溫。

破壞生態環境 誘發地震和泥石流的極高風險

地質學家警告稱,在怒江這個地質活動頻繁的地區修筑大壩可能對下游居民構成威脅——這里距離上月導致近200人喪生的四川地震的發生地不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定于下月討論是否將該地區列入瀕危地區名單。

中國地質水利專家、高級工程師范曉曾表示,在怒江身上動刀,不僅破壞當地特殊而珍貴的生態環境,更有誘發地震和泥石流的極高風險。

“它本身就是地質災害多發的地方,兩岸的滑坡泥石流是很多的,河流的泥沙含量很高,特別是兩岸的很多泥石流、崩塌的那些物質加入進去,即使修水庫的話,壽命也是很短的,所以從經濟上這個是不可行的,修這么多的大型水庫也會加劇兩岸地質災害的發生。

“另外從地震來說也是一個高風險的地區,它整個處在一個地震帶上,水庫一蓋可能誘發地震,強烈地震也會給兩岸山體帶來影響,周邊的城鎮、鄉村、房屋、建筑都會帶來影響,反過來也會危及大壩的安全。”

飽受爭議 怒江水電開發延宕近十年

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1月底公布《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稱,將對曾因爭議過大而擱淺的怒江水電進行開發,重點建設松塔水電站,有序啟動怒江干流六庫、馬吉、亞碧羅、賽格等項目。

這意味著怒江水電開發的重啟。此前,因是否會破壞“原生態環境”等爭論,怒江水電開發進度已延宕近十年,怒江亦被外界稱為中國乃至世界水利開發主要受阻于環保因素的一個罕見案例。

從昆明開車到水壩預定地馬吉鄉耗時兩天,沿途道路緊貼山壁,崎嶇難行,每走幾公里就會看到坍方,地質狀態極不穩定。2013年3月起,已有大批水壩工程人員進駐馬吉;4月底時,工程人員開始用炸藥試炸怒江兩岸山壁,以確定石壁是否足以支撐上百公尺高的壩體。

官商勾結“跑馬圈水” 怒江開發成定局

據悉,怒江水電站建成后,每年中央政府可獲利稅8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增加27億元。同時,建設工程投資約需1000億元,將帶動建材、交通等產業的發展,拉動地方GDP的增長。地質學家范曉認為,這樣的做法令地方政府和開發商大發洋財,百姓卻要承受各種經濟和環境惡果,甚至失去家園,無以為生。

旅美中國環保作家鄭義披露當今中國官商勾結,為了利益破壞環境的黑幕。

“水利資源屬于整個民族或全國人民所擁有,但是中國有一個水電利益集團,被環保界稱為‘跑馬圈水’,他們和當地官方有一種勾結的關系,等于用權勢霸占了水力資源,他們把這個資源榨去了,換成錢,揣到他們兜里去了,給當地帶來的是環境污染和破壞。他們建了無數的水壩,把這些河流都截成一段一段的,造成自然水文性質的破壞,最后使這條河流死亡,像黃河、淮河、海河一樣碎尸萬斷。”

溫家寶將工程規劃退回發改委 但怒江建壩工程悄然進行

當年怒江建壩消息傳出,“環保派”與“開發派” 對怒江水電工程的激烈對峙從未停止過。中國環保人士不斷抗議中共政府在該水利工程決策過程中缺乏透明度,但項目開發者不顧抗議,依然開始了怒江水電工程。

怒江十三級水壩工程的開發方案是由“華能集團”和云南省政府提出的,計劃在西藏的松塔和馬吉為龍頭建兩大水庫,并建設丙中洛、路馬登、福貢、麗江、雅地羅、五水、六庫、石頭寨、塞格、巖桑樹和光坡水電站,共十三級,計劃總裝機容量逾兩千一百萬千瓦,比三峽工程1820千瓦還大280萬千瓦。

旅德著名國土問題專家王維洛博士揭示,2004年,溫家寶雖然將工程規劃退回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但是負責該工程的云南華電怒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已經組建半年多,云南華電怒江六庫電站也已經在運作。

此景如同三峽工程,王維洛稱:當年三峽工程的建設和三峽工程移民工作在1984年就已經開始,到1992年一直未停。到1992年全國人大決策時,三峽工程已經花費了幾億投資。如果全國人大不批準三峽工程,當年的總理李鵬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處理這筆無用的投資。因此,中國的工程項目只要預先投資進去了,工程一般就無法停下來,總不能讓投進去的資本連個水花也不起吧。

怒江兩庫工程最大受益者是華能 集團與地方政府勾結

建設怒江兩庫十三級水電工程,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媒體披露,建怒江兩庫十三級水電工程,最大的受益者是華能集團。

2003年3月14日,華電集團與云南省政府簽署了《關于促進云南電力發展的合作意向書》;6月14日,云南華電怒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組建;7月18日,云南華電怒江六庫電站正式掛牌成立。8月12日至1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京召開,由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水電規劃報告》審查會,會議通過怒江中下游兩庫十三級梯級開發方案,并宣稱怒江中下游河段開發是以發電為主,兼有灌溉、供水、防洪和旅游等綜合效益的任務。

2003年11月3日怒江州計委辦公室主任趙振中統計分析出了這樣一組數字,若“怒江全部梯級電站建成后,每年地方財政收入將增加27億元,僅怒江州每年地方財政就將增加10億元。”地方政府受益匪淺。

云南華電總經理郭世明則表示:“建水電站受益最大的確實是在企業,但華電是國資委領導下的國有資產控股企業,代表的是國家。”

著名河流專家、云南大學亞洲國際河流中心主任何大明說,“建水電站最大受益者當然是電力公司,地方政府也能夠脫貧。但這些錢最后能否用到老百姓身上就不得而知了。”當大集團與地方政府,在以經濟利益為考量下并開始著手進行大規模開發時,他們會以自己手中握有的權勢來試圖對學者和媒體做出“影響”,藉以達到目的。

天災?還是人禍?

據悉,就在《怒江中下游水電規劃報告》審查會議通過開發方案的10天后,一場不大的雨帶來了陜西渭河流域的特大洪災。在洪水肆虐下,數十人死亡,20萬人被迫撤離家園,大量農田、村莊被淹,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億元。

據大陸媒體報導,早在40多年前,著名水利專家黃萬里曾極力反對修建三門峽大壩,他指出,興建三門峽大壩的結果將是“水災搬家”——將下游水災引到上游。黃萬里的顧慮應驗后,組織黃河三門峽工程的張光斗不得不公開承認,三門峽大壩是導致黃河中游支流渭河暴發水災的罪魁禍首。

一個是舊的大壩帶來的災禍,另一個卻醞釀在全中國乃至全人類極珍貴的物種基因庫上,怒江建造13座大壩,這種強烈的對比即使是對環保不太關注的人也能看出一些利弊得失。

據悉,怒江擁有全中國最大的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十大中心區之一,她集中了北半球多種氣候類型,是歐亞大陸生態環境的縮影,同時也是歐亞大陸生物物種南來北往主要通道和避難所,擁有高等植物200余科,1200余屬,6000多種,各種野生動物占中國25%以上。

怒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條大河,也是一條國際河流。這里居住著藏、彝、苗、栗栗、獨龍、怒、白等十幾個少數民族。怒江流域由于受人類破壞較小,還保存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加上自然景觀峻麗,被稱為“東方大峽谷”。

就中國怒江水電工程是否應該進行的問題,在美國的環保人士吳業鋼表示:“怒江的水電條件非常的有誘惑力。但是在它所處的地形地貌的條件下,存在的危險性也是非常大的。(在那里建水電大壩)對環境的壓力、對地震的誘導、以及對中下游的流域的影響也是非常、非常的大。這就需要進行全面的研究,是不是利大于弊。利是很大,但危險性也非常的大。我們環保人士認為,不建比建好。但它對GDP、企業,對他們有極大的誘惑。”

看文倉www.kanwencang.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318/125072.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