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中國人千百年來海洋文明發現的積累,明朝皇帝和政府的全力支持,更有中國人航海智慧的結晶,所有這些都凝聚在一個名叫鄭和的中國人身上,并于15世紀之初集中爆發了。鄭和七下西洋完全是前無古人的壯舉,對海洋的探索和追求是如此精彩、如此令人難以忘懷!



2005年7月的一天,位于馬六甲海峽北岸的馬六甲市,這座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古城,靜靜地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紀念日——明代航海家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這座城市所依憑的馬六甲海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海峽全長約l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只有37公里,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

大約600年前,鄭和率領的船隊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馬六甲市。鄭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活動中,就有5次登臨這里。600年后,中國的記者也來到了這里,尋訪先人留下的遺跡。

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唐宋時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而明代前期,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引領著世界航海史的發展,把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帶到更遠的國家和地區。

站在江蘇省東南端的太倉市的港口碼頭,眼前,滾滾長江往東流向一望無際的大海。



公元2004年6月9日上午9時,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在這里舉行,中國現今最大的 “綠眉毛朱家尖”號仿古木帆船在這里起錨,開始了追尋鄭和航跡、探求中華文明的帆船航海及海洋經濟、生態環境、歷史變遷、文化交流、睦鄰友好的實地文化考察和交流。600年前,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首次從南京起程,經太倉駛向海洋。鄭和船隊多達240多艘海船、27400名士兵和船員組成的龐大的遠航船隊,訪問了許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印尼的學者認為,鄭和艦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 “海上特混艦隊”,這樣的描述毫不為過。鄭和首航到達了東南亞和東非等地區,于1407年10月2日回國。



回國后僅十余天時間,36歲的鄭和再次率領船隊出海。這次出訪所到國家有占城、渤尼(今文萊)、暹羅 (今泰國)、真臘 (今柬埔寨)、爪哇、滿刺加、錫蘭、柯枝、古里等,于1409年夏天回國。據文獻記載,第二次下西洋的人數仍然多達27000余人。

1409年秋,38歲的鄭和船隊第三次下西洋,在馬六甲建造了倉庫,以備使用。鄭和船隊去各國的船只,返航時都在這里聚集,裝點貨物,等候南風起航回國。此后鄭和船隊到達阿魯、蘇門答刺、南巫里、錫蘭,還來到位于今印度半島南端東岸的加異勒以及阿拔巴丹、甘巴里,于1411年7月6日回到祖國。

1413年冬,鄭和奉命率領27670多人的船隊開始了第四次遠航,跨越了印度洋,到達了馬爾代夫群島,來到了位于波斯灣的忽魯謨斯(今伊朗波斯灣口)阿巴斯港格什姆島,這里是東西方之間進行商業往來的重要都會;然后途經溜山回國。溜山國成為后來鄭和船隊橫渡印度洋前往東非的中途停靠點。鄭和船隊于1415年8月12日回國。



1417年冬,鄭和奉命送19國使臣回國,開始了第五次遠航,最遠到達今印度半島南端東海岸、非洲東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馬里摩加迪沙)、不刺哇(今索馬里境內)、麻林(今肯尼亞馬林迪)、阿拉伯半島的祖法兒、阿丹和刺撒(今也門民主共和國境內),于1419年8月8日回國。

1421年3月3日,年已50的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并護送16國使臣回國,最遠到達幔八薩(今肯尼亞的蒙巴薩),暹羅、蘇門答刺和阿丹等國使節隨船來訪。鄭和船隊于1422年9月3日回國。

1431年2月,年已60歲的鄭和率船隊共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最后一次遠航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峽后返航。當船隊航行到古里附近時,鄭和因勞累過度一病不起,于1433年在印度西海岸古里病逝,時年62歲



作為世界歷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之一,他在航海、外交、軍事、建筑等諸多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智慧與才識。在早期的航海生涯中,他研究和分析航海圖,通曉牽星過洋航海術,熟知各式東西洋針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學、船舶駕駛與修理的知識技能。在長達28年的七下西洋的偉大航行中,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經東南亞、印度洋,遠航亞非地區,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航海足跡遍及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鄭和下西洋是代表著國家和政府的海洋行動,出行的艦船多達200余艘,人數多達27000余人,如果沒有嚴密的組織、發達的造船術和先進的航海技術,是不可能完成遠洋航行壯舉的。鄭和七下西洋不僅以強大的國力為后盾,使海上絲綢之路達到了一個難以超越的高峰,同時也充分證明了鄭和在航海船隊方面的領導能力和組織天才。

鄭和寶船所到之處,都留下了中華文明的遺跡。他在東南亞被尊稱為 “三寶公”,在古城馬六甲更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馬六甲城南掩映在高大蔥綠的熱帶喬木之中的三寶公廟,大殿中供奉著鄭和坐像,至今香火繚繞,訪客不絕。三寶公廟的背后,是一座草木青翠的三寶山,又稱中國山,這里豎立著1萬多座歷代華人古墓,其中也掩埋著鄭和屬下將士的遺骨。經過幾百年的歷史滄桑,三寶山已經成了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先輩的墓園。山上的古墓大都面朝中國所在的故鄉方向,表達著歷代海外游子盼望著魂歸故里的中華思鄉之情。

在馬六甲,鄭和的足跡似乎無處不在,因為他帶來的是和平、友誼和互利通商。

三寶公廟的左側有兩口古井,名叫三寶井。相傳此井是鄭和與屬下在此停留時所挖。在馬六甲市中的雞場街,一幢幢帶有明清建筑特色的老屋佇立在街道兩旁,它們似乎在向人們述說著鄭和當年的感人故事。

有趣的是,本世紀初一位來自英國的前海軍軍官、業余歷史學家孟席斯,對鄭和600年前征服海洋的壯舉提出一個石破天驚的結論——鄭和先于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他提出的一個證據表明,第一批到達遠東、印度洋、非洲、北美和大西洋海岸、南澳大利亞等地的歐洲探險者,發現已經有中國人或亞洲人和當地土著人生活在一起。孟席斯的結論引起了強烈反響。

不知道孟席斯先生是否看到過明代皇家繪制的第一張世界地圖。如今,這張絹本彩色繪制的國寶級的古地圖——《大明混一圖》,被完整地保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里。



在 《大明混一圖》上,歐洲和非洲地區描繪的十分詳細而規整。這張地圖的出現,緣于600多年前中國人對遼闊的海洋世界的探求欲望,足以說明元明時期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認知程度,沿海水陸地形的準確程度也反映了明王朝在航海上的探索與成就。

我們注意到這幅古地圖的成圖時間,竟比鄭和下西洋早了16年。因此可以想象,鄭和當年極有可能帶著皇家秘藏的世界地圖走向海洋,到達了印度、非洲,甚至南非的好望角。

1999年李鵬委員長訪問南非,把一本《中國古代地圖集》(明代卷)贈送給南非國民議會議長金瓦拉女士。當她翻開卷首幾頁展示的《大明混一圖》,就看到了地圖的左下方的非洲大陸圖,南非的好望角赫然出現在地圖上,海陸線條精美,形制一目了然。金瓦拉女士對這張600多年前中國人繪制出的精美地圖贊嘆不已,并召集南非歷史學家對該圖進行深入考察和研究后,得出的結論是——早在歐洲人宣稱他們 “發現”非洲大陸100年前,中國人就對非洲有所了解了。

2002年11月,《大明混一圖》復制件前往南非,參加了南非國民議會千年項目地圖展,這是迄今為止非洲人所見到的最早描繪非洲的世界地圖,在當地引起很大轟動。

在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的今天,我們更加關注600多年前鄭和所擁有的海洋思想。鄭和海洋思想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現代學者們所總結出來的12個字:“和平往來,開放交流,造福人類。”

我們以 “和平往來”為例。鄭和的遠洋船隊多達200多艘,其中無疑擁有商船和戰艦,因此被一些外國學者稱為 “特混艦隊”,把鄭和也看成是 “海軍司令”或 “海軍統帥”。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因此認為: “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至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盡管如此,強大的海洋軍事實力、嚴密的海上軍事組織系統,只是中國遠洋船隊海洋和平外交的保證。鄭和下西洋并沒有采取 “炮艦政策”,而是以軍事保護為基礎,推行和平往來的海洋貿易政策。鄭和以和平使命為中心的遠洋行動,主要方式包括:宣詔頒賞,增進友誼;調解糾紛,達到和平相處;豎碑布施,聯絡宗教感情;克制忍讓,化干戈為玉帛。

2009年,溫家寶總理在英國劍橋大學發表演講時,對鄭和的和平往來作出了肯定的評價:

15世紀,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到過30多個國家。他帶去了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還幫助沿途有的國家剿滅海盜,真正做到了播仁愛于友邦。

國強必霸,不適合中國。稱霸,既有悖于我們的文化傳統,也違背中國人民意志。中國的發展不損害任何人,也不威脅任何人。中國要做和平的大國、學習的大國、合作的大國,致力于建設一個和諧的世界。

大連海軍艦艇學院陸儒德教授認為,鄭和忠誠地執行 “內安華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共享太平”的和平外交政策,盡管鄭和艦隊具有“為所欲為”的實力,但七下西洋,歷時28年,造訪30余國,卻沒有侵略過一個國家,沒有建立一塊殖民地,沒有為自己圈定一片海域和占據一座島礁,甚至沒有為自己建立一座紀念碑和在外國水域留下一個中國地名,沒有使任何鄰國感受威脅,純系友好邦交的和平之旅。

開放交流的海洋思想貫穿在漢代以來一千多年來歷朝的海洋政策中,沒有這樣的思想也就沒有海上絲綢之路的誕生。鄭和下西洋代表的是當時的中國政府,對各國都平等相待、友好往來、互利互惠。

鄭和生前有沒有海權思想?近年來一些學者指出,鄭和已經有了鮮明的海洋意識和海權思想。依據大都引用法國學者費朗索瓦·德勃雷在《海外華人》一書中鄭和勸諫皇帝保留船隊的話:“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于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我國船隊戰無不勝,可用之擴大經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但中國古代文獻中似乎并沒有找到這個記錄。因此,我們對鄭和這句話的真實性存疑。盡管如此,從某種意義上看,鄭和七下西洋的舉動本身仍然表現了濃厚的海洋意識,但還不能和19世紀末馬漢的 “海權論”劃等號,否則,昔日稱霸海洋幾百年的就應當是鄭和的后人。

海洋小帖士

大明混一圖

大明混一圖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皇家繪制并秘藏的世界地圖,成圖年代為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是一幅彩繪絹本的大掛圖,圖幅尺寸為386厘米×456厘米。此圖繪制精美,內容豐富,以大明王朝版圖為中心,標示了明朝及鄰近地區的各級居民地、山形、河流及其相對位置。此圖范圍東起日本,西達歐洲,南括爪哇、南非好望角,北至蒙古,是我國目前已知尺寸最大、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圖。

鄭和寶船

鄭和船隊中,有五種類型的船舶。第一種類型叫“寶船”。寶船共有63艘,最大的長度為151.18米、寬度為61.6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這種高達4層的船上共有9桅,可掛12張帆。錨重幾千斤,要動用200人才能起航。一艘寶船可容納千人。其他船的種類有:“馬船”“糧船”“坐船”“戰船”,分別用于載貨備物、儲運糧草、日常居住、軍事作戰。“寶船”是整個船隊的主體、指揮中心、管理和協調中心。

鄭和

鄭和(1371年~1433年),中國古代最為杰出的航海家。云南昆陽(今晉寧)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其六世祖先是中亞色目貴族。鄭和從小接受伊斯蘭教,明朝統一云南戰爭后,鄭和被帶到南京,接受宮刑,做了宦官,后來在燕王府服役。其后跟隨燕王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建立功勛。朱棣登上皇位成為明成祖之后,將其升為內官監太監。鄭和原名馬三寶,33歲時因戰功而被明成祖御賜鄭姓,改名為和,因此鄭和又名 “三寶”,人們也稱他為 “三寶太監”。1405年,鄭和奉命率眾出海,開始了七下西洋的偉大航海生涯。1433年,在經營了28年的航海事業后,62歲的鄭和于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里 (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

鄭和

位于 馬六甲市的鄭和像四品內官監太監

國家 明

主君 明成祖

族裔 色目人( 回族)

信仰 伊斯蘭教

初名馬和(一作馬三保/馬三寶)

別名

???? ????? ??? ??????

(波斯文)

通稱 三寶太監

法號 福吉祥

出生1371年

云南 昆陽寶山鄉知代村

(位于今云南 晉寧 昆陽鎮)

逝世 1433年

印度 古里

墓葬 南京 牛首山 鄭和墓

親屬

父親 馬哈只

養子 馬文銘經歷鄭和下西洋

鄭和 (1371年-1433年),原姓 馬 名和,小名 三寶 ,又作 三保 , 云南 昆陽(今 晉寧 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 明代 航海家、 外交家、 宦官。穆斯林太監鄭和的一生,是中國 明成祖時期海洋擴張政策“最驚人的展現” [1] 。

朝庭及外交政治背景

因為鄭和的所有背景(有戰功的 蒙古裔的 穆斯林 太監)和主導明朝政治的士大夫圈子格格不入,因此鄭和首度下西洋之所以能成功,是由于朝庭內和儒家價值對立的派系成功合作的成果,這些派系包括: [1]

商人游說團體,希望明朝海軍力量為印度洋中國人經商提供支撐;支持帝國主義游說團體,希望恢復元朝的帝國侵略擴張,這和儒家以德服人的價值對立;

佛教游說團體,希望政府經費投入其他計劃,而非落入反宗教或士大夫。[ 編輯]

成就明成祖的海上大業

在外交及軍事方面,鄭和下西洋的功跡包括推翻 斯里蘭卡王朝及 蘇門答臘君主、懲治了海盜并扶植麻六甲一小漁村將其變成一強大國及貨品轉運站。[1]

[ 編輯]

生平

15世紀初朝鮮所制的地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顯示鄭和時代明朝及其藩屬國的世界觀

鄭和是回族人,其波斯名為 Hajji Mahmud Shamsuddin(

???? ????? ??? ??????),六世先祖 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朝初期來自 中亞的 色目貴族,是 布哈拉國王 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 行省平章,后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 伯顏(Bayan)在 元大德十一年( 1307年)任 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 哈只米的納,祖母溫氏。父親原名米里金,漢名 馬哈只( 馬姓是漢化的 阿拉伯語“ 穆罕默德”),襲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 [2]。鄭和出生于明 洪武四年( 1371年),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 [3]。洪武十三年 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 云南,馬和10歲,被明軍副統帥 藍玉掠走至 南京 [4]。閹割成 太監之后,進入 朱棣的燕王府。永樂元年( 1403年), 姚道衍 和尚收馬和為菩薩戒弟子 [5], 法名福吉祥 [6]。在 靖難之變中,馬和在 河北 鄭州(在今河北 任丘北,非 河南 鄭州),另一說為“ 燕京鄭村壩”,今日北京東壩村 [7]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 1404年) 明成祖朱棣在 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在鄭州的戰功,史稱“ 鄭和 ”。并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于 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 [8]。 宣德六年( 1431年)欽封鄭和為 三寶太監 根據明代御用相士 中書舍人 袁忠徹記述: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下西洋前夕,明成祖有意選派鄭和領兵出洋,曾征詢袁忠徹,袁回答:“三保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臣察其氣色,誠可任”;“遂令統督以往,所至威服” [9]。宣德八年( 1433年)四月鄭和在 印度西海岸 古里去世;賜葬 南京 牛首山 [10]。鄭和 收納長兄 馬文銘之長子為 嫡,名 鄭文銘,字恩來,世襲 錦衣衛 千戶 [11],居 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太平天國時期,馬府毀于戰火,室家蕩然無存 [12]。鄭和后裔至今已傳21代。[ 編輯]

信仰

鄭和是 回族人,但同時信仰佛教,明史專家吳晗先生指出,由于 南洋的許多國家,伊斯蘭教和 佛教為主要信仰,明朝政府選派回教徒“可以減少隔閡,辦好事”,而當時下西洋的隨行人員中信奉 伊斯蘭教信徒有馬歡、郭崇禮、西安羊市大清真寺掌教哈三,泉州蒲壽庚后裔蒲日和,泉州清凈寺伊瑪目(教長)夏不魯罕丁的次孫夏文南等。[13]。做為外交官,鄭和對其他宗教采包容和尊重的手法。[1]

伊斯蘭教

鄭和出身于 伊斯蘭教 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是虔誠的 穆斯林 朝圣者,曾到 天方 朝圣。鄭和曾在 泉州靈山回教先賢墓行香,到泉州 南安九日山 清真寺祈禱。永樂十一年(1413年),鄭和重修西安清真寺 [14]。佛教

鄭和是 道衍和尚 菩薩戒弟子,自稱:“大明國奉佛信官內官太監鄭和,法名速南咤釋,即福吉祥” [15]。“大明國奉佛信官內官太監鄭和,法名福吉祥。謹發誠心施財命功,印造 大藏尊經一藏,計六百三十五函,喜舍于 云南五華寺,永遠長生供養” [16]。下西洋途中,鄭和每逢佛教國家,就向寺院 布施財物 [13]。道教

由于 水手多半信仰 道教與 中國民間信仰,尤其對 海神 媽祖特別虔誠。流風所及,鄭和時常捐獻 銀錢予 媽祖廟,并且增修殿宇 [17] [18] [19]。[ 編輯]

自身角色認定

鄭和自身角色認定,有世界史學者認為,是結合了帝國擴張、貿易促進及知識拓展,如其死前一年 1432年所立的石碑題文,除了有擴張宣稱“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亦有對商人和地理學家的敬重語:“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國,固遠矣,而程途可計。” [1]

[ 編輯]

事跡

鄭和航海生涯,始于永樂元年,先是出使 暹羅,永樂二年出使日本,年底會朝復命。跟著是奉敕七下西洋。前后共出洋九次。鄭和艦隊下西洋的路線

[ 編輯]

鄭和出使暹羅國

永樂元年( 1402年),太監鄭和等奉差出使暹羅國。經廣州大星洋,忽遇風濤,鄭和祈 天妃保祐,風平浪靜 [20]。出使過程中鄭和船隊舟師沿途累次校正針路,牽星圖樣,海島水勢山形,畫成圖樣 [21]。鄭和歸來后,奉命整理天妃廟。[ 編輯]

鄭和出使日本國

1402年明成祖派遣使臣分赴四方。永樂元年( 1403年) 琉球、 日本、 暹羅各國使節到中國朝貢,建立了宗藩與冊封關系。永樂二年( 1404年) 倭寇騷亂 直隸、 浙江,明成祖派遣中官鄭和往日本,奉敕討賊 [22],由 寧波附近的桃花渡出海 [23]。1405年日本王源道義遣使,獻上在壹歧, 對馬等島所俘獲的倭寇;乃命來使按其本國法處置,令一人生火,將倭寇上蒸籠蒸殺。明成祖嘉獎源道義勤誠,遣鴻廬寺少卿潘賜,內官王進等赍璽書冕服,賜日本王,令十年一貢。[24]

鄭和統督水師10萬到達日本,向 室町幕府第三任 將軍 足利義滿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25]足利義滿同時受明朝封賞,并派遣使節獻上抓獲的倭寇,與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雙方簽訂了《勘合貿易條約》,日本以屬國的名義對明朝進行朝貢貿易。明朝賜足利義滿“日本國王”金印一枚,足利義滿回書自稱“日本國王,臣源義滿”。有人對“鄭和出使日本”的真實性存疑,尤其是“水師10萬到日本”的說法。[26]

[ 編輯]

鄭和下西洋

主條目: 鄭和下西洋

《鄭和航海圖》(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第一頁1405年 7月11日(明 永樂三年) 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 西太平洋和 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 東南亞、 東非的相互了解。每次都由蘇州 劉家港出發,一直到 1433年(明 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 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 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世。民間故事《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鄭和下西洋中所做的海外政治干預中,以長遠影響來看,最重要的是操縱麻六甲海峽(往來中國及海洋貿易的要道),選擇扶植強盜頭子 拜里迷蘇剌,于 1409年鄭和授與其國璽及皇袍。拜里迷蘇剌曾親自往中國朝貢,使其在麻六甲沼澤地的據點成為日漸富庶繁榮的商業中心。[1]

鄭和曾到達過 爪哇、 蘇門答臘、 蘇祿、 馬六甲、 彭亨、 真臘、 古里、 暹羅、 榜葛剌、 阿丹、 天方、 左法爾、 忽魯謨斯、 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 國家,最遠曾達 非洲東岸, 紅海、 麥加,并有可能到過 澳大利亞。據記載,鄭和的船隊曾到達非洲東岸赤道以南的 麻林地、 慢八撒 [27]以及 拉穆 [28]等地。明代 沈度作《 瑞應麒麟圖》,描繪 永樂十二年( 1414年}榜葛剌國表進麒麟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 1405年 7月11日)奉詔出使西洋。同年冬,從南京 龍江港啟航,經 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 1407年 10月2日)回國。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 1407年 10月13日)出發,到達 文萊、 泰國、 柬埔寨、 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 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 1409年)回國。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 1409年10月)太監鄭和、王景弘、候顯等統率官兵二萬七千余人,駕寶舟四十八號出使西洋 [29]。九月從 太倉 劉家港啟航, 費信、 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 1411年 7月6日)回國。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 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 馬歡,繞過 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 麻林地,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 1415年 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 麒麟”(即 長頸鹿) [30]。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 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僧人慧信 [31],途經泉州,到 占城、 爪哇,最遠到達 東非 木骨都束、 卜喇哇、 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 1419年 8月8日)回國。明鈔本 馬歡:《 瀛涯勝覽》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 1421年 3月3日)出發,往 榜葛剌(孟加拉),史載“于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 1422年 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 朱高熾即位,因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 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開始返航后,鄭和因勞累過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 古里去世,遺體埋葬于古里 [32],船隊由太監 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 1433年 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編輯]

督修南京皇宮寺廟殿宇

永樂十年,鄭和任南京監工官,奉帝命重建南京 大報恩寺 [33]。朱瞻基繼承帝位,有意將國都從北京遷回南京,于 1425年敕令南京守備太監鄭和修理南京宮殿。宣德元年(1426年),南京守備太監鄭和等上奏,“天地壇,大祀門并門廊、齋宮、山川壇殿廊、廚房庫,已經朽壞,請加修理”。帝喻:“祀神國之大事,真寺宇皆當完固,況山川壇郊壇尤重。令其南京工部發匠修理。大祀諸殿,當用香楠等大材,請取四川湖廣采者用之” [34]。

宣德三年(1428年),帝敕鄭和等,命南京大報恩寺務“俱限今年八月以里,都要完成,遲誤了時,那監工的都不饒”。南京大保恩寺有金剛殿、左右碑亭、天王殿、佛殿、觀音殿、法堂、祖師堂、伽蘭殿、藏經殿、輪藏殿、禪堂、三藏殿和九層 阿育王塔等建筑。建成后帝敕太監尚義、鄭和、王景弘、唐觀、羅智等:“南京大報恩寺完成了,啟建告成大齋七晝夜,燃點長明燈。” [35]

[ 編輯]

遺跡

南京天妃宮

南京天妃宮在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到 南京后建造,有近600年歷史。1937年日軍占領南京,南京天妃宮全部建筑被毀,蕩然無存。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 南京市在 2004年7月開始重建 天妃宮, 2005年5月3日,天妃宮落成,5月4日對外開放。鄭和墓

牛首山鄭和墓

鄭和墓位于 南京南郊 牛首山麓,經修整后完全保留了原有的歷史特征和穆斯林葬儀的習俗、規格與風貌,墓園下有28級臺階,象征鄭和航海28年,每個平臺7級臺階,象征他七下西洋,此外還建有碑亭和“南京鄭和墓史料陳列館”。牛首山鄭和墓可能是 衣冠冢。南洋華僑傳說,鄭和葬在 印度尼西亞 爪哇 三寶壟。鄭和父親墓之墓志銘

Wikisource-logo.svg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鄭和父馬哈只墓志銘馬哈只之墓雖早已有之,但在永樂九年,鄭和奉命重修父墳,由 李志剛撰寫新墓志銘。鄭和北京故居

鄭和北京故居在今 德勝門內大街路西 三不老胡同 [36]。

鄭和南京故居

南京 長白街上的鄭和公園,原太平公園鄭和收長兄之長子為嫡后,遷居南京三山街一所大宅 [37] [38],為記念先祖,名之為“馬府”;馬府原有房屋72間,但在 太平天國戰爭中被夷為平地。1983年考古學家在南京太平公園(舊稱馬家花園)出土鄭和府第遺物,有 龍泉窯瓷器、 宜興紫砂、 景德鎮青花等。太倉天妃宮“通番事跡碑”

“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碑或“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記”碑,簡稱“通番事跡”碑,由鄭和、王景弘等人于明宣德六年(1413年)撰鐫,立于 江蘇 太倉 瀏河天妃行宮的墻壁中。后來湮沒,下落不明。現已重建。

長樂天妃宮與“天妃靈應之記碑”

Wikisource-logo.svg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天妃之神靈應記為了祈求和感謝 天妃 媽祖的保佑,鄭和、王景弘等人于第七次下西洋之際在 福建 長樂南山重修了天妃宮,并立下了“ 天妃靈應之記”碑。泉州天妃宮

泉州鄭和行香碑

湄州天妃宮

鄭和銅鐘

福建 南平市文化館收藏一口鄭和在明 宣德六年( 1431年)祈保下西洋往返平安雙龍紋銅鐘,上有銘文:“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鐘一口”。[39]。

斯里蘭卡鄭和碑

Wikisource-logo.svg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斯里蘭卡鄭和碑用中文、 泰米爾文和 波斯文三種文字寫成,于1911年發現于斯里蘭卡南部海港城市 加勒,現保存于斯里蘭卡國家博物館。[40]

南京楊慶墓

Wikisource-logo.svg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大明故都知監太監楊公墓志銘2005年10月,在南京江寧區韓府山東麓發掘出鄭和副手 楊慶墓。 [41]

南京洪保墓

Wikisource-logo.svg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大明都知監太監洪公壽藏銘南京祖堂山發鄭和副使明都知監太監洪保墓。[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031/29469.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