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如今,方便快捷的高鐵越來越得到老百姓的認可,過去幾年反對修建高鐵的聲音已基本消失,連過去在微博上黑高鐵的一些人,都開始盛贊高鐵的好。高鐵,客觀上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李克強總理如今都自稱高鐵“推銷員”,外訪經常會向相關國家推銷中國高鐵。中國高鐵,嫣然已成國家的一張名片,成了中國工業制造的一顆閃亮明珠。

中國高鐵為何將改變人類世界的發展模式?

高鐵,不僅僅是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對中國的戰略作用筆者在新書《大博弈中國之危與機(形勢篇)》中進行了詳細論述。但更為重要的是,高鐵事實上正在改變人類社會的發展模式。這一改變,不但會改變世界的大國博弈格局,還會對過去人類社會幾百年的發展模式產生顛覆性影響。

這一切,都源于中國掌握了高鐵技術,并迅速在世界上成為該領域的領先者。截止2013年年底,中國高鐵總里程達到11028公里,“四縱”干線基本成型。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約占世界高鐵運營里程的一半,穩居世界高鐵里程榜首。在建高鐵規模也高達1.2萬公里,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投產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說中國高鐵,不得不提及一個人,他就是前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如今,在微博上及高鐵上,偶爾都會聽到有人感嘆應該感謝被判了無期徒刑的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的確,正是這個“劉瘋子”在這么短時間內將中國從一個沒有成熟高鐵技術的國家,帶向了世界高鐵技術的頂峰。雖然劉志軍因腐敗被判無期罪有應得,但他為國家立下的功勞卻也是戰略性的和不可抹殺的,中國歷史上必有他濃濃的一筆。對劉志軍,個人也一向一分為二,有罪當罰,但有功也當記。在劉身上,有法院的判決,那是他對所犯罪責應該承擔的責任;當然,歷史也一定會給他一個公正的歷史評價。罪與罰,終歸與最終評價不會絕對成正比。

重回正題。既然高鐵正在改變世界的大國博弈格局,還在改變著人類社會過去數百年的社會發展模式,那么,高鐵將如何改變這一切呢?

筆者在新書《大博弈中國之危與機(形勢篇)》中有一個結論,即中國高鐵將促使“陸權”在未來幾十年內快速回歸,未來人類世界將會是“陸權”與“海權”并重的發展模式,一改過去幾百年“海權”一統天下的局面。

這一結論,筆者在去年提出時還未看到有其他人有類似提法。今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這一點,特別是當“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被提出后,中國高鐵的戰略作用越發凸顯。雖然“陸權”正加速回歸的觀點還未被普遍接受,但筆者相信,用不了幾年,這一觀點將會成為主流觀點。

其實,更多的人是關心這背后的邏輯。關于上述觀點的歷史邏輯演變上,筆者在《大博弈中國之危與機(形勢篇)》中有如下詳細論述:

我們知道,自人類社會誕生以來,總體上一直是陸上社會,即人類更多的活動發生在陸地上。雖然,人類對大海的征服從未停止,但海上活動相比陸上活動只是社會的一小部分,在經濟活動中的占比總體偏低(歷史上,中國宋朝特別是南宋時期,海上經濟活動一度較為發達)。因此,在長達數千年的農業社會,陸權一直占據著人類社會政治的核心。

但是,這一切在15世紀發生改變。15世紀末,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西方的大航海時代到來,這一切改變了過去人類歷史陸權主導人類社會的現實。經過一兩百年的發展,海上貿易逐漸取代陸上貿易成為西歐經濟的主體,西歐人通過發展與世界其它國家的海上貿易以及對世界他國的掠奪,逐漸完成原始積累,并于18世紀爆發工業革命。之后,在世界經濟活動中,陸權一直從屬于海權,原因是海上運輸較陸上運輸有非常明顯的三大優勢優勢:

優勢一:海上通過能力大。海洋運輸可以利用四通八達的天然運輸航道,它不像火車、汽車受軌道和道路的限制,故其通過能力大。

優勢二:運量大。海洋運輸船舶的運載能力,遠遠大于鐵路運輸車輛和公路運輸車輛。如一艘萬噸船舶的載重量一般相當于250-300個車皮的載重量。

優勢三:運費低。按照規模經濟的觀點,因為運量大、航程遠、分攤于每噸貨運的運輸成本就少,因此運費相對低廉。

這三大優勢,使得世界上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所以,我們看到,近代西方誰是海上的霸主,誰就是世界的最強國。這一切,到大英帝國終修成正果,即誰掌握海洋誰就是世界霸主。特別是十九世紀的大英帝國、二十世紀的美國,都是掌握了海洋霸權從而成為世界霸主的。

既然海權成為世界主導是由于海上貿易運輸的優勢,那么當陸上運輸在這三方面趕上海上運輸,再加上陸上運輸的安全性高、風險小、運輸路線的完整性、運輸速度快等優點的發揮,則世界經濟游戲規則必然改變。高速鐵路技術的成熟,事實上給這一切提供了戰略機會。

上述內容,闡釋了海權為什么替代了一直統治人類的陸權,也闡明了陸權要回歸的條件。即,當陸上運輸在上述三個方面超過海上運輸,那么陸權即必然回歸。如今,隨著高鐵的發展和重載鐵路的發展,陸上運輸正在快速在上述優勢中重新占據主動。

當然,我們知道,早在中國之前就有日本、德國、法國等國掌握了高鐵技術,那么他們為什么就沒能改變這一切呢?為什么當中國擁有了這一技術后,即對世界形成了這么大的改變力量呢?這里邊根本原因有三個:

一、中國國土幅員遼闊,人口基數巨大。高速鐵路的發展,有足夠的延伸空間和足夠的乘坐人口非常重要,否則高鐵的效率優勢將較難發揮。中國恰恰具備這兩點基礎,一方面是國土面積的遼闊,另一方面是人口基數巨大,這一切使得高鐵在中國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也容易獲得快速發展。在這兩樣基礎條件上,無論是日本還是歐洲諸國,與中國的先天條件都不可同日而語。

二、中國有完整的工業鏈、強大的制造能力和工程施工能力。高鐵的發展,非有完整的工業鏈、強大的制造能力和工程施工能力不可。沒有完整的工業鏈,高鐵技術難以快速吸收更別說獨立研發;沒有強大的制造能力,產品必然受制于人,發展一定受限;沒有強大的工程施工能力,以中國這么遼闊的國土面積,高鐵施工速度必然難以保證。然而,中國具備這三種能力,于是中國僅用數年時間,就完成了對發達國家的追趕甚至超越。至于其他國家,雖然掌握了技術,但很難講高鐵的成本降下來。

三、中國經濟處于高速發展中,且仍將繼續高速發展。這一點是任何發達國家都不具備的。發達國家由于投資趨于飽和,其經濟增長空間有限。中國則不然,中國正在進行著城市化、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轉型,無論是中國中西部的基礎建設投資、生產效率的提高空間以及消費在經濟中的占比,都仍有巨大的發展機會。這一切,一方面給高鐵發展帶來了經濟條件,另一方面高鐵的發展也加速這一切的發展。

高鐵的發展使得高鐵在速度上正在向航空靠攏,而其效率卻要比航空運輸更高。與此同時,在高鐵高速發展的同時,貨運的重載鐵路也正在高速發展。過去,一輛貨運列車的單列運輸量約為兩三千噸,但如今已經向兩三萬噸邁進,速度也正大幅提高。中國在建的重載鐵路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將于2014年9月全線貫通,其中山東段-萊蕪以東至日照段,按時速200公里/小時設計。這意味著,未來高速鐵路和重載鐵路完全可能結合起來,鐵路在國際貿易的貨物運輸上不但具有海運運量大、運費低的特點,還將比海運更有效率、更安全。

這樣的陸上運輸重大技術變革,正在顛覆過去幾百年人類社會主要靠海運進行國際貿易運輸的現實。這一改變,事實上也必然會改變人類世界的經濟游戲規則。而如今的中國,恰恰又利用自己的優勢,在高鐵和重載鐵路戰略上占據了制高點。再考慮到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制造業大國、最大的貿易國和最具潛力的市場等因素,中國高鐵在加速國內擴建的同時,必然向歐亞大陸其它國家延伸。

高鐵和重載鐵路的延伸,正在和人類全球化、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大趨勢疊加在一起。這些有利因素的疊加,使得中國高鐵事實上正在成為改變世界規則的有力工具。

美國為何要在中東、東歐、南海等地不斷挑事,就是破壞這些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迫使相關國家之間敵對而起來,而不是互相增加信任。而這么做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打斷高鐵和重在鐵路的發展之路。當然,阻擋住這一切,歐亞大陸的整合就會慢一些,美國就能繼續在歐亞大陸發揮更持久的影響力。

而且,一旦歐亞大陸布滿高鐵,在交通上對飛機將會產生巨大的替代作用。如此一來,波音客機將會受到致命打擊,美國在高端工業輸出品上將會折斷翅膀。歐洲德國、法國等國也掌握了高鐵技術,他們空客的損失完全可用自己掌握的高鐵技術產品出口來彌補。美國又靠什么彌補呢?美國將會成為高鐵發展的最大“受害者”,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美分黨反對修建高鐵和黑高鐵的另一個原因。

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要靠什么來連接?靠什么來加強各國的貿易和人員往來?就是要靠高鐵。如果沒有高鐵,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實施起來將會非常困難。如今則不同了,高鐵的發展使得陸上的整合變得更加容易和更加有經濟價值。有了高鐵,以大中國為核心的“大中華經濟圈”構建完成之日可待。

如今,歐亞大陸上正在構筑的國際鐵路網包括泛亞鐵路,第一、第二、第三條歐亞大陸橋等等,當這些鐵路干網逐漸形成合力,再輔以更多鐵路支線,未來歐亞大陸將會被高速鐵路和重載鐵路所覆蓋,這樣的經濟運行效率將會大幅提高。如此下去,歐亞大陸上各國將更趨于合作而非敵對,大家都會迎來新的經濟發展機遇,歐亞大陸上的局部沖突也將會因此整合進度而逐漸化解。

我們以積累人類世界矛盾最多地區中東為例,這個區域的民族、宗教等矛盾的化解,務必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這些國家都迎來非常明顯的發展機遇,讓發展帶來的安居樂業來融化仇恨。而這一切,會因為高鐵、重載鐵路支撐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而發生改變。

筆者相信,一二十年后,中東地區的戰亂將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場新時代的文化經濟革命。到那時,經濟發展將會是相關地區的絕對主旋律,當地的文化也會因經濟的發展而發生革新,民族和解也將因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而發生質變。

貧窮落后的非洲,也會因為歐亞大陸經濟的加速整合而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二十年后高鐵和重載鐵路將會逐漸加速覆蓋非洲,歐亞非三個大洲將會因為高鐵和重載鐵路而發生本質變化,人類社會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模式。

最后,再強調一遍,未來人類世界將是“陸權”和“海權”并重的時代,從現在到本世紀中葉,“陸權”將會像風一樣回歸。“陸權”的回歸,將會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份量;中國海軍的發展,又會讓中國獲得更多的“海權”。中國,未來將是一個“海、陸權”并重的大國。中國所在的地理位置,會促進中國重新崛起為世界上的頂級大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會實現。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8174.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