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沒時間讀書?沒關系,我們將以一種前所未見的讀書形式,替你把經典都讀了。“無讀不丈夫”在第一季的時候就探討了“男人”這個話題,而下面出場的則是渡邊淳一的另一部本暢銷書《女人這東西》系列視頻的第一部。


視頻長10′29″,建議在wifi下觀看,壕隨意


制作_沈玎


對于男人來說,女人是個永遠無解的謎。“女人心,海底針。”幾乎所有的男人都這樣嘆息,并為之苦惱,最終放棄努力不肯再去花氣力理解對方。


與此相同,站在女性的角度也完全可能這樣嘆息一聲:“男人真是搞不懂。”從這個意義上說,男女雙方既是受害者,又相互都是加害者。


男人和女人在外形、構造上相似,也可以通過語言進行對話。事實上,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溝通自遠古始,期間不知多少有識之士認認真真地嘗試過、進行過。但是這種“無法理解”的狀況卻幾乎沒有任何改變,甚至,兩者愈是對話,溝壑愈是加深。最終,男女之間只剩下一個令人心寒的現實:“我和她完全不是一類人。”




有意思的是,當我們稍許改變一下視角,來考察一下我們與狗的關系。對于狗狗的行為,我們絕不會說“無法理解”。


小狗翻土找尋人吃剩的肉骨頭,或者是當眾交配,人們看了頂多說一句“真拿它沒辦法”,而不可能說“無法理解”。




這其中的理由非常簡單。


因為我們將狗視為完全不同于我們人類的物種。而男人和女人之所以互相埋怨,其實正是因為互相將對方視為同類的緣故。除此以外,男人和女人對對方關心過甚,也使得這種“無法理解”的現象更加復雜化。


歸根究底,男人和女人都是基于對方和自己是同類這一基石上來互相審視的。換句話說,我們或許存在一種自以為是的傾向,覺得男人和女人理所當然應該互相理解得比較透徹。


男人和女人都沒有對此產生過懷疑。因為對方和自己半斤八兩,所以只須站在自己立場來考慮問題就可以了。可以說,這就是男人和女人無法理解、甚至互相厭嫌的根本原因。


只要認清這樣一個事實,即看待對方如同看待小狗一樣,便能隔開一定距離冷靜地觀察,同時也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了。


但是這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比登天。




因為男人和女人實在太相似了。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長有兩條腿、兩條胳膊,頭部、腋下以及私密處有毛發,會說話,會笑,會流眼淚,而不同之處只有骨骼、喉結以及生殖器官等。


然而,表面的差異僅僅是冰山之一角而已,可以說,更加懸殊的根本性差異其實隱藏在身體內,不將這些差異徹底揭示出來,男人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女人。


渡邊淳一在成為作家之前,曾是醫院的外科醫生。在那里,他接觸到許許多多男女患者,親自動過手術。在這個過程中,他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女性對于疼痛的忍受能力較之男性更強。




一般來說,人們都有一種先入之見,認為女人怕痛,不如男人堅強。因為女人的身體與男人相比顯得纖細裊娜,并且女人稍感疼痛往往就表現得無法忍受。


的確,女人對于些微的疼痛,比男人更加敏感,反應更加強烈,有時甚至會不顧一切地哭喊。但是當疼痛到極點的時候,反而會橫下心來沉著地去應付。而男人對于微弱的疼痛可以忍住眼淚,但是對于劇烈的疼痛就完全頂不住了,女性那樣的忍受力對男人來說簡直是望塵莫及。




因此可以說,對于些微的疼痛,女人明明能夠忍耐,能夠應付,但卻喜歡小題大做,反應夸張,而男人則勉強應付卻還要故作輕松。一旦疼痛加劇,男人立即就敗下陣來了。


這只要想一想分娩的情況就很容易理解了。分娩的使命由女人單獨承擔,這樣的使命安排在生物性上應該是十分合理的。十月懷胎、十來個小時的分娩、產后長達一年時間的哺乳,如此繁重和痛苦的過程一旦結束,有的女人竟然表示還想再生一個!


總之,我們只能說女性與男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種屬。




表面上看,女人的身體同男人相比,確實給人一種裊娜纖細、弱不禁風的感覺。但是,即便是體型消瘦的女性,也擁有足夠厚的皮下脂肪層,體型看上去消瘦的女人,其體內脂肪比體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男人要多得多,外形肥胖的女人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女人的身體好比被一件天然斗篷包裹著,比男人更能夠抵御寒冷。




此外,皮下脂肪在人饑餓的時候可以轉化為熱量,通過絕食來減少皮下脂肪就是這個道理。一般女性的皮下脂肪足以承擔兩至三星期的熱量補給。


所以,女性在逆境中的生命力會更加頑強。前蘇聯和美國發射第一艘宇宙飛船時,飛船上分別還搭載了雌性的狗和雌性的猴子。這聽起來頗覺滑稽,其實是有其道理的,因為雌性動物在忍耐力、承受孤獨等方面,都會比雄性動物更加出色,這是在動物生理學上已經得到廣泛認可的事實。套用到人類身上,同樣也是適用的。




比如說婚姻,女人有時候嘴上說“不喜歡他”,但是結婚后經過一年時間,照樣生活得有滋有味。當然,能夠嫁給自己喜歡的男人最理想,但退而求其次,她們似乎依然能夠體驗到婚姻的美妙和樂趣。大體來講,女人往往比男人更迅速地面對現實和接受現實,一旦接受了現實,心情也會隨之開朗起來。


在這方面,男人就缺少變通,假如和自己不喜歡的女人結婚,則無論經過多長時間,仍舊無法改變其不喜歡的態度。




男人比女人更強的并不是耐力和生命力,而只是一瞬間的爆發力。用體育項目來形容,男人或許是百米沖刺,而女人則是馬拉松。


順便說一句,男人明明知道自己其實并不堅強,耐力也差,但是登山的時候,還是搶著為女性背包;在冰雪里,也光顧著關心脂肪實際比自己多的女性“冷不冷”,將防寒外套披在女性身上,結果是自己先掛了。




生命力的強弱,在男女平均壽命上也得到了清楚的證明。目前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高出六年有余。


為什么女人的忍耐力特別強?從往昔以至今日,紡織工、包裝員等一直被認為是女性所適合的工種。像這類單調的工作假如讓男人去做,不出一個月,肯定就瘋掉了。




對于女權的欲求是任何一個女性都一度有過的;在社會的進一步文明化、家庭的電器化使女性擁有了更多自由閑暇時間后,這種欲求會越來越強。


如今說起女權運動,人們很容易理解為是要從根本上改革兩性之間的關系,但是不能忘了,這個運動的發端卻是女性對日常生活中一些瑣事的不滿。




這種不滿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不滿者認為,男女在勞動報酬方面不平等;強加于女性頭上的是她們只能從事端茶倒水、單調工作的偏見;沒有從個人能力出發的評價體系;身居管理層的男性沒有將女性當成職場的一分子,僅僅視作職場點綴、花瓶的陳舊觀念等等。


另一類是以四十歲上下女性為主的家庭主婦們的不滿,認為女性不應永遠被束縛于家庭中,女人不應只是服侍男人的附屬品。




當然,要把各個層次、各個族群女性的要求匯總起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于是,將男性本身列為敵人就成了很容易找到的一個共通點。


現在看來,女權運動并沒有像新聞媒體所渲染的那樣,形成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反倒是有些夭折的感覺。


其理由大致有這么幾方面:媒體報道過度;運動目的性過于紛雜,難以形成一個明確的目標;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夸大到男女平等的高度。


然而更加主要的原因則是,女權運動的推行者,也就是女性自身產生了分裂,無法做到團結一致。在女權主義者身邊,一些冷眼相向的女性,比來自男性的冷笑更令女權主義者心寒。


在下一期節目中,我們將繼續探討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相信永恒的愛情?




“無讀不丈夫”是由《南都周刊》Sweekly讀書吧主導推出的一檔“新概念讀書”節目。每一季的“無讀不丈夫”都會選擇一本書,由主持人負責朗讀,用影視劇和原創視頻的畫面,來豐富書籍的內容。這個節目的理念就是要讓所有人“用碎片化的時間,輕輕松松讀遍天下好書”。


點擊以下超鏈接看所有視頻

第1彈:男人為什么打飛機?

第2彈:對處女較真的都是慫男人

第3彈:怎么看男人買春這件事

第4彈:男人為何“不見棺材不結婚”?

第5彈:從激情到親情要跨過多少婚外情

第6彈:群體為什么容易陷入瘋狂?

第7彈:領袖是如何煉成的?

8彈:嚇cry,當機器不再受人類控制時…

第9彈:為何說人工智能是人類最后的發明

第10彈:如何打敗殺人狂、僵尸和幽靈

第11彈:國產恐怖片為何拍了罵罵了虧,虧了再拍

第12彈:謙和的日本人為何70年前如此殘暴

第13彈:胖虎為什么要欺負大雄?

第14彈:為什么我有150的智商,卻干著250的工作

第15彈:人家是BAT,你卻每天在擠BRT


讀書吧,南都周刊官方書友會,三分鐘,讓你收獲最有趣的閱讀訊息。長按二維碼立即關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10382.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