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么: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
——雨果(法)《笑面人》
只需精致的觀察, 細心的思考, 在看似亂如飛花的歷史煙塵里, 我們輕輕吹去那些無關緊要的浮塵,總能發現些漸隱漸現的痕跡。 這些痕跡, 經過了時間的洗禮, 卻愈加彰顯。
我們總是能在歷史中發現一些輪廓, 好像與如今的世界無比的契合。 ------ 我總是感覺這是人類最大的幸運, 也是人類最大的悲哀。
《萬歷十五年》講述一段萬歷年間的往事, 一段關于一個王朝, 幾個人物, 一種體制, 幾種哲學的故事。 敬佩作者(黃仁宇)的認真, 淵博, 深刻。 明明是十分樸實的簡單描寫, 卻不時地讓人熱血翻滾。
《萬里十五年》教我的幾種做人做事風格:
1。 首輔張居正。 翰林學士出身, 屬于即注重知識水平, 又有實干能力的類型。 說話辦事沉穩干練, 果斷剛毅。 當然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 他幾乎總管大明朝所有政務。(小皇帝萬歷九歲登基)。
不僅如此, 他還洞悉體制積痹, 大刀闊斧的推行改革。
然而就是如此高端的一個人, 卻在死后被抄家。 其中兩個兒子被逼死。 悲乎哀哉!
2. 首輔申時行。 同樣是翰林學士出身, 萬里小皇帝的老師, 在張居正死后不久, 當上了首輔。申時行分析了張居正慘淡結局的原因: 不僅僅是因為, 張居正貪污了點銀子, 更因為他太過于鋒芒畢露。 也就是說他裝B裝的太過耀眼, 讓別人眼紅啦。 所以, 申時行采取了以柔克剛的策略。 申時行辦事兒, 不與皇帝以及朝臣正面交鋒, 而是采用順勢利導的“八卦”章法。 因此,在前期得到了 性情溫雅的長者稱號, 然而后期卻被人指責為尸位素餐, 碌碌無為。 不過還好, 得以善終。
3. 名將戚繼光。 在這個朝代, 如果你想建功立業, 你必須學會變通, 學會八面玲瓏。在張居正的支持下, 戚繼光建立了戚家軍, 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倭寇。
我們所看到的歷史名將 --- 戚繼光。 好像永遠是威猛犀利, 剛正不阿的形象, 其實不然。 他得到了張居正的大力支持, 當然也要聊表寸心, 禮尚往來一番。 雖然張居正也不是什么貪官污吏之輩, 但是人性皆然。 其間的人情世故, 禮尚往來, 也無可厚非。 所以, 我們的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4. 海瑞。 典型的清官形象, 但是正因為他太剛正不阿, 他過于明察秋毫,鐵面無私。 所以, 他不容于當時的社會, 當然他的措施不僅害了他自己也害了他所管轄的人民。 到底是他錯了, 還是當時的社會錯了。 如果是幾年前,我一定認為當時的社會錯了。 而現在 ······
理想的品行可能只是在理想的社會才永遠是對的。 ---- 而我們, 并不是活在真空中 ~~~~
總結: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好久沒寫博客, 文字也日漸蒼白了起來。
心中有種種的不快, 也許僅僅是對自己無能為力的無奈!
已無法表達當時讀時的感受, 但正如“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 但我已飛過”。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