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過去,人們處處離不開印章,但如今,印章慢慢從生活里淡去,而轉戰至藝術收藏市場。尤其是篆刻難度高、沉重不便攜帶的手工銅印,僅局限于對篆刻藝術和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在小范圍內玩賞。銅印纂刻這門有著千年歷史的傳統手工藝,日漸式微,面臨失傳。


1. 刻銅印用什么刻刀


刻刀要選用「高速鋼」材質的,其他材質的很難用,不知道為什麼,還是留給金屬材料專家來解釋吧!


2.磨刀石是必須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老生常談,小孩都懂。磨刀是最關鍵的部份,要是傻傻地拿刀就刻,刻不動倒還好,一旦走刀滑刀,只怕要進醫院縫傷口了。我用的磨刀石有三種,由左至右分別為:粗砥石(粗)、油石(中)與天然砥石(細)。粗砥石用來整形,油石磨利,天然砥石磨光,要按順序分別研磨。這麼麻煩,其目的在于使刀在使用的過程中更「聽話」,也可以降低危險。補充一點,磨刀石的表面一定要「完.全.平.整」,這樣才能磨出適合的刀。家裡常用的磨石要是有凹陷(術語叫「龍船」),建議換一塊新的。





篆刻刀怎么磨?


1. 磨刀石浸水:


浸水的目的在于使磨刀所產生的熱度降低,減少粉塵,也使磨刀石的粒子不容易脫落。天然砥石不用浸,它的質地很細,拿起來很重,也不吸水。




2. 磨去刀鋒:


刻刀不論新舊,首先都要把刀鋒抵住石面前后磨,去掉看不見的缺口,使刀鋒呈現完全直線,這樣磨完后刀角才夠銳利,刻銅才能如意。




3. 粗磨一:


目的在于整形,確定刻刀的角度。用砂輪機整形也可以,好用就好。注意刀刃的兩面角度要平均且刀口平整,施力才容易。正面磨或側面磨都可以,效果差不多。




4. 粗磨二:


注意刃面要平整,要磨到刃角起「毛邊」,那是形成刀鋒且具備切割力的特徵,然后反面磨掉毛邊,刀子基本上已經會傷人傷銅了,要小心。




5. 油石中磨:


確定角度后把刀磨利,刃面較光滑好用。至此刀子算是可以用了。




6. 天然砥石細磨:


磨完刀后,會用一塊3000號的細砂布(五金行有賣)「倒拉」幾次,就像理髮店拿剃刀在砂布上帶幾下,使刃面更光滑。切銅的時候,碎屑應聲而落,完全不沾刀。用天然砥石的目的也一樣,磨完后刃面像鏡子,可以照自己。^^




7. 試刀鋒:


我拿沒長幾根毛的大腿試刀的鋒利程度,犧牲色相「露毛」演出,不想看的請轉頭,哈哈!根據我個人經驗,要「吹毛可斷」才算好刻。輕輕在毛根推,毛髮被輕易剷倒就及格了。還是那句老話:「請.一.定.要.小.心!」還沒上工先受傷,別說我沒提醒你。




銅印銅材的處理


處理銅印材。去金屬材料行可以買到,跟老板買「青銅」(銅錫合金)棒,有方有圓,粗細尺寸都有,可請老板代切成小段(要加工錢)。青銅其實是金黃偏白色的,表層氧化后呈現青灰色的緻密保護層,硬度適中,Q中帶脆,是很好的材料。紅銅拋光后是紫紅色,即使生鏽也是翠綠色,非常漂亮。但紅銅太黏刀,雖然較軟,反而極難刻。有點像用刀切麻糬一樣,不好叩丁F淥N類似乎不太適合當印材,試過就知道。




1. 100號水砂紙粗磨:


磨去表面氧化層,順便整印面,再把稜角磨圓。氧化層厚薄不一,要耐心磨掉,同時整形。




2. 240號水砂紙粗磨:


磨去前次的刮痕,比磨100號還費時費力,要耐心。




3. 銅印材處理前后一:


我打磨銅材所用的水砂紙號數,依序是:#100 #240 #800 #1200 #2000(最后處理)。號數愈大就愈細,加水去磨才能得到好效果,砂也不容易掉。砂紙的號數依個人喜好可以調整,徐老師用的是:#100 #240 #600 #1500,原則上由粗到細(廢話),還是需要耐心。




4. 銅印材處理前后二:


處理到#1200了,側面看有一點點鏡面的效果。至此銅材的處理算是初步完成,前后花了近四十分鐘才到我滿意的程度。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就愛閱讀網92to.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213/69134.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