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時節雖天氣仍然寒冷,但萬物已開始復蘇。這萬物復蘇的時刻,也是我們一年的伊始,身體復蘇的伊始。一年之計在于春,故立春時節的食療養生對一個人一年的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既然立春時節的食療養生這么重要,那么立春時節我們該如何食療養生?
在每年陽歷2月4日前后是24節氣中的第1個節氣——立春。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是見,春是蠢動,是植物開始有生氣的意思。元代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文學理論家昊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這就是說,它表示冬天即將結束,象征春天的開始,可謂“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本知。”
立春時節飲食要點
立春時節飲食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的特點,《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中說:“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人肝,具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飲食調養要投臟腑所好,即“違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臟之神所好也,即被也。苦者是本臟之神所惡也,即瀉也。”明確了這些關系,我們就應當有目的地選擇一些養護肝、疏肝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可選用如枸杞、郁金、丹參、元胡等,食品則應該選擇辛濕發散(使身體變暖促進發汗)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搭配可以達到很好的食療效果。
立春時節的飲食藥膳應以“生補”(補充營養,以助陽氣升發之意)為主,適宜的膳食有首烏肝片、蝦仁韭菜、珍珠三鮮湯等,有補肝腎、益精血、烏發明目、溫中益氣的功效。
立春時節宜吃“升發"食物
在飲食調養時要考慮到春季屬于陽氣開始升發(升即上升,發即發散,意思是說體內陽氣應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的特點,適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而少食用具有酸收(易止汗、止渴)作用的食物。下面是立春時節宜食的幾種食物:
白蘿卜
明代宦官史家劉若愚的《明宮史·飲食好尚》記載:“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卜,名曰‘咬春’。”所以,立春時節宜多食白蘿卜,白蘿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帶辛辣味。現代研究認為,白蘿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醫理論也認為該品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為食療佳品,可以治療或輔助治療多種疾病,《本草綱目》稱之為“蔬中最有利者”。
香菜
香菜也就是芫荽,又名胡荽。患感冒及食欲不振者、出麻疹者尤其適合食用香菜。
香菜中含有許多揮發油,其特殊的香氣就是揮發油散發出來的。它能祛除肉類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獨特功效。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芫荽性味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在實際生活中它確實具有芳香健胃、祛風解毒之功,能解表治感冒,具有利大腸、利尿等功能,能促進血液循環。
此外,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蔬菜還有油菜、韭菜、洋蔥、芥菜、辣椒、生姜、蔥、大蒜、茼蒿、大頭菜、茴香、白菜、洋白菜、芹菜、菠菜、薺菜、茴香菜、黃花菜、蕹菜、蕨菜、萵苣、茭白、竹筍、黃瓜、冬瓜、南瓜、絲瓜、茄子等。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qiwen/20161130/62398.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