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導讀:

53歲的張淑格在村中的服裝加工廠(前)縫制衣服。于俊亮攝中新網保定12月12日電(呂子豪于俊亮溫勇立)“現在一個月能掙1400元,兩個月就把原來一年的錢掙出來了

  53歲的張淑格在村中的服裝加工廠(前)縫制衣服。 于俊亮 攝

  中新網保定12月12日電 (呂子豪 于俊亮 溫勇立)“現在一個月能掙1400元,兩個月就把原來一年的錢掙出來了。”12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富安新村服裝加工廠內,53歲的縫紉女工張淑格正和工友們一起忙著為年底的縫制任務趕工。

  富安新村是淶源縣煙煤洞鄉土安村貧困群眾通過扶貧搬遷組成的新村莊。此前,張淑格一家居住在土安村大黃嶺,靠丈夫在附近礦上打零工維持僅夠溫飽的生活,是典型的貧困戶。2015年,張淑格家通過扶貧搬遷來到了富安新村,并成為村中服裝加工廠的一名縫紉工。

  

  淶源縣煙煤洞鄉土安村集中扶貧搬遷組成的富安新村局部。 于俊亮 攝

  據張淑格介紹,土安村位于淶源縣東北部的深山區,全村343戶、1026人,散居在16平方公里的37個自然村里。山路崎嶇難行,村民看病拿藥要走20多里地。土房子、破屋子是村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居所,每人不到7分地,一年一種靠天收。

  按照國家“十二五”扶貧搬遷政策,本著村民自愿的原則,采取政府補貼和群眾自籌相結合的方式,2014年,土安村89戶、340人啟動了集中扶貧搬遷,組建了富安新村。

  

  正在建設中的淶源縣扶貧搬遷縣城安置片區。 于俊亮 攝

  “扶貧搬遷不僅要搬得出,還要使搬遷群眾平穩致富。”淶源縣扶貧局局長孫軼告訴記者,為了解決該村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政府牽頭組建起了富安服裝加工廠,免費提供了縫紉機,并與縣域外的大服裝廠建立聯系,承接來料加工業務。目前,該服裝加工廠已吸納了20名搬遷群眾就業。

  孫軼透露,按照規劃,2017年,富安新村將進一步擴大服裝加工廠規模,新建2000平米廠房,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使搬遷群眾基本實現穩定就業。

  “兒子跑出租,兒媳在商場做售貨員,老公在北京打工,一家人都找到了工作。”張淑格說,搬出了大山,村民的心思活絡多了,開飯店、做手工,一起搬遷的村民中有超過八成實現了就業或創業,人均年收入從原來的2548元,提高到了現在的3425元。

  “截至目前,像土安這樣的村,我們縣已搬出了30多個,10000多人。”淶源縣長周峰介紹說,2016年該縣規劃了縣城片區、白石山片區、南道神片區、塔崖驛片區、卜荷片區5個易地搬遷片區,目前,各片區施工進展順利,預計2017年6月可全部入駐,能安置28個村、1萬多人。2017年,還將啟動55個村、2萬多人的搬遷工作。到2018年,該縣將把36064人搬出深山,為此,共需投入資金21.6億元。

  周峰表示,考慮到搬遷群眾的就業和創業問題,該縣在搬遷目的地的選擇上堅持向產業聚集區、中心鄉鎮和主城區靠攏,安置片區跟著產業走,搬遷圍著城鎮轉。在易地搬遷規劃中,該縣規劃建設的產業園區占地達到了2400多畝,可吸納勞動力14000多人。

  淶源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河北省環首都扶貧攻堅示范區重點縣。全縣有貧困人口5.7萬多人,涉及17個鄉鎮152個行政村。(完)

就愛閱讀www.92to.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61212/68365.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