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竿的廠家常用“調子”或“調性”來表示魚竿的性能,表示魚竿竿梢部分受力后的彎曲幅度,表示魚竿竿梢部分的堅挺程度。彎曲幅度大者為軟調,幅度小者硬調。以彎曲部分的最高點為調子的起點,由起點至竿梢的水平距離與起點到竿梢的水平距離之比,如果二比八就叫二八調子;三比七就叫三七調子;四比六就叫四六調子。此外還有超硬調、極硬調等。一般二八調適用于溪釣,釣非洲鯽比賽等;三七調性能適中,使用范圍最廣,有人叫它萬能竿;四六調是搭配細線小鉤用的專用竿,可用來釣鯽魚。軟竿的好處是可以保護細線和小鉤,但它的缺點就是起魚速度慢,耽誤時間較長。釣鯽魚一般選用軟竿或中硬調的竿,還有釣鯽魚一般用3。6米至4。5米長的竿子就行啦!在專業釣魚比賽中甚至有人用到2。7米以下的竿,因為竿短起魚速度就快了,就能節約時間。
(3)、靈。指的是靈敏度,講究靈敏度是臺釣的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前面講過用細線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提高浮漂反應的靈敏度,但提高靈敏度的關鍵好是選漂和調漂。臺灣釣友喜歡選用孔雀羽根或輕木等做的浮漂,其特點是重量輕、浮力大、細長、流線型、靈敏度高、穩定性好。這種浮漂只要調整得好,魚咬鉤或魚在魚鉤附近游動等情況都可以反映出來,而且受風的影響小。這種浮漂的安裝方法有些獨特,浮瓢,另一端有穿釣線用的小圓圈,把釣線穿過小圓圈,,倆邊套上“太空豆”,垂釣時移動“太空豆”,就可調整浮漂的位置。這種安裝方法比我們通常使用自行車七門心或橡膠套好多啦!在垂釣過程中,浮漂的位置不容易改變,一般都不要調整;另一方面還有助于提高浮漂的靈敏度。
(4)、快。指的是裝備要便利,快速操作,節省體力,節約時間,在有限的時間里釣更多的魚,特別是參加釣魚比賽,爭分奪秒,這個問題就顯得更為重要。抄網、魚護、竿架等等都要起到這個作用。臺灣釣法由于使用小鉤,細線無論是大魚還是小魚(太小者例外),一般都要使用抄網。什么樣的抄網好呢?他們都使用網口寬、深度淺,網底平,網眼細,網身纖維物柔軟的抄網,這種抄網的好處在于:魚躺在網里舒舒服服,很少蹦蹦跳跳或進行劇烈的掙扎,這樣就不容易把魚鉤、釣線扯斷或攪亂,抓魚卸鉤也很容易,免得耽誤時間。又如魚護,臺灣釣友一般都喜歡用網袋很長,網口有塑料或金屬圈撐開的魚護,半徑處拴一根鉛絲,垂釣時把魚護固定在釣箱或岸邊,泡在水里,護口始終張開露出水面,釣上魚來,只要在鉛絲上一磕就行啦!又不容易跑魚,使用于比賽。
還有比賽的時候,還要多準備一些備品,如;臺灣釣法一般使用的是小鉤細腦線,所以要多準備些備用鉤,以防鉤去時,能有的換。要使用雙鉤,采用一高一低的方式,也叫高低鉤,倆鉤的距離一般為1到1。5個鉤長,也有距離大到3~5厘米的。腦線的長短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腦線軟而細,水又淺,就要使用短一點;反之亦然。一般長15~20厘米,最長可到30~40厘米,雙鉤的綁法是:取一根長35~40厘米長的釣線,倆頭各綁一個鉤,對折一高一低,距離1~1。5鉤長,然后在對折處打個結,同時主線要多準備各種規格(細粗,長短)的,綁好快速別針,鉛皮座,穿上“太空豆”浮漂座等備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113/51247.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