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揭秘假珍珠練成之路(圖)

2016-12-20 08:31    文章來源:華夏收藏網    

  塑料、玻璃、貝殼制成的假珠

塑料、玻璃、貝殼制成的假珠

過去,說到“假珍珠”,消費者想到的往往是冒充海水珠的淡水珠,即用人工圈養的貝殼培育出來的淡水珍珠。盡管淡水珠也有價格昂貴的極品,海水珠也有“品相”差的,但在人們傳統的觀念里,海水珠總比淡水珠要珍貴。

當珍珠不再“真” 揭秘假珍珠“練成”之路

然而,隨著合成材料的發展,如今的假珍珠,“海水”或“淡水”都不需要了。

近日有報道稱,有消費者買到了各種材料制成的假珍珠,因為很難分辨,花了不菲的價錢,買到的卻是一串串的玻璃和塑料珠子。

浙江義烏某仿真飾品工廠經理徐女士告訴記者,很多服裝商都會訂購他們生產的假珍珠,因為懂行的人從外觀就能分辨,他們也絕對不會告訴客戶這是真正的珍珠。

徐女士說,他們生產的仿珍珠一般是用塑料和玻璃制成的。塑料仿珍珠就是在乳白色塑料上涂一層“珍珠精液”。乍一看,和珍珠非常相似,仔細看就會發現,色澤沉悶,大小一樣。手感輕,而且有溫感,不涼。用針一挑,涂層就會脫落,可以看見里面的塑料。

而玻璃制成的仿珍珠,又分為“空心注蠟”和“實心玻璃”仿珍珠。跟塑料仿珍珠的區別就是把乳白色的玻璃浸泡在“珍珠精液”中制成,也可以通過簡單目測分辨。

而淘寶一家銷售仿珍珠的店主則告訴記者,他們生產的仿珍珠是用貝殼磨出來的球。加工程序也很簡單:拋光、酸洗和涂覆“珍珠精液”。

據介紹,貝殼仿珍珠與“真珠”在外觀和密度上極為相似,但在強光照射下,“貝殼珠”有明顯的平行條帶,表面缺少珍珠表面所具有的層狀生長結構,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

另外,該店鋪還銷售一種“覆膜珍珠”,就是在圓形的珠子表面覆上一層染黑的聚合物膜或其他顏色的膜。

四招辨真假

北京從事寶石研究工作的陳先生告訴記者,珍珠是名副其實的“有機寶石”。不過,目前市場上珍珠品種繁多,魚龍混雜,因此,有些投資者一見到顆粒特大的珍珠就認為是假的。事實并非如此。

據陳先生介紹,珍貴的養殖珍珠南洋珍珠,其顆粒就很大,在國外極受歡迎,近幾年才被引入中國市場。

陳先生說,有四種簡單的方法可以鑒別真假珍珠。

一是觀察珍珠表面特征。幾乎所有瑕疵都多少會有瑕疵,“零瑕疵”的珍珠幾乎沒有,因此,看到特別完美的珍珠,就應該打個問號。

第二,如果珍珠掉在地上,其彈起的高度與掉落的高度相差10厘米以下,則可以確定其為珠層較厚的“真珠”。

第三,用小刀在珍珠有瑕疵的地方輕刮幾下,如果刮后的珠層和外表相同,則為真品。

第四,對于價格不是很高的珍珠,可以將兩顆珠子相互對磨,如果有珍珠粉產生,并且磨后無痕跡,便是真珍珠。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61221/75424.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