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眾所周知,當前的教育方針和教學精神都集中在素質教育上,這要求教師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對數學學習而言,教師要思考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一、因勢利導,善用學生特點
  作為一個數學教育工作者,我深刻體會到數學與其他科目的不同,它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相對要高,而且老師講起課來也難以形象生動,要讓學生很快就喜歡并主動學習這門課程存在一定困難。還有一個情況是,小學生的邏輯思維正處于一個發展階段,如果不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讓他們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就會比較困難,在以后的學習中就很難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以至于使他們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所以我認為,教師要牢牢把握小學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強的特點,根據他們這一特點合理有效地調整教學方式方法,不斷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對數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課堂上講了有關“大于、小于、等于”的知識,然后要求學生放學回家后找10組生活中的類似關系,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自己上臺講解。學生把這個知識帶到生活中去,通過尋找就會發現很多樂趣,對知識就會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二、鼓勵提問,發揮主觀能動
  通過觀察,我發現當前在課堂教學中有些老師往往采用先提問、再讓學生思考再回答問題的方法。這是一種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發散學生思維的方法,但它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生當做知識獲得過程中的被動者,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思維過程進行學習,而不是提前思考的學習過程。
  其實這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我認為,老師必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實踐,去交流和分享探索的成果,體驗快樂。比如學習圓柱、圓錐等概念,老師可以先不給學生講具體的概念,而是拿出模型,讓學生依次上臺觀察,然后提問,互相回答,再來講解。這樣學生有自己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理解起來就容易得多。
  三、激活思維,加強動手實踐
  所謂“讓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就是要放開學生的雙手,讓學生獨立參與動手實踐的過程。這樣,學生的手、眼、腦等多種感官才能協同參與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活動方式學生喜歡、樂意,它不僅能使學生學得活潑,而且能激活大腦的思維,對所學知識理解更深刻。
  例如教學“長方形面積”,可以讓學生回家自己找一個長方形物體,然后在紙上畫下了,用尺子測量好實際的長和寬,并標注好。如可以測量家里的茶幾玻璃,再根據自己測量的長和寬計算面積,再到外面商店詢問這樣面積大小的玻璃需要多少錢,這樣不但讓學生體驗了參與的過程,也能夠感到自己又懂得了一項知識,培養了學生主動思考的思維和習慣。同時,這也不僅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拓寬了思路,更重要的是能把學生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達到了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四、轉換角色,培養學習興趣
  其實每一位教師都清楚,教學的過程是一個把書本中的知識結構變為學生知識并加以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學生成為主體的過程,任何教師要越俎代庖都會起反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將學生引入教學活動中,通過角色互換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熱度,促進他們自覺主動地去學習知識,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接受新知識。
  比如,可以讓班長把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分成幾個小組,選出小組長,然后讓小組長在小組內組織知識點的學習,不僅要自己講,還要讓每一個組員發表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通過這一過程,讓每一個學生參與進來,然后老師在不定規則的情況下隨便抽一個學生上臺講解,無論正確與否,讓學生給予上臺同學鼓掌,老師給予鼓勵。這一過程,讓學生覺得自己隨時有可能會被抽到,就必須多花時間來弄懂知識點。最后,老師對每一個同學的講解進行點評,鼓勵為主、糾正為輔,把知識用學生喜歡的語言描述出來,這就讓學生更喜歡這樣的課堂,今后也會更主動的要去講臺上表現自己。通過長期的練習,學生就會建立起自己豐富的知識結構,主動思考的習慣,主動探究的精神。
  五、由易到難,善用點撥策略
  政治學上講,事物由內因和外因組成,內因起主導作用,外因通過內因起輔助作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就是外因,學生的“學”才是內因,教師要善于運用方法和策略,讓內因發揮“主導”和“主體”作用。
  比如,在課堂上讓學生先自我解決問題,不能解決的再集體協作解決,這樣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學生對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點就會有一種渴求心里,這時老師只需要對理解疑難、思維章礙、方法不當等加以“點撥”,學生就會茅塞頓開。這樣的“點撥”不是直接傳授灌輸,而是先用一定的時間鼓勵學生積極向老師置疑提問,萌發學生問題意識,增強好奇心里,一旦了解之后就不再是難以解決的問題。這種點撥下的學生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持續參與學習過程,并且觀察、思考、協作等能力都得到練習與提高。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并不非枯燥乏味,只要教師善于總結,勤于思考,主動求變,不斷創新,在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上多下功夫,讓學生從被動到主動,愛學、會學、能學,就會體現出素質教育的真正意義。
百度搜索“看文倉”,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網92to.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61221/75304.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