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言論環境惡化,防止封號失聯,請長按下面二維碼加小編卷三好友,朋友圈更精彩、更有料:

編輯 /簡氏防務周刊(ID:janesdw)責任編輯 / 接吻魚來源 / 網絡綜合     版權歸原創作者

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殲-18垂直起降飛機的傳聞。此間,就有人拿出了2015年3月24日《中國航空報》報道中短距垂直起降項目達成的協議作為證據。那么中國真的有實力在現在研發一款這種戰機嗎?目前來看,這不大可能。
互聯網上流傳的殲-18圖片
總的來看,垂直起降戰機即使有研制計劃,也需要極長的時間才能正式服役,且性能不可能如網友描述的那樣好。因為目前所有關于短距垂直起降戰機的技術中國都還很不成熟。一蹴而就,實現所謂的彎道超車并不可能,中國要研制垂直起降戰機需要過三關。
“鷂”式戰斗機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型垂直/短距起落飛機
第一關是發動機關,F-135發動機的推力最大為190千牛,而中國在研的渦扇15發動機預計最大推力只有160千牛,這種發動機即使放在F-35B上也不可能讓F-35B飛的起來。

中國發動機一直存在的問題就是壽命和安全性問題,而垂直起降戰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也恰恰是壽命和安全性問題。發動機一旦質量不過關,垂直起降飛機的維護保養成本和妥善率就會堪憂。
▲F-35的發動機最大推力超過18噸,推重比超10,是有史以來最為強勁的戰斗機發動機
第二是控制技術關。中國從來沒有生產垂直起降發動機的經驗,也沒有在戰機上加裝矢量噴管進行懸停控制的經驗,這種矢量噴口和戰機超機動使用的矢量噴口技術完全不同。因為要在低速狀態下使用,機腹下流場極為復雜,對控制精度要求極高,特別是對控制懸停時間的要求極高。要解決這一問題這不僅需要大量的數學計算論證和計算機模擬,更需要長期的試驗數據積累和使試驗改進才能夠勉強達到要求。
▲美國不僅購買英國'鷂'式,并且還自己進行改裝升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第三是垂直起降戰機的效費比控制關。垂直起降戰機研發耗資巨大,美軍光研究F-35B就投入了266億美元的代價,這幾乎相當干中國年度軍費的五分之一,而且因為中國研發起步晚、各類預備技術都未成熟,因此耗資和時長必然要遠超美軍。

再加上垂直起降戰機的發動機與其他普通戰機發動機一般不能通用,發動機與戰機同時研制的耗資和風險疊加一般都不符合戰機研發的要求。所以從裝備效費比來看,短期內進行研發并不是優先選擇。
垂直起降雖好但非必要跨階段發展不適用于海軍 
▲F-35B垂直起降戰機
此外,垂直起降戰斗機只適合搭載在兩棲攻擊艦上對登陸作戰部隊進行支援作戰使用,而中國本身并沒有遠洋大規模登陸作戰需求,近海作戰廣大的陸地和眾多的陸地機場對周邊已經形成了天然的地理優勢,對手不可能使用摧毀機場的方式壓制我軍。而海軍作戰需求方面來說,一般海軍并不能跨階段發展,近海防御海軍到藍水海軍。最后再由海到陸,需要一步一步來中國藍水海軍建設剛剛起步,連遠洋制海權都拿不下來的時候,就想遠洋登陸顯然不太現實。因此短期來看,中國的殲-15以及改進型完全符合中國海軍作戰需求和能力建設進度,長期來看,中國可能更需要一種彈射起飛的艦載隱形機而非一款垂直起降戰機。

直到現在,垂直起降戰斗機從概念提出已走過了一個多世紀,經過艱難探索到后來的“鴿”式,再到如今的F-35B上天,人類已經初步實現了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的夢想。雖然離真正的超級戰機還有很遠,但可以想見,在不遠的未來,戰機真的可以脫離機場的束縛,自由翱翔在藍天。

如果您有什么看法、想法,請文章底部留言!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2581.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