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揭秘譚平山為何被開除出黨

譚平山是中國現代史上頗有影響的人物。是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廣東共產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重要人物。這么偉大的人物,曾經先后被國民黨和共產黨開除黨籍。譚平山為何被開除出黨的原因至今撲朔迷離。

譚平山畫照

譚平山畫照

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譚平山成為叱咤風云的人物,他曾經以中共黨員的身份加入了國民黨,擔任國民黨組織部部長,擁護孫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義,是國民黨左派重要領導人物之一。然而大革命失敗后,譚平山積極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而且不顧國民黨的反對堅持舉行南昌起義,而且還以國民黨中執委常委的名義,主持召開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委、特別市等代表聯席會議,選舉產生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最終在8月8日被武漢國民黨中央宣布開除譚平山黨籍,剝奪一切職務。

被國民黨開除黨籍一直讓譚平山不得其解。后來自于中共1927年11月臨時政治擴大會議的《政治紀律決議案》給出的原因是:“譚平山同志自第五次大會后當任國民政府農政部長一直到南昌暴動前后的行動與主張,其行動更多離開黨而自由行動……

他還曾秘密與鄧演達等聯絡主張另組第三黨,并向知識分子同志中作反對中央、另組織第三黨之宣傳,同時忽視黨的決議,不得中央許可私向汪精衛請假,在請假呈請書內復大罵農運之棘手;……這些表示都是違背本黨組織的行動,應即開除黨籍。”這段資料可看出,譚平山為何被開除出黨的原因,在于中共中央認為他犯了嚴重的機會主義和投降主義錯誤,突出表現就是另組第三黨,所以把他列為“執行錯誤政策之黨部執行機關及負責同志”被處罰名單中的第一位。但在1944年周恩來在《關于黨的“六大”的研究》中認為:“這個處分是不完全妥當的”。

譚平山兩位的夫人的資料

譚平山先后有兩個夫人,他的原配夫人許鳴秋,歷史上卻是沒有過多的記載。

孫蓀荃 題贈照片

孫蓀荃 題贈照片

譚平山后來的的夫人孫蓀荃,是安徽桐城人,原名祥偈,是一名教授。

孫蓀荃在1927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國文研究科。她曾任北平《朝報》、《新晨報》副刊主編,也是北平市第一女子中學校長,還是河北大學、山西民族革命大學教授,她曾擔任常務理事兼婦女委員會主任委員。建國后,她又擔任任政務院、國務院參事。

作為革命家譚平山的夫人,她也是巾幗不讓須眉,積極抗日,從“九一八”到“塘沽協定”,特別是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處于一個大動蕩的時期“何梅協定”,階級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孫蓀荃當時在北平市第一女子中學擔任校長,她積極支持“九一八”后的抗日救國學生運動,正因為如此,她被國民黨排擠掉了校長的職位。被排擠后,她也沒有放棄,而是改教高中語文和歷史,一九三五年,孫蓀荃又在學校先后公開講述李大釗同志的生平,她告訴了同學們:女一中的校址――北京北長街,就是李大釗同志找的,而且創辦女一中的目的,就是為了爭女權,反對北洋封建軍閥的統治。在這段時間,孫蓀荃與當時社會名流愛國人士張申府關系親密,并成為志同道合的情侶。孫蓀荃雖然沒有進共產黨,但她對共產黨的幫助卻是相當大的,主要就是表現在對“九一八”以后和“一二·九”的學生抗日救國運動方面。

譚平山的夫人孫蓀荃所做的詞也是深受毛澤東喜愛,并寫信表揚,其中就有一首《沁園春》是孫蓀荃 在1945年12月寫的。由此可見,譚平山的夫人孫蓀荃也是一個才女。

譚平山子女情況介紹

譚平山先后有兩個夫人,對他的原配夫人許鳴秋,歷史上卻是很少記載。他后來的夫人孫蓀荃,是小有名氣的。關于譚平山子女情況,譚平山總共有兩個女兒,只知道他的二女兒叫譚宗文,卻也是沒有更多的記載,而且對他的大女兒的信息也并沒有什么詳細的記載。

譚平山一家人

譚平山一家人合影

譚平山是一個在中國現代史上頗有影響力的人,他是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廣東共產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同時也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重要人物。在南昌起義失敗后,他被共產黨和國民黨相繼開出,但他仍堅持反帝反封建的立場,努力團結和發展進步勢力,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多方面的斗爭,為建立一個社會主義新中國作出了貢獻,是一個有民族感的革命者和愛國主義者。

譚平山革命一生,雖然沒有一個兒子繼承他的事業,但有兩個女兒和夫人孫蓀荃的支持,他的事業上也還是比較順利的。他的一生比較艱難,雖然前期比較順利,但后期南昌起義失敗之后,全家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的兩個女兒也是吃了不好苦頭。

譚平山的二女兒譚宗文在回憶父親時也提到,大革命失敗后,父親譚平山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全家都靠典當衣物和向友人告貸維生,她和兄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抗戰前夕在香港,媽媽更時常到英國兵營的食堂中購買吃剩的殘羹冷飯來吃。

從譚平山二女兒的話中也可以知道,譚平山是有兩個女兒的,而譚宗文正是他的二女兒。對于譚平山子女的信息,目前也只知道他二女兒叫譚宗文,對于譚宗文也是知之甚少。對于他的另外的子女卻也是連姓名都不知道,無從查證。

 1 2 下一頁 在本頁閱讀全文

←支持左右鍵盤翻頁→

關鍵字:譚平山 責任編輯:wangpingwei

譚平山文化節三大猜想分析

2015年5月4日在廣東省佛山市五個行政轄區之一高明區,舉行了首屆譚平山文化節,開啟了高明區文化傳承與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然而這次文化節能否將譚平山精神融入到市民生活?能否使高明區的紅色旅游再次煥發活力?能否讓政府栽下的“樹”長成一片“林”?這三個猜想問題給充滿智慧的高明人留下了很大的懸念。

譚平山塑像照

譚平山塑像照

譚平山文化節三大猜想一:譚平山精神如何融入市民生活?譚平山善于接受新理念、新思維,勇于解放思想、敢于先行先試的精神特質是高明區推動改革創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所需要的。為了使譚平山精神融入市民生活,高明區政協委員對區內新建的道路、廣場、學校等公共設施,用譚平山等歷史名人進行命名,并通過微電影、電視劇等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譚平山等人的革命事跡。高明目前已決定建設名為“譚平山紀念園” 的主題文化公園,讓市民在日常休閑娛樂中提高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譚平山文化節三大猜想二:紅色旅游如何煥發生命力?高明區是佛山唯一的革命老區,具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但“三譚”革命文化館自建設以來,每年接待游客最多才3萬人,究其原因,是由于“三譚”革命事跡展覽館地方小、設施簡單、展覽形式單一,缺乏強有力的包裝推介也是重要因素。為此,高明區舉辦了譚平山文化節,一方面是為了提升紅色旅游景點的硬件建設,另一方面則希望以節會帶動旅游,打造出在珠三角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紅色旅游品牌。

譚平山文化節三大猜想三:政府栽下“一棵樹”能否引來市場“一片林”?高明區有意把譚平山文化節與全區文化產業的發展相結合,是希望以少量的政府投入撬動更大的市場投資。其實在舉辦譚平山文化節前,高明區就提出了從“城市升級”走向“城市升值”的進程。譚平山文化節的舉辦,也正是要以歷史和人文豐富城市內涵,進而提升城市價值。

譚平山與南昌起義有何聯系

譚平山是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是南昌起義的發起者及領導人。因為南昌起義,先后被國民黨和共產黨開除黨籍。起義失敗后仍然關心國家的安危,親自組建中華革命黨、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等為追求民族獨立和祖國富強,貢獻了畢生精力。

譚平山照片

譚平山照片

譚平山南昌起義爆發的時候,譚平山正在國民政府任職,此時正是農民運動高潮時期。國民黨曾派人大罵他主管的農運一塌糊涂,共產國際和國民黨內也有些同志批評他右傾,夾在兩者矛盾之間讓他極為苦悶。直到1927年7月,國共合作徹底破裂,譚平山感覺時機已到可以大干一場,便趕往九江動員當時任二十軍軍長的賀龍參加暴動,為黨和國家爭取一支強有力的武裝力量。隨后,譚平山在南昌賀龍的軍部里,與黨中央派來的前委書記周恩來和委員李立三等協商起義計劃。然而就在起義一切準備就緒的時候,7月30日,張國燾以中央代表身份急匆匆趕來阻止起義,這讓參加協商的其他各個成員都表示不滿,性格暴烈的譚平山破口大罵張國燾混蛋,并在情急之下提出,要拉張國燾出去槍斃。

最終在周恩來、譚平山等人堅持下,南昌起義于8月1日發動。勝利的紅旗當天就插上了南昌城頭,并隨后成立了革命政權機關,前委作為秘密領導機構沒有公開,只公開了起義的對外機構是革命委員會,譚平山擔任了主席團主席。但后來由于敵強我弱、寡不敵眾,起義隊伍隨即撤出南昌城,開始南下途中譚平山介紹賀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起義軍到達廣東潮汕后失敗了。主要領導人在疏散的時候譚平山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和之前的關系為大家找船。平安離開后對譚平山紛紛表示感謝。

南昌起義失敗了,譚平山逃到了港澳,國民黨和共產黨紛紛以譚平山南昌起義違犯黨的紀律將他開除黨籍。

譚平山故居紀念館在哪里

譚平山故居紀念館又稱“三譚”紀念館,“三譚”分別是譚平山、譚植棠、譚天度。他們都是佛山高明區明城鎮人,都是早期參與建黨、建軍的重要人物。譚平山故居紀念館坐落在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滄江河畔、文昌塔側。是高明人民為緬懷明城籍的民主革命家、中國革命史上杰出人物而興建的。紀念館在1997年籌備建設,于1998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譚平山故居紀念館內部照片

譚平山故居紀念館照片

譚平山故居紀念館是一座具有獨特造型的仿古建筑,上下分兩層,下面有回廊,精致瓷片鋪滿廊柱,檐頂以玻璃瓦鑲嵌,外觀典雅大方。進入紀念館的首層首先映入視野的是正中央擺放著的譚平山、譚天度、譚植棠的半身玻璃鋼雕塑像,正氣凜然。左邊是接待室,右邊展掛國家和省領導人以及史學家的題詞,內蘊深刻。

二層是一個70多平方米的展廳,懸掛著100多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幾十幅頗具代表性的文字資料,中央擺放著一個10多平方米的展臺,里面都是“三譚”的文物和研究書刊。整個展覽從多角度反映“三譚”各個時期的光輝業績,反映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百折不撓的精神境界和革命精神,對弘揚愛國主義觀念,陶冶公民的愛國情操具有深刻的意義。

譚平山故居紀念館是佛山內容最豐富、愛國主義最全面的教育基地,曾一度被佛山市委、市政府設為佛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三譚”革命事跡紀念館的建成為佛山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理想的硬件教材。

上一頁 1 2 在本頁閱讀全文

←支持左右鍵盤翻頁→

關鍵字:譚平山 責任編輯:wangpingwei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109/44069.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