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內容摘要】歷史作為初中的一門基本科目,其包含了獨特的德育結構,只要歷史教師對教學方式加以思考和創新,寓德育于教學,培養學生偉大的愛國精神,從而讓他們擁有崇高的人生理想。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探索 滲透德育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國家越來越注重學生德育素質的培養和提升,在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成為了教師的首要任務。歷史作為初中的一門基本科目,其包含了獨特的德育結構,只要歷史教師對教學方式加以思考和創新,寓德育于教學,培養學生偉大的愛國精神,從而讓他們擁有崇高的人生理想。
  一、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學生德育水平
  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是歷史教學中永恒的兩個話題,同時這兩個話題也和德育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初中歷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應將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放在首位。中學生是未來祖國的接班人,他們的道德思想對以后國家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要通過歷史事實讓學生感悟到歷史人物的思想觀點、道德觀念,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愛國主義教育從古代的時候就開始興起:詩人對祖國的歌頌和贊美,君王對帝國的熱愛和責任,百姓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向往和維護。例如,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明清末出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學生通過了解一些歷史事實,有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進一步吸收,近代史當中有很多偉大的革命先烈值得我們去學習,他們面對侵略和壓迫奮起反抗,視死如歸英勇無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比如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甲午戰爭中的鄧世昌、戊戌變法當中的譚嗣同等等,這些人物都是被民族和國家所敬仰和稱贊的,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對學生加以引導,學生會被這些人物的精神所感動,從而激發學生向他們學習。初中歷史教材中也囊括著很多的民族精神,中國古代的大禹精神、屈原精神、商鞅精神;近代的抗震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中國現代的大慶精神、航天精神等,學生了解了這些民族精神后對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創設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教師不能僅僅依靠講解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歷史知識本就繁瑣枯燥,如果教師僅憑借口述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的心理,從而降低課堂效率。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歷史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對教學方法進行創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教學,讓學生觀看紅色電影、紀錄片等輔助教師講課,或者抽出課堂10分鐘組織學生進行短劇表演、紅歌比賽、歷史競賽等。學生通過參加活動或者觀看視頻能迅速的集中注意力,這樣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升,同時增強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戚繼光抗倭的歷史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戚繼光大無畏的精神,以及面對敵人時為保衛祖國獻身的斗志,使得學生受到感染從而培養學生優秀的愛國品質。教師應一改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師應將那些抽象的歷史知識和不易理解的精神變得具體化,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去進行背誦,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知,新穎的教學方法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不僅領會到歷史的博大精深,而且還能從歷史知識中汲取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學生擁有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的良好品質,從而促進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
  三、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在歷史中滲透德育教育除了依靠教材當中的知識外,教師還應收集一些其余的素材以豐富教學內容,使得德育教育效果有進一步的提升。首先,教師可以結合鄉土歷史對學生進行教學,由于鄉土歷史對學生來說比較熟悉,而且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易于接受,容易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根據班級中的學生來自不同地區的特點,在講課的過程中讓學生講述自己所熟悉的鄉土歷史,讓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有深刻的印象,教師要充分利用地方史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精神。最后,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應將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鄉土歷史寫進教案,對鄉土歷史的講解做詳細的時間規劃,讓學生明白“祖國是擴大的家鄉,家鄉是看得見的祖國”,提升學生對家鄉和祖國的熱愛之情。有些語文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作為歷史教材來開展教學,歷史教學注重公民道德規范的養成,教師應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是歷史教材中并沒有這樣的教學內容,這時語文知識可以幫助歷史教師解決這些問題。為了培養學生愛國守法、勤勞自強的德育精神,教師在講課時就可以結合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為學生講解陸油的經歷,教導學生學習他高尚的愛國品質。還有明代愛國詩人于謙的《石灰吟》當中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讓學生在不同的素材中去學習古人的精神,把學生培養成新時代的接班人。
  隨著時代的進步德育教育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會變成教學的主流,歷史科目憑借著其獨有的優勢將德育教�W開展的很好。但還有很多問題是值得教師們思考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創新教學方法外,還要對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教育,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中學部)
百度搜索“看文倉”,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314/122378.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