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扒一扒明朝重臣洪承疇怎么死的

洪承疇一生豐功偉績無數,被人敬仰,同時也被人唾罵著。一個人永遠都在不斷的前進著,為自己想要努力的東西不斷的奮斗著。雖有那么多的成就,但人終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如鴻毛,不知道眾人對洪承疇的死如何評價的,都各摻一半吧。

洪承疇劇照

洪承疇劇照

其實洪承疇是自然死亡的,他也算得上安然死去了,終于要擺脫世人對他的唾罵和嫌惡而進入另一個世界了,他可能也能疏解心中的難過了吧。

洪承疇自然死亡之后,所有人都以為皇帝會給予他厚葬,并紀念他的功與名。可誰曾料到,他死后的家人竟陷入了無立錐之地的境地。他生命中做的轉變他一生的決定,無論是誰都說不清那到底是好還是壞。袁崇煥并沒有給他的命運帶來好運,他最終被崇禎皇帝殺害,到死都不明白,自己忠心耿耿效忠的皇帝會反手將他殺害,他曾經征戰沙場,保衛國家,勇猛殺敵,為百姓和王朝帶來安寧的生活,皇帝卻是這樣對他的。

很多人都說他是叛國投敵的大奸臣,或許是因為他心中早已對明朝有了異常的想法,也或許他本來就是這樣一個人,或許他是為了家人的安危,暫時投敵而已。但是這又能說明什么呢?他的這個決定,決定的就是他和他家人的后半生的命運了。不管怎么樣,人做決定,還是要無愧于天地,無愧于良心,這樣即使沒有好結果也罷。

明末叛臣洪承疇簡介

洪承疇是明朝的重要的大臣之一,一生侍奉過兩個皇帝,才華橫溢,功夫不凡,為兩朝都作出了不菲的貢獻,給人們帶來的利益無窮無盡。

洪承疇劇照

洪承疇劇照

洪承疇家世既不富裕也不顯赫,從小也只能跟窮苦人家的孩子一樣,跟著家人到處奔波討生活,更不用說接受過什么高等的教育了,那對于他們來說更是天方夜譚了。然而一個出身這樣低微的人,他卻出人意料的考取了進士等官職,被崇禎皇帝選中并重用。可見他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他侍奉明朝的生涯中,他盡職盡責,謙虛謹慎,樂于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技能,為百姓為天下做了無數的貢獻,讓人敬佩讓人感激。他所有的功績被歷史銘記著,但是他終有一天,背叛了明朝而歸服于清朝的那天,也永遠被歷史銘記著了。這倒底是因為什么導致他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他在保衛國家的一次重要戰役中失敗了,不論是什么原因,事實只承認成王敗寇的說法。洪承疇也變成了清朝的俘虜,像一塊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像他那樣不屈不撓,堅貞不移的大臣,竟會做出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他歸降于清朝了,同時也將他的名譽及地位也付諸流水了,這樣的遺憾令人感嘆唏噓。這個故事讓人惋惜,也讓人深思。

洪承疇和孝莊的關系

洪承疇這個人,相信很多人都耳詳能熟。關于他好的壞的相信也了解一二,洪承疇能夠有那么多令人驚嘆的成就,當然也離不開他生命中遇到的重要的人物。

洪承疇孝莊

孝莊劇照

一個人所謂的命運,一半是靠自己,另一半也靠那些出現在生命中的重要貴人了。有的人遇到貴人,從而生命有了新的轉機,有了新的方向和動力。有的人遇到給他挫折的人,如果挨過了挫折,那這個人也是他生命中的貴客,如果挨不過去,那只能給生命以沉重的打擊了。

對于洪承疇來說,袁崇煥就是個不容小覷的強勁對手了,這個人跟他一樣位居朝中的高官高職,有著令人贊嘆的累累功績,其實力并不在洪承疇之下。而兩人的命運也是截然不同的。洪承疇成了通敵叛國的叛徒之后,袁崇煥仍然為國家誓死效力,上陣勇猛殺敵,并且袁崇煥領兵才能也是在洪承疇之上,更不會有敗兵被俘的后果了。

洪承疇在戰敗的時候,想要死去的心意已決,而清朝此時此刻怎么可能讓他輕易如愿呢?在清朝各位大臣的勸說無效之后,又是派了范文程與之協商,并且此時又有了另外一個毛遂自薦的人想要勸降洪承疇,那個人就是孝莊。

孝莊的美貌天下人盡知,而她又能為勸降的事情貢獻多少力量呢?這有點讓人懷疑,但清朝還是讓她去了。或許是因為她的美貌與溫柔,讓洪承疇心里產生了溫暖的感覺,愿意聽一聽她所說的,并且洪承疇離家太久,也思念家中的妻子,能夠聽見身旁美妙的女子跟自己聊聊自身的處境,感同身受的談論,真是美妙。

孝莊提出的建議,的確是個絕妙的好辦法。雖然想要降服洪承疇,卻不言,而是說如何才能夠保他所在乎的東西,保住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他也聽進去了,并且歷史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個失敗的男人在溫婉的女子面前總是要少了很多抵抗力的,柔軟的心也被觸碰到了,很多時候也不能再那么堅決執拗的去想一些事情了。因此也就讓我們看到了洪承疇叛國投敵的行為了。

 1 2 下一頁 在本頁閱讀全文

←支持左右鍵盤翻頁→

關鍵字:洪承疇 責任編輯:wangpingwei

洪承疇故居在哪里

洪承疇的故居在北京,一個不太熱鬧的舊日老房子,保存的完好。矗立在那兒,像是在講述當年的洪承疇的一生,講述著那段令世人議論紛紛的歷史,有人唏噓,有人贊嘆,也有人唾罵。既然歷史已經成了歷史,它是用來給我們經驗教訓,并為我們銘記的。

洪承疇故居

洪承疇故居

因此,我們要看的并不是這所故居的面貌,而是看到建筑背后的歷史,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這所故居,我們能看到,它沒有繁華的裝潢,沒有華麗的亭臺樓閣,沒有豪華的家用設備。證明洪承疇生前還是不愛好榮華富貴這些表面上的東西。

然而,至于其他,他還是做了很多為國效力的事情,經常向皇帝建言獻策,建立了無數的豐功偉績等等。不僅證明了他的價值和忠心,也為百姓創造了一個穩定的天下環境。

不論洪承疇生前帶來多少異議,他至少做了他認為對的事情,為百姓帶來了安寧,為國家打走了外敵,他在這些方面是值得我們紀念的。對于這樣一位歷史人物,我們不能偏執的只從一個單方面去評價他是好還是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而洪承疇也是這樣,不能只從一個方面就說他的缺點,更不能只看到他帶來的功績。

洪承疇的對聯功底

洪承疇從小雖然家境貧寒,沒有私塾可念。但是由于他從小熱愛學習,每天都會去私塾旁聽一些知識,這樣的舉動也感動了一位老師,愿意免費收他為學生。這就為他今后的才華橫溢,才高八斗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本來他腦子也是靈活的,再加上他好學,很愿意學習各種知識,因此,他作對聯的功底也是日漸深厚了。

洪承疇銅像

洪承疇銅像

明朝崇禎年間的重臣洪承疇非常的喜歡寫作也很喜歡書法,也喜歡楹聯。他覺得自己對當今的皇帝非常的忠誠,可以做世人的楷模,于是為自己撰了一副對聯:“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上聯意思就是他十分的感謝皇恩的浩蕩,下聯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自己對皇帝的忠誠,是一副好聯。可是,洪承疇最后還是降清了。

有人為了諷刺洪承疇,就在上聯和下聯的結尾各加了一個字,上聯加一個“矣”,下聯加一個“乎”字,這兩個字都是文言文的助詞,用現代漢語來說,就是“君恩深似海了,臣節重如山嗎?”是極大的諷刺。

關于他的才華,很多人覺得,是培養了錯誤的人才了。尤其是在他歸降于清朝之后,很多人都認為,既然都要歸降于敵國的,那就等于養了個敵人了。但是仔細想想,雖然說大家都是義正言辭的說著,要有民族氣節,要堅貞不屈,誓死為國家做貢獻。

其實,他的才華我們也不能一味的否定,至少歷史上清朝很多的規章制度、禮儀法度,都是洪承疇建議而設立的,他廣博的知識運用在建設國家制度上面,為清朝完善國家機制,為清朝日后的繁盛和持久的統治,也是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的。

洪承疇這個人身上帶著無數的爭議,他的叛國投敵令人唾棄,但他的征戰沙場,豐功偉績又值得人們無限敬佩,我們只有辯證的看待歷史,我們才能真正的從歷史中學到有用的知識。

洪承疇的母親是誰

洪承疇的母親,在歷史上的名氣和威望,是非常高的。雖然這是一個沒有任何豐功偉績的弱女子,但是她的所作所為,她的氣節,卻讓人覺得比豐功偉績更加高,更加讓人敬佩,風骨有加,受人敬重,并且歷史上的人們還對于她有著“素月孤舟”的美稱呢。那她到底是什么人呢?她做過什么事情呢?

洪承疇的母親劇照

洪承疇的母親劇照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洪承疇的母親。

洪承疇的母親傅氏,是當今福建的泉州人,而且在那個時候屬于大家閨秀的出身,自身修養也是很高的,教育子女也是非常地嚴格。

就是這樣一位看似只會相夫教子的弱女子,卻有著非常大義凜然的風骨志氣。在洪承疇投降了清朝之后,傅氏卻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氣節,如何都不和洪承疇一起居住,怎么樣也不住進去洪承疇的宅院里面。

她一直還是穿著出嫁時候的明朝時期的衣服,就是不肯去和洪承疇住在同一屋檐之下,不管人們怎么勸說都沒有用。

最后,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了,也不能看著自己的母親風餐露宿的。于是洪承疇只好在英都建造了一艘船,然后讓母親坐在船里面,船泛于江上。

洪承疇的母親傅氏一直就這樣子居住在船上面,過著隱居的生活。后來,人們敬佩她,為了紀念她的偉大的民族氣節,于是在她們居住的地方,刻下了一塊“素月孤舟”的石壁。

上一頁 1 2 在本頁閱讀全文

←支持左右鍵盤翻頁→

關鍵字:洪承疇 責任編輯:wangpingwei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109/44224.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