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然點評:美國之所以稱霸全世界,是因為它有兩個拳頭:一個是軍事,一個是貨幣。這兩個拳頭打出的組合拳,幾乎所向披靡,KO了一個又一個對象。接下來輪到中國上擂臺了,但中國打的卻是太極,講究以柔克剛、四兩拔千斤……
OK,在好戲上演之前,我們不妨先見招拆招,看看喬良將軍如何拆解美國的組合拳,看清他的招數!www.miercn.com 軍情第一站
作者——水木然,亞洲金融風暴www.miercn.com 軍情第一站
在1986年美元指數第二次開始走弱之后,長達10年的時間內,美元又像洪水一樣向世界傾泄。這次主要的泄洪區是亞洲。上個世紀80年代最火的是什么概念?“亞洲四小龍”、“亞洲雁陣”等等。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亞洲的繁榮是由亞洲人的辛勤勞動、亞洲人的聰敏智慧帶來的,實際上很大原因是因為亞洲國家獲得了充足的美元、獲得了充足的投資。當亞洲的經濟欣欣向榮到差不多的時候,美國人覺得又應該到剪羊毛的時候了,于是,1997年,也就是美元指數整整走低10年之后,美國人通過減少對亞洲的貨幣供應,使美元指數反轉走強,亞洲大多數國家的企業和行業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干脆資金鏈條斷裂,亞洲出現了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征兆。www.miercn.com 愛國交流理性平臺
這時候一鍋水已燒到99度還差1度才能燒開,差哪一度呢,差地區性危機出現。那么是不是也像阿根廷人那樣打一仗呢?未必。制造地區性危機,不一定只有打仗一途。既然制造地區性危機就是為了攆出資本,那么不打仗照樣有制造地區性危機的辦法?于是我們看到那個名叫索羅斯的金融投機家,帶著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對沖基金,開始群狼般攻擊亞洲經濟最弱的國家——泰國,攻擊泰國的貨幣——泰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金融危機席卷全球
一個星期左右,然后由此開始的泰銖危機,立刻產生傳導效應,一路向南,陸續傳導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然后北上傳導中國臺灣、香港,日本,韓國,一直傳導到俄羅斯,東亞金融危機全面爆發。這個時候水已燒開。全球的投資人判斷亞洲的投資環境惡化,便紛紛從亞洲撤出自己的資本。而美聯儲則又一次不失時機地吹響了加息的號角。跟著號音從亞洲撤出的資本又一次到美國去追捧美國的三大市,給美國帶來了第二個大牛市。www.miercn.com 愛國交流理性平臺
當美國人掙夠了錢以后,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樣,拿著他們從亞洲金融危機賺到的大把的錢又回到了亞洲,去購買亞洲跌到地板價上的優質資產。此時亞洲經濟已經被這次金融危機沖得稀里嘩啦,毫無招架之功,更無還手之力,這次唯一的幸運者是中國。轉自米爾軍情網 http://www.miercn.com
瞄準中國
米爾軍事論壇 bbs.miercn.com
中國已經成了從全球吸引和獲得投資最多的國家
此后,如潮汐一樣準確,美元指數經過6年的走強,到2002年,再一次開始走弱,然后,又是10年時間,到2012年,美國人又開始為美元指數即將由弱轉強做準備。辦法還是老一套:給別人制造地區性危機。于是,我們就先后看到,在中國周邊陸續出現天安號事件,釣魚島爭端,黃巖島爭端。幾乎全在這一時期密集出現。但是很不巧,美國在2008年自己玩火玩大了,自己先遭遇了金融危機,結果使美元指數走強的時間被迫向后推延。中菲黃巖島爭端和中日釣魚島爭端,看似和美元指數走強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真的沒有關系嗎?為什么恰恰出現在美元指數第三次走弱之后的第10個年頭?很少有人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探究,但是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如果我們承認從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后,確實存在著一個美元指數周期率,那么,根據這個周期率及美國人借機剪別國羊毛的手法,我們可以斷定,現在輪到中國了。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眼下中國已經成了從全球吸引和獲得投資最多的國家,大量國際資本由于看好中國經濟進入中國。從經濟規律上講,不能僅僅把中國看成是一個國家。一個中國的經濟規模就相當于整個拉美,甚至比拉美的經濟總量還要大;和東亞經濟比,也可以說中國經濟相當于整個東亞。而過去十年里,大量資本進入中國,使中國的經濟總量,以令人垂涎的速度增長到全球第二,如此一來,美國把第三次剪羊毛的目標瞄準中國,一點不奇怪。
香港占中事件
如果這一判斷成立,那么,從2012年中日釣魚島爭端、中菲黃巖島爭端之后,中國周邊的事情層出不窮,一直到去年中越“981”鉆井平臺沖突,再到后來的香港“占中”事件。這些事件還能看成是偶然事件嗎?去年5月“占中”行動正在醞釀中,可能在5月底就會發生。但是5月底沒有發生,6月底沒有發生,7月還是沒有發生,到了8月仍然沒有發生。什么原因?這個醞釀的“行動”在等什么?
讓我們對比另一事件的時間表:美聯儲退出QE時間表。去年年初,美國就說要退出QE(量化寬松),4月、5月、6月、7月、8月,一直沒有退出。只要不退出QE,就意味著美元還在超量發行,美元指數就不能走強,香港的“占中”也就一直沒有出現,二者在時間表上完全重合。
直到去年9月底,美聯儲終于宣布美國退出QE,美元指數開始掉頭走強后,10月初,香港“占中”爆發。其實,中日釣魚島、中菲黃巖島、981鉆井平臺、香港“占中”,這四個點都是炸點,任何一個點引爆成功,都會引發地區性金融危機,也就意味著中國周邊投資環境惡化。從而滿足“美元指數走強時,其他地區必須相應出現地區性危機,使該地區投資環境惡化,迫使投資人大量撤出資本”,這一美元獲利模式的基本條件。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米爾網 www.miercn.com香港非法占中集會
但是對美國人來講很不幸的是,這回它碰到的對手是中國。中國人用打太極的方式,一次次化解了周邊危機,結果直到現在,美國人最希望的在99度水溫時出現的最后1度,始終沒能出現,水,也就一直沒有燒開。水沒燒開,美聯儲舉著加息的號角就遲遲不能吹響。
看來,美國知道想剪中國的羊毛沒那么容易,所以也就沒打算就在一棵樹上吊死。在推動香港占中的同時,美國多管齊下,在其他地區同時下手,在哪兒?
水木然點評:美國發財的邏輯很簡單,這世界上的國家都是美國圈養的一群羊,美國拿著剪刀不斷的搜羅著,看到哪個羊的毛長了就去剪一把,剪禿了再把你放回去,然后再去其它羊身上剪羊毛。
烏克蘭危機
歐盟與俄羅斯的接合部。亞努科維奇領導下的烏克蘭,當然不是沒縫的雞蛋,所以,才會有讓蒼蠅下蛆的機會。但美國盯上了烏克蘭并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一只有縫的雞蛋,而是它是足以既打擊亞努科維奇這個不聽話的政客,又阻斷歐俄走近,也能造成歐洲投資環境惡化,一桃殺三士的理想目標。于是,一場貌似烏克蘭人自發的“顏色革命”爆發了,美國人的目的以出乎美國人和地球人意料的方式實現了:俄羅斯強人普京趁勢借機收回了克里米亞,此舉雖不在美國人計劃之內,但卻正好讓美國人更有理由向歐盟還有日本施壓,迫使他們與美國一起制裁俄羅斯,給俄羅斯更給歐洲經濟帶來巨大的壓力。www.miercn.com 軍情第一站
烏克蘭美歐博弈的最大犧牲品
美國人為什么要這樣做,人們往往容易從地緣政治角度,而不是從資本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烏克蘭出現危機之后,歐美與俄羅斯的關系迅速惡化,但整個西方世界一起制裁俄羅斯的結果,卻直接使歐洲的投資環境惡化,導致資本從這里撤出。據有關數據顯示,大約有上萬億的資本離開了歐洲。美國人的兩手設計得逞了。
這就是:如果不能讓資本從中國撤出去追捧美國的話,那就起碼讓歐洲的資本撤出來回流美國。這第一步,以戲劇性的烏克蘭變局實現了,但第二步,卻未能如美國所愿。因為從歐洲撤出的資本,并沒有去美國,另有數據顯示,它們大部分來到了香港。這意味著全球投資人仍然不看好美國經濟的復蘇。而寧愿看好雖已處在經濟下行線上,但仍保持著全球第一增長率的中國。
這是其一。其二,中國政府在去年宣布了要實現“滬港通”,全球的投資人都熱切地希望通過“滬港通”,在中國撈一把。過去西方資本不敢進入中國股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進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寬進嚴出,你可以隨意進來,但是你不能隨意出去,所以說他們一般不敢到中國來投資中國的股市。“滬港通”之后,他們可以很輕松地在香港投資上海的股市,掙到錢后可以轉身就走,于是上萬億的資本滯留在了香港。
這就是去年9月之后,也就是香港“占中”開始直到今天,“占中”勢力及其幕后推手始終不肯罷休,總想卷土重來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美國人需要制造一次針對中國的地區性危機,讓滯留香港的資本撤出中國,去追捧美國經濟。美國經濟為什么這么強烈地需要并依賴國際的資本回流?原因是,從1971年8月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后,美國經濟逐漸放棄實物生產,脫離開實體經濟。美國人把實體經濟的低端制造業、低附加值產業叫做垃圾產業或者叫做夕陽產業,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尤其是向中國轉移。而美國除了留下所謂高端的產業,IBM、微軟等企業外,70%左右的就業人口都陸續轉向了金融和金融服務業。
這時的美國已經變成了一個產業空心化國家,它已經沒有多少實體經濟可以為全球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不得不打開另一扇門,就是虛擬經濟的大門。虛擬經濟就是它的三大市。它只能通過讓國際資本進入三大市的金融池子中,為自己錢生錢。然后,再拿掙到的錢去剪全世界的羊毛,美國人現在只有這么一個活法了。或者我們稱之為美國的國家生存方式。這個方式就是,美國需要大量的資本回流來支撐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和美國經濟,在這種情況下誰阻擋了資本回流美國,誰就是美國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把這件事弄明白想清楚。
嚴防歐洲、亞洲一體化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誕生。三個月之后科索沃戰爭爆發。很多人以為科索沃戰爭是美國和北約聯手打擊米洛舍維奇政權,因為米洛舍維奇政權在科索沃地區屠殺阿族人,制造了駭人聽聞的人道主義災難。戰爭結束之后,這個謊言迅速戳破,美國人承認這是中情局與西方的媒體聯手做的一個局,目的是打擊南聯盟政權。但是,科索沃戰爭真的是為了打擊南聯盟政權嗎?歐洲人開始一邊倒地認為就是這個目的,但是打完這場72天的戰爭之后,歐洲人才發現自己上當了,為什么?
科索沃戰爭
歐元啟動之初,歐洲人信心滿滿。他們給歐元的定價是與美元比值1:1.07。科索沃戰爭爆發后,歐洲人參與北約行動,全力以赴支持美國攻打科索沃,72天的狂轟亂炸,米洛舍維奇政權垮臺,南聯盟屈服。可接下來一盤點,歐洲人發現不對頭了,歐元,就在這70天里,居然被這場戰爭打殘了。戰爭結束時,歐元直線下跌30%,0.82美元兌換一歐元。這時歐洲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別人把你賣了,你還在替別人數錢。這一來歐洲人才開始醒悟。這就是為什么到后來當美國要打伊拉克的時候,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歐盟的軸心國家,堅決反對這場戰爭。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科索沃戰爭www.miercn.com 軍情第一站
有人說,西方民主國家之間不打仗,到現在為止,西方國家之間,在二戰之后確實沒有直接發生過戰爭,但是不等于沒有發生軍事戰爭,不等于他們之間不發生經濟戰爭或金融戰爭。科索沃戰爭就是美國人對歐元的間接金融戰爭,結果打的是南聯盟,疼的是歐元。因為歐元的誕生動了美元的奶酪。在歐元誕生之前全世界的流通貨幣是美元,美元在全球的結算率一度高達80%左右,即使到現在也在60%左右。
歐元的出現立刻切走了美國的一大塊奶酪!歐盟是一個27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它的出現一下子就蓋過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北美自貿區(24萬億美元—25萬億美元規模)。做為如此大規模的經濟體,歐盟當然不甘心用美元來結算它內部的貿易,于是歐洲人決定推出自己的貨幣——歐元。歐元的出現切走了美元三分之一的貨幣結算量,到現在世界上23%的貿易結算已使用的是歐元而不是美元。美國人在歐洲一開始談論歐元時對此警惕不足,到后來發現歐元一出現就對美元的霸權地位構成挑戰時,已經有點來不及了。所以,美國要接受這個教訓,一方面要摁住歐盟和歐元,另一方面要摁住其他的挑戰者。
破壞亞太——第三大經濟體www.miercn.com 愛國交流理性平臺
中國的興起,讓我們成了新的挑戰者。2012年釣魚島爭端、黃巖島爭端,就是美國成功打壓挑戰者的最新嘗試。這兩個發生在中國周邊的地緣政治事件,雖沒能造成資本從中國大量外流,但卻起碼部分達到了美國人的目標,直接導致兩件事情胎死腹中。
中日因釣魚島問題關系持續惡化轉自米爾軍情網 http://www.miercn.com
2012年年初,中日韓關于東北亞自貿區的談判接近成功;4月,中日貨幣互換和中日之間互相持有對方國債也初步達成協議。但此時,釣魚島爭端,黃巖島爭端相繼出現,一下子把東北亞自貿區談判,中日貨幣互換一風吹了。幾年后的現在,我們才勉強完成了中韓兩國的雙邊自貿區的談判,這已經意義不大了,因為它和中日韓東北亞自貿區的意義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一旦成功,一定是包括中、日、韓、港、澳、臺的整個東北亞自貿區。東北亞自貿區一經形成就意味著世界規模大約20多萬億美元的第三大經濟體出現!
但是,東北亞自貿區一旦出現就不會止步,它會迅速南下與東南亞自貿區整合,形成東亞自貿區,東亞自貿區的產生意味著30多萬億美元規模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出現,將超越歐盟和北美。接下來我們還可以繼續推想,東亞自貿區出現,依然不會止步,它會向西整合印度和南亞,然后向北整合中亞五國,再然后繼續向西,整合中東部分的西亞。這樣整個亞洲自貿區,規模將超過50萬億美元,將比歐盟和北美加起來還要大,這么龐大的一個自貿區出現,難道她會愿意用歐元或美元結算他們內部的貿易嗎?當然不會。這就意味著亞元可能誕生。
但是,如果真的出現亞洲自貿區,我們只能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讓人民幣成為亞洲的主導貨幣,就像美元先成為北美的硬流通貨幣,再成為全世界的硬流通貨一樣。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遠遠不止我們所說的人民幣走出去,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等等,它將與美元、歐元一起三分天下。www.miercn.com 軍情第一站
中國人能看到這一點,美國人就看不到這一點嗎?當美國人宣布戰略重心東移,推動日本在釣魚島跟中國扯皮、推動菲律賓在黃巖島跟中國對峙的時候,如果我們還目光短淺地以為,釣魚島爭端是日本右翼鼓動“購島”后與中國的沖突,黃巖島爭端是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昏了頭找中國的麻煩。而看不出這是美國人的深謀遠慮,是美國人在阻止人民幣成為美元的有一個挑戰者,而美國人則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他們一定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次出現。 因為東北亞自貿區一旦形成就會產生連鎖反應,也就意味著世界貨幣三分天下成為現實!
想一想看,手中只剩三分之一貨幣霸權的美元,還叫貨幣霸權嗎?而今天一個產業空心化的美國,假如再沒有了貨幣霸權,美國還能算世界霸主嗎?想明白這點,就知道為什么今天中國遇到的所有麻煩背后,都有美國的影子。是因為美國比我們想得遠,看得深,才為了防中國之“患”于未然,處處給我們制造麻煩。這也就是美國為什么要實施亞太戰略再平衡的根本原因。它究竟要平衡什么?它真的要在中國與日本、中國與菲律賓,中國與其他有爭端的國家之間,實現一種微妙平衡,扮演平衡者的角色嗎?當然不是,它的目標就是一個,平衡掉中國今天大國崛起的勢頭。
“一帶一路”:中國的太極!
讓我們看看在美國受人追捧的運動,第一是籃球、第二是拳擊。拳擊這項運動典型地反映出了美國人崇尚實力的風格,直來直去,重拳出擊,最好KO(擊倒獲勝)對手,一切都很明確;而中國人則相反,喜歡模糊,以柔克剛,我也不追求KO你,但我要把你所有的動作都化解掉。中國人喜歡打太極,而太極確實是一門比拳擊更高的藝術。
“一帶一路”就反映了這種思路。歷史上所有的大國在崛起過程中,都有圍繞它的崛起展開的全球化運動。這意味著全球化不是一個從歷史到今天一以貫之的過程,而是各有各的全球化。羅馬帝國有羅馬帝國的全球化,大秦帝國有大秦帝國的全球化。每一次全球化都是被每一個崛起的帝國推動的;每一個帝國都有與它相關的一段全球化,在它的上升期到它的鼎盛期,全球化達到一個巔峰。而這個全球化同時會被它自身的力量所限制,這就是它的能力所能達到的最大范圍和它的交通工具所能到達的最遠點,那也就是它全球化的終點。
www.miercn.com 軍情第一站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米爾網 www.miercn.com
轉自米爾軍情網 http://www.miercn.com一帶一路戰略
所以,無論是古羅馬全球化,還是大秦帝國的全球化,今天看來,都只能算是一種帝國擴張的區域化過程。真正的近現代史上的全球化,是從大英國帝國開始的,大英帝國的全球化是貿易的全球化。美國秉承了大英帝國的衣缽之后延續了一段貿易全球化,而真正具有美國特色的全球化,是美元的全球化。這也是我們今天正經歷的全球化。但我不同意說中國今天的“一帶一路”,是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接軌,那等于說是要繼續和美元的全球化接軌,這樣的理解是不對的。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一帶一路”是中國全球化的初始階段,也就中國的全球化。作為一個大國,在崛起過程中必須推進環繞你展開的全球化。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應該說是中國迄今為止能提出的最好的大國戰略。因為它是跟美國戰略東移的一次對沖。有些人會對此提出疑問,對沖應該是相向而行,你還能有背向而行的對沖嗎?對了,“一帶一路”就是中國對美國東移戰略的一次背向對沖,我拿背朝向你。你不是壓過來了嗎?我往西走,既不是避讓你,也不是畏懼你,而是非常巧妙地化解你由東向我壓來的這種壓力。
“一帶一路”并非兩線并行戰略,而應有主次之分。鑒于海上力量至今是中國的短板,“一帶一路”首先應該選擇從陸上完成,也就是說“一路”應該是輔攻方向,而“一帶”應該成為主攻方向。“一帶”成為主攻方向,意味著我們必須重新認識陸軍的作用。有人說中國陸軍天下無敵,這話放在在中國的國土范圍內說,沒錯,中國陸軍所向無敵,誰也別想再踏上中國的領土來打大規模的仗,問題是中國陸軍有遠征能力嗎?
美國人選中國作對手,打壓中國,是選錯了對手、選錯了方向。因為未來真正對美國構成挑戰的根本不是中國,是美國自己,美國將自己埋葬自己。因為它沒有意識到,一個大時代正在到來,這個時代將會把它所代表的金融資本主義推到最高階段之際,讓美國從巔峰跌落,因為一方面,美國通過虛擬經濟,已經把資本主義的紅利吃盡了。另一方面,美國又通過它引以為傲的領先全球的科技創新、把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推到了極致,而這些工具最終將成為埋葬以美國為代表的金融資本主義的最主要的推手。
互聯網+:斬斷美國貨幣霸權的利劍!
阿里巴巴在去年“雙11”這天,其淘寶網、天貓網的網購銷售額一天達到507億人民幣,而在相隔不久的感恩節三天的假期里,美國網上銷售和地面上的商場銷售總額才相當于407億人民幣,不及阿里巴巴一家。而中國還沒有算上網易、騰訊、京東,更沒有算其他商場的營業額。這意味著一個新的時代已經悄悄到來,而美國人面對這個時代仍然遲鈍。
阿里巴巴的交易,全是用支付寶的方式完成的,支付寶意味什么?意味著貨幣已經退出交易舞臺,而美國人的霸權是建立在美元基礎上的。美元是什么?美元是貨幣。未來當我們越來越多的不再使用貨幣結算的時候,傳統意義上的貨幣就將成為無用的東西。當貨幣成為無用的東西時,建立在貨幣之上的帝國還會存在嗎?這才是美國人要考慮的問題。
阿里巴巴美國上市
水木然點評:未來資本通過什么流通?正是美國一直倡導的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未來資本不再以貨幣為載體,而是數據流!中國的電子商務、物流系統、社交媒體等信息產業高度獨立,且日漸然榮,中國政府倡導的互聯網+,正是斬斷美國貨幣霸權的一把利劍!
除此之外,制造業乃生產力之根基,當美國開始空心化的時候,中國除了提倡互聯網+的產業精神,還必須腳踏實地的完成自己的制造業升級!
中國制造2025轉自米爾軍情網 http://www.miercn.com
中國制造
毫無疑問,中國走在了美國的前端!3D打印機同樣也代表了一個未來方向,將使人類社會今天的生產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由于生產方式在改變,交易方式在改變,世界就必然要發生根本性變化,而歷史證明,真正能導致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兩者的致變,而不是其他因素。
中國從秦末秦二世時期,開始有人造反,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到辛亥革命,2000多年的歷史上有發生過多少次起義、造反、戰爭、革命?解決問題嗎?不解決問題,一直是改朝換代,一直是低水平循環。因為這些來復式運動改變不了農耕社會的本質,既沒有改變生產方式又沒有改變交易方式,所以只能一直改朝換代。西方也是如此,拿破侖攜法國大革命的雄風,帶領一支嶄新的被大革命洗禮過的軍隊橫掃歐洲,把一頂頂王冠掃落在地,但等到滑鐵盧一仗失敗,拿破侖下臺,歐洲的帝王們一個個復辟,立刻重回封建社會。直到英國的蒸汽機來了,工業革命來了,使人類的產能大大的提升,大量剩余產品出現,有了剩余產品才會有剩余價值,然后才會有資本,然后才會有資本家,然后資本主義社會就到來了。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9691.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