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的班用輕武器呼之欲出,說一點個人的淺薄見解,其中難免錯謬,望大家海涵。
AK-74(上)RPK-74(下)
1. 放棄“槍族化”
我們一直認為“槍族化”才是班用武器的發展正途,但實際上,槍族化不過是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國產化后(生產56式沖鋒槍,深度改進的81式自動步槍),對其原理過度崇拜的結果。
要知道,世界范圍內真正實現槍族化的只有卡拉什尼科夫槍族,而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采用活塞長行程自動原理就是機槍普遍采用的自動方式。也就是說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AK)其實就是短管的機槍,班用機槍(RPK)其實就是它的完全版。
而小口徑槍械強調的是火力強度,依靠大容量彈匣或彈鼓來提高火力持續能力的班用機槍,因為其采用的不可更換槍管,實戰中能夠提供的火力支援能力并不理想。所以班用機槍還是要采用彈鏈供彈、槍管可速換的小口徑通用機槍,這樣的方案比較合適。
班用機槍的角色,其實普通重型槍管的步槍就可以客串,何必單獨裝備?
5.56×45彈發射藥膛壓高,燃燒速度快,盡管使用短槍管也可以發揮子彈威力
2. 子彈膛壓設計
現有5.8×42mm子彈為了降低炸膛風險、槍管槍機減重等因素,將發射藥的燃燒速度人為降低,但這樣帶來的后果就是需要較長的槍管才能發揮子彈應有的威力,但是,短槍管槍械已經成為必然裝備,短槍管無法發揮子彈威力,未燃燒的發射藥也會帶來諸多弊端。
所以需要重新設計子彈膛壓曲線,這樣可以帶來很多優點:第一,發射藥燃燒速度快,膛壓降低也快,便于抽殼,可以適當減小彈殼錐度;第二,便于短槍管槍械發揮威力。
現代步槍會安裝各種配件,以滿足作戰需要
3. 步槍是承載工具
現代步槍對于士兵來說,不僅僅武器,更是承載工具。其上需要按照使用需求,安裝各種配件,以滿足作戰需求。不僅是瞄準鏡、戰術燈、激光指示器等與作戰直接相關的配件,還需要裝上小握把、備用機械瞄準具、背帶環等便于士兵操作槍械的配件。
高精度零件才是槍械性能的保障
4. 提高生產精度
這個問題涉及到“公差可提高可靠性”的悖論,其實在槍械放大間隙來提高可靠性的設計,更需要嚴格的生產精度來保證。高精度的零件是保證槍械性能的重要條件。
同樣,還要允許一定次品率,避免不必要的困擾。即使是蘋果手機,也會有次品返廠,允許次品出現,客觀上減少廠商壓力,避免在產品檢驗方面弄虛作假。
ACR步槍的槍管、上機匣、扳機組、護木、槍托都可以任意組合
5. 部件模塊化
模塊化是現代先進步槍的一個重要標準,不僅要求零件的互換性,更要求槍托、扳機組、導軌接口、前護木等通過方便拆卸的銷子來互換組裝。甚至,槍管也可以按照使用需要,方便更換。
頂部采用皮卡丁尼導軌,護木其他位置采用其他較輕的通用接口
6. 接口通用化
槍械通過通用接口來安裝附件,機匣上方配備安裝精度、穩固度較高、但結構較重的皮卡丁尼導軌,其他部分配備重量較輕的其他類型接口,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槍械重量,還能夠滿足需要。
俄羅斯最新的RPK-16班用機槍采用了皮卡丁尼導軌
放棄所謂的“為防范帝國主義入侵不能資敵”錯誤觀念,美國、俄羅斯已經采用相同制式的導軌系統,為何我們還要單獨搞一套?是怕人家用我們的槍,還是怕人家用我們的配件,還是怕什么?說清楚,給我個理由先。
輕武器減重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最需要穩固的瞄準鏡座卻設計得如此纖細脆弱
7. 重量不再是第一位
以前,我們的輕武器都在“輕”字上做盡文章,為了輕不惜犧牲精度、可靠性、壽命、操作性,總之,一切輕武器的要素在重量面前,都一文不值,這是天大的錯誤。
8. 國家靶場標準需要修改
目前國家靶場對輕武器的考核標準不夠細化,需要根據實際使用條件,重新進行制訂。
高寒地區使用對應的復合材料,而其他地區的槍械完全不需要具備高寒性能
9. 合理優化槍械材料
現在輕武器要求滿足從-40~50℃正常使用,能夠滿足這樣條件的非金屬材料,認真想想到底有沒有?而這樣的使用環境,是否會出現?其實應該將全國不同溫度環境進行劃分,重新配置槍械的非金屬復合材料。比如南方部隊使用的是較高溫度下性能出色的復合材料,而高原部隊則可以配備低溫環境下性能出色的非金屬配件,通過現代化的物流和管理,達到裝備的合理使用,從而降低總成本。
81式自動步槍就采用了活塞短行程,獲得一致好評
10. 自動方式
通過眾多制式槍械的證明,最適合自動步槍的自動方式就是活塞短行程,為什么我們不用?
直彎直彈匣橫向尺寸更小,便于攜行
11. 直彎直彈匣
直彎直彈匣可以直插使用,相對目前95式使用的前掛后卡式彈匣,操作更簡單,不需要訓練。右手食指扣動彈匣鎖定鈕,彈匣掉落,左手裝上新彈匣,更換彈匣速度更快。
ACR步槍的空倉掛機解脫桿用扣動扳機的食指即可操作
12. 空倉掛機
空倉掛機重點并非提醒士兵子彈用盡,更重要的是將槍機鎖定在后部,通過空倉掛機解脫桿來釋放鎖定的槍機,快速裝填射擊。所以說空倉掛機不過是表,重要的是設置空倉掛機解脫桿。目前先進自動步槍多數都設置了空倉掛機解脫桿,且就在扳機護圈附近,便于扣動扳機的手指操作。
1-4倍光學瞄準鏡成為主力,而機械瞄準具變為后備
13. 瞄準鏡
新型步槍、機槍應該以使用1-4倍光學瞄準鏡為主,不僅可以提高射擊精度,更可以降低訓練成本。機械瞄準具可以設置成折疊的可拆卸式,更激進的可以設置成偏置45°的折疊機械瞄準具,可以不影響已經安裝的光學瞄準鏡。
串聯使用光學瞄準鏡,單獨使用某一個時,可以避免歸零問題
同時,機匣上方全尺寸的皮卡丁尼導軌可以方便安裝各種瞄準鏡,并能夠串聯使用兩種甚至三種型號的光學瞄準鏡。
美國LSAT輕量化機槍就采用了聚合物彈鏈,而這種技術我國已經具備
14. 非金屬全可散彈鏈
目前使用的半可散金屬彈鏈已經不能滿足使用需求,非金屬全可散彈鏈已經應用在艦炮等領域,技術相當成熟,可以考慮裝備。
SCAR自動步槍,5.56×45(上)和7.62×51(下),操作完全相同
15. 不同口徑槍械統一設計
可以參考SCAR系列的設計,中、小口徑(8.6和5.8)兩種步槍采用統一設計,這樣可以便于士兵的訓練,很快適應不同口徑的自動步槍。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MK48(7.62×51)MK46(5.56×45)采用同樣構型
同時,彈鏈供彈的機槍也應該參考這樣的設計。
G36(上)MG4(下)的小握把角度和快慢機位置近似
機槍與步槍的小握把和快慢機設置最好相同,不讓士兵改變操槍習慣。
適用的攜行具才能發揮出槍械最佳性能
16. 附件設計
槍背帶、彈匣包、附件包都應該納入槍械整體設計,更便于人機功效的優化。
最近工作太忙,以上想到的16點無法展開說,如果大家有興趣,會在以后詳細解釋每個方面的內容。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3019.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