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小暑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交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正如諺語所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

  小暑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正午用圭表測日影,影長為古尺二尺四寸,相當于今天的0.58米,同夏至相 比,這時的白天已開始見短了。夜晚觀測北斗七星的斗棲指向未的方位,也就是西南方。這個階段一般在農歷六月,又叫未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六月 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此時正值初伏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對付暑熱是人們當前的主 要任務。對農民來講,小暑期間是夏秋作物田間管理的重要時刻,這時節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溫恒高,農作物生長特別快,田間的雜草也隨之狂長,因此農諺說 “小暑連大暑,鋤草防澇莫躊躇”“小一暑雨漣漣,防汛最當先”。小暑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高溫多雨季節,濕熱的天氣里時有大風暴雨出現,有時還會伴有 冰雹。近年來,每當小暑之后,從北方到南方不時有洪澇災害發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這時節做好防汛準備工作,防患于未然,把災害損失降到最小 程度是我們的頭等大事。

小暑的由來

小暑

  小暑時節北半球的光照時間已開始逐口縮短,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為什么卻仍然繼續升高呢?這是因為,太陽直射地球的 位置雖然已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但仍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收支情況仍是收大于支。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北半球的溫度還會繼續上升,而不會隨日照時間的縮 短而馬上改變。
  小暑三候。“初候溫風至”,其實這時節刮來的已是熱風了(溫風有可能是古人對溫度感覺的形容詞),尤其是近百年來由于氣候不斷變暖,還經常出現“干熱風”。所以,從現代氣候學觀點看,此候已入伏,應該是“熱風至”才’符合實際情況。

  “二候蟋蟀居壁”,這么熱的天,地表面的溫度也是很高的,蟋蟀在地面上也覺得悶熱,跑到屋檐下或樹陰處乘涼了。“三候鷹如鷙”,“鷙”指兇猛,這時節鷹等猛禽哺育出的幼鳥開始飛出巢穴,開始捕食了。

  舊時民間在伏天最熱的時候休息,稱作歇伏。初伏日,富家殺雞殺豬,全家大吃一通,說是伏天吃好的,比平時容易吸收,所以民諺說“頭伏餃子二伏面,趕在三伏吃雞蛋”。古代的官府中還有頒冰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頒冰》載:“京師自數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異,民間則在街上有冰售出。”

小暑

小暑

   小暑節天氣開始進入最熱的時期,這時節正是人們旅游賞景的好時光。白天時烈口當頭熱不可當,于是人們就采取一些辦法避熱解暑,有些地區還囚“伏”字和 “福”字同音,一認為入伏這天是吉利的日子,于是成群結隊外出旅游,到野外呼吸新鮮空氣,欣賞大自然萬紫千紅的山花野草,此活動謂之“游伏”(游福)。

  應該說在現代社會緊張的生活節奏中,能夠放下手中的活計,變換一下活動環境,松弛一下緊張的神經,于健康是十分有利的。

  小暑時節的山林,樹木茂盛,草長鶯飛,鳥I鳴獸走,山澗小溪流水清澈,孩子們在水邊摸負、捉蝦,歡快異常,即使碰到雷陣雨,雨水淋濕了衣服,還不等到家就已干了。旺盛的夏季帶給人們無限的樂趣。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qiwen/20161130/62371.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