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翎
成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由於其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特點,因此更能承載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積淀。
它言簡意賅,形象生動,與我們生活形影不離,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為了表達的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下,把成語略作改動,會其意而用之,既諷刺時弊,又幽默詼諧,常引人發笑。
勤撈自富;
大供吾私。
原來系「勤勞致富」「大公無私」兩個成語,分別換上兩個別字,對仗相當工穩,用以指斥貪奸,實屬妙極!
以身作賊;
奮勇向錢。
上聯故意錯改成語「以身作則」,下聯錯改「奮勇向前」,諷意甚明。
求閑若渴;
見益勇為。
上聯故意錯改成語「求賢若渴」,下聯則錯改「見義勇為」。
以上兩副對聯,都從另個側面給予施行不正之風者譏笑嘲諷,等於畫了丑像。
當今,有的高官大權在握,臭銅蝕腦,禮品腐身,盡在搜刮民財,不顧百姓疾苦,正是:
大權在我;(握)
能者為私。(師)
民情勿理;(物)
能者多撈。(勞)
有的貪官,花天酒地,荒淫無度,以錢物賄賂女色,正是:
因銀成仕;(人、事)
以妓墮人。(己、度)
如今也有些車匪路霸,手段極其殘忍,攔路打劫,謀財奪貨,其強盜行徑,正是:
雄財大掠;(才、略)
奇貨可拘。(居)
以上一些字,經更易改換後,意思完全相反。
那些「眼貪錢,手弄權,交易錢權亂政;心變色,身迷賭,傳播色賭害人。」的人們,國法難容,希望他們:
滌瑕蕩垢;革面洗心。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220/74640.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