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寶玉同父異母的妹妹,親生母親是趙姨娘。
喜歡紅樓的人,都會知道賈府的三姑娘賈探春,外號玫瑰花,又紅又香只是刺兒多扎手。因為是姨娘所生,不是嫡女而是庶出。
探春在書中,有一個時期代理家務,那也是探春整本書中最輝煌的橋段,全家老小也都對她的才華刮目相看。其中有一個場景就是她的親生母親趙姨娘因為自己的兄弟死了,想讓探春多給點銀兩,從而發生的一場母女激烈爭吵,這場爭吵,看似是趙姨娘愚昧無知,探春的無端受辱,但實際上呢,趙姨娘是愚昧到看自己女兒管家就張口多要自己兄弟的喪帳費么,事情其實不那么簡單,聽東東來講講那背后的隱情。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原文。
剛吃茶時,只見吳新登的媳婦進來回說:“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昨日死了。昨日回過太太,太太說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來。”說畢,便垂手旁侍,再不言語。彼時來回話者不少,都打聽他二人辦事如何:若辦得妥當,大家則安個畏懼之心;若少有嫌隙不當之處,不但不畏伏,出二門還要編出許多笑話來取笑。吳新登的媳婦心中已有主意,若是鳳姐前,他便早已獻勤說出許多主意,又查出許多舊例來任鳳姐兒揀擇施行。如今他藐視李紈老實,探春是青年的姑娘,所以只說出這一句話來,試他二人有何主見。探春便問李紈。李紈想了一想,便道:“前兒襲人的媽死了,聽見說賞銀四十兩。這也賞他四十兩罷了。”
大家看這一段,首先趙姨娘的兄弟死了,賞多少王夫人是可以做主的,仆人們先回了王夫人,但王夫人卻不說,讓代理家務的探春和李紈做主。那些仆人們也都看著這件事情當個笑話,等著探春在處理的時候出丑。而探春問李紈的時候,李紈沒有脫口而出,而是想了想,最后給的答案是參照襲人的樣子,是因為襲人家剛剛死過人,就成了參照物么?明顯不是,那么到底為何王夫人不說,而李紈還要想想,想了后還要參照襲人?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在說原因之前,我們先看探春的反應。
吳新登家的聽了,忙答應了是,接了對牌就走。探春道:“你且回來。”吳新登家的只得回來。探春道:“你且別支銀子。我且問你:那幾年老太太屋里的幾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頭的這兩個分別。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賞多少,外頭的死了人是賞多少,你且說兩個我們聽聽。”一問,吳新登家的便都忘了,忙陪笑回說:“這也不是什么大事,賞多少誰還敢爭不成?”探春笑道:“這話胡鬧。依我說,賞一百倒好。若不按例,別說你們笑話,明兒也難見你二奶奶。”吳新登家的笑道:“既這么說,我查舊帳去,此時卻記不得。”探春笑道:“你辦事辦老了的,還記不得,倒來難我們。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現查去?若有這道理,鳳姐姐還不算利害,也就是算寬厚了!還不快找了來我瞧。再遲一日,不說你們粗心,反象我們沒主意了。”吳新登家的滿面通紅,忙轉身出來。眾媳婦們都伸舌頭,這里又回別的事。
一時,吳家的取了舊賬來。探春看時,兩個家里的賞過皆二十兩,兩個外頭的皆賞過四十兩。外還有兩個外頭的,一個賞過一百兩,一個賞過六十兩。這兩筆底下皆有原故:一個是隔省遷父母之柩,外賞六十兩;一個是現買葬地,外賞二十兩。探春便遞與李紈看了。探春便說:“給他二十兩銀子。把這帳留下,我們細看看。”吳新登家的去了。
首先我們看到了探春的心思縝密,沒有馬上順著李紈的思路給四十兩銀子,第二也看到了這些管家奶奶們不好對付,稍有差池就會被他們恥笑。當然這些不是重點,我們看看探春的問話。她先問的是,那幾年老太太屋里的幾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頭的,各是賞多少?
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探春想問,當年自己爺爺的姨娘,如果死了人賞銀的規格是多少,而且,她還特意問,家里的,外頭的各是多少。她為何要問這個?看下面的答復就豁然開朗了。吳新登的媳婦找來的賬目上說地很清楚,探春的爺爺,一共六個姨奶奶,兩個是家里的,賞銀二十兩,兩個外頭的賞四十兩,還有兩個外頭的,家里死人的時候情況很特殊,于是賞的比四十兩多,但多的都注明了原因,非常精細,完全不是看心情隨便賞,都是有一定的規則。
這里就必須說了,什么事家里的,什么是外頭的。關注我公眾號的朋友一定不陌生,我之前給大家都解釋過,自己家里仆人的孩子,就是家里的,屬于家生子女,如鴛鴦和紫鵑都是。還有一類是外面買來的,像襲人,晴雯,這都屬于外頭的。如果這些姑娘做了姨娘,那么在喪葬費的待遇上,家里的比外頭的要少一倍。而趙姨娘,就是家里的。他的弟弟趙國基,書中說,是跟著賈環上學的仆人。也就是說他們的父母肯定也是在府中當差。后來女兒被賈政收房做了姨娘,兒子也就跟著趙姨娘生下的孩子當隨從。這也就是說按照份例應該是家里的姨娘待遇,所以探春說,給二十兩銀子。
探春之所以有這個疑問,從上面的分析看,就不難理解了。因為李紈給意見時候,是用襲人做的比喻。襲人之于趙姨娘,明顯不是一個合理的參照物。所以探春在看到襲人給了40兩的時候,要質疑地去問,老太太屋里老姨奶奶們的份例。那么,襲人是外頭買來的丫頭,李紈也知道這不是個家生女兒,那為何她要用襲人參照?而且,她還是想了想,才選出了這樣的參照物呢?
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我們先看襲人作參照物時候,是她的母親去世,而且賞了40兩。40兩,從探春看的賬目上,很明顯就是一個外頭買來的姨娘的份例。可此時,襲人是姨娘身份么。這個要從頭說一下,襲人最早是賈母身邊的丫頭。名字叫珍珠,或者蕊珠。賈母的標配是要八個大丫頭,每個月例銀子是一兩,而襲人就是其中之一。后來賈母把襲人給寶玉使喚,讓襲人好好照顧寶玉,只是借給他使用,份例銀子還是按一兩發放,也還算賈母這邊的丫頭。而寶玉看襲人本性花,就給她改了襲人這個名字。
后來襲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王夫人的高度認可。這時候,王夫人說寶玉要是有福氣啊,得襲人長長久久地服侍一輩子就好了。王熙鳳就說,那就放在屋里當姨娘就得了唄。王夫人說不行,因為寶玉還小,而且,他父親也不答應。這說明,襲人要當明公正道的姨娘,還沒有成功。后來呢,王夫人到底還是采取了行動,她讓王熙鳳把襲人的一兩銀子月錢蠲了,把她從賈母的八個標配丫頭中剔除掉,再給賈母找了一個補上。而自己呢,拿出自己的月銀,按照姨娘的份例給襲人發工資,當時的原話是,以后凡是有周姨娘趙姨娘的也都有襲人一份,只是這個錢從我工資里出就得了。
王夫人的這句話一出來,全家就都知道了,黛玉和湘云,還特意來襲人道喜,這也就是為何李紈要用襲人來參照趙姨娘喪葬費的原因。而且,襲人的母親去世,王夫人親自賞了40兩銀子,完全是按照外頭買來的姨娘的標配賞的,但是,這錢是王夫人自己出的,還是賈府的賬上出的呢?書里沒有說,就不好斷定。那么即便如此,李紈明知道襲人就算和趙姨娘一樣是姨娘身份了,也是外頭而不是家里的,為何要建議探春給趙姨娘一樣待遇也賞40兩而不是正常的賞20兩呢?
趙姨娘知道自己得了正常的20兩銀子后,非常不滿,馬上來和探春大吵一架,趙姨娘為何不滿意自己本來就符合要求的20兩喪葬費呢,她有哪樣的理由,只是因為探春管家才來吵架么?而探春為何也委屈滿腹向母親哭訴自己的處境,完全不買這份親生母女的情分賬?欲知詳情,且聽下回分解。 下期東東說說繼續談論探春母女爭吵的背后隱情,為你梳理母女之間的各種關系。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209/99578.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