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的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和戰略飛機)能夠全天時地實施導彈核打擊并摧毀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目標,給任何國家造成預定的(無法承受的)損失。未來可能會出現太空戰略核力量。戰略核力量是主要的遏制力量之一。有時一國掌握這種武器的意義就是為了確保主權和領土完整。
目前“核俱樂部”中有八個國家。按照第一次核試驗的先后順序依次是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朝鮮。以色列未正式承認擁有核武器。
中國公路版東風41導彈
美國、俄羅斯完全擁有核三位一體能力,而在最近的將來中國也將加入進來。后者正在加強其核實力。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援引來自美國情報部門的消息報道,2015年12月5日中國試射了“東風-41”鐵路機動洲際彈道導彈。
此外,據國際裂變材料委員會評估,印度可能擁有80-100件核裝藥,巴基斯坦擁有90-100件。兩國擁有擴充核武庫的儲備。專家們一致認為,以色列從60年代末、70年代初開始擁有國產核戰斗裝藥。
目前美國和俄羅斯的戰略核力量實力相當。中國正在緩慢但穩步地接近它們。
反導防御系統
至于多層反導防御,發端于二戰時期德國研制成功彈道導彈(V-2)和巡航導彈(V-1)并用其對英國目標實施打擊。1944年9月8日,德國第一次用彈道導彈對倫敦實施了打擊。
現代化的反導防御武器能夠發現和消滅任何太空和空中目標。今天只有美國擁有這種能力。以色列正在該方向上迅速擴充力量和裝備。它已經建立了三層反導防御系統并成功地進行了運用。
以色列即將完成建設采用“箭-3”反導導彈的其反導防御系統的上層即第四層。以色列國防部反導防御局和美國反導防御局于2015年12月10日宣布成功地進行了“箭-3”遠程反導防御系統攔截靶彈的第一次試驗。
美國正在努力建設多層國家反導防御系統。2015年11月1日正式宣布在西太平洋的威克島地區成功地進行了代號為FTO-02 E2a的綜合試射。演練了“宙斯盾”和“薩德”反導防御系統。2015年12月10日,外界獲悉部署在夏威夷群島的“岸基宙斯盾”(AEGIS ASHORE)反導防御系統成功地進行了最初的幾次靶彈攔截試驗。
美國不僅在本土發展反導防御系統——在阿拉斯加州格利利堡空軍基地和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建成了2個陣地區,還計劃在歐洲(歐洲反導防御系統)和亞太地區(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建設全球反導防御系統。
在美國國家反導防御計劃中,將在2025年前在美國本土建成第三個反導防御區,掩護其大西洋沿岸的工業中心,并將美國本土的GMD反導導彈總數增加至56枚(阿拉斯加28枚,加利福尼亞14枚,大西洋沿岸14枚)。未來GBI反導導彈將增加到100枚。
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和其他一些國家正在力圖擁有象美國一樣的反導防御系統。
高精度武器
正在研究的戰略三角的組成部分的第三個組成部分是高精度武器。這種系統包括運載工具和裝備瞄準和末制導裝置的制導彈藥,能在考慮到時間變化的情況下,在任何情況下摧毀地面和水面目標,在殺傷范圍內一次發射(投擲)的摧毀概率不低于0.5。此外,高精度武器還能對預定地點的關鍵目標進行有選擇的摧毀,無論它有什么樣的防空系統掩護。
美國公布的演習結果表明,在4-6小時內消耗3500-4000件常規高精度武器對大的發達國家實施打擊,將使后者喪失抵抗侵略的能力,經濟遭受無法承受的損失。
美國正在把以前核武器承擔的部分任務交給打擊范圍覆蓋全球的高精度常規武器。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早已被改裝為巡航導彈載艇,每艘艇可攜帶154枚BGM-109巡航導彈。
俄羅斯和中國也在努力追趕美國。
俄軍從2015年10月7日開始使用 “口徑-NKE”艦載巡航導彈、“口徑-PLE” 潛射巡航導彈和Kh-101、Kh-555空射巡航導彈表明其正在穩步采取高精度武器的研發、改進和作戰使用步驟。
中國人民解放軍也在致力于高精度武器的研發。2014年1月9日,中國成功地進行了WU-14超高速飛行器的第一次試飛。據得到試驗信息的美國專家評估,該飛行器是借助于洲際彈道導彈發射的。此后飛行器分離并繼續以約100公里的高度做滑翔飛行。在飛向目標的過程中高超音速飛行器在近地空間以接近十倍音速(亦即時速11000公里左右,另有說法是8-12馬赫)的速度機動。該飛行器利用彈載雷達制導。
未來可能形成這樣的形勢:結合使用高精度武器和反導防御系統,用常規武器對任何國家的戰略核力量目標進行繳械式的打擊,而后者剩余的彈道導彈及其彈頭將被多層反導防御系統的反導導彈所摧毀。
三角世界的邏輯
今天美國在高精度武器、反導防御系統方面對俄羅斯的優勢很明顯。因此不考慮其他組成部分——反導防御系統和高精度武器——而進一步進行核裁軍對美國是有利的。
高超聲速武器
悖論在于,按照俄美之間的條約進一步裁減彈道導彈而不考慮英國、法國和中國的核實力,將導致爆發核戰爭的概率提高而不是降低。
美國單方面退出1972年的反導條約,根據俄美第三階段削減和限制戰略進攻武器條約(2010年4月8日)已展開的戰略運載工具的臨界值可能減少至1千枚核彈頭,這可能會造成這樣的局面:誰先發動核戰爭(如果說這是一種戰略優勢)),誰更容易獲勝。而高精度武器和反導防御系統的發展及其作戰使用正在抵消反擊的能力。敵人剩余的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及其彈頭可能被展開的全球多層反導防御系統所摧毀。
不要忘了還有擁有自己的三位一體、沒有加入中導條約的中國。其118枚射程為1700-40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是輔助性戰略潛力。擁有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反導防御系統和高精度武器)正在使它成為受尊重的世界強國。這是當前人類發展階段的公理。
對于為什么歐盟不能在國際舞臺上取代蘇聯的問題,我們的回答是:沒有建立三位一體。法國和英國擁有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但沒有其他組成部分——反導防御系統和高精度武器。因此歐洲依附于擁有三位一體的美國,從而利用美國的軍事戰略潛力對世界上發生的事情產生一定影響。
沒有三位一體的國家無法對國際政治產生影響,需要加入到其中一方或者正在形成的亞太地區三角中的一角——美國、俄羅斯或中國。俄羅斯的政治領導層明白這一點,正在采取緊急措施建設三位一體。擁有它將使我們能夠推行獨立的內外政策,維持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也在加緊做這件事。
國家擁有三位一體將能確保世界的穩定和安全。要排除新的世界大戰,未必能找到其他辦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2940.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