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閱讀范圍

第四章 閱讀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P30-P41)

學習過程

  • 粗度原文,20分鐘;
  • 精讀原文,40分鐘;
  • 做導圖,一邊做一邊又精讀了一遍,60分鐘;
  • 看永澄老師領讀材料,40分鐘;
  • 聽小生老師領讀錄音,90分鐘;
  • 再看永澄老師領讀材料,30分鐘;
  • 做自己的檢視閱讀五步法的收集表單,40分鐘;
  • 又反反復復讀了幾遍永澄老師的領讀材料,沒計算具體時間;

第四章:檢視閱讀.png

本書提供的檢視閱讀的方法

按照刻意訓練的原則,作者將一個一體兩面的事情分為了兩個鐘步驟,一個是有系統的略讀,一個是粗讀。

有系統的略讀分為這樣幾步:

  • 先看書名頁,然后有序就看序。特別注意副標題,相關說明或宗旨,或者是作者寫書的特殊視角;
  • 研究目錄頁,對這本書的基本架構做個概括性的理解;
  • 如果書中有索引,也要檢閱一下,可以快速查找關鍵詞匯;
  • 讀一下出版者的介紹。其實也就是腰封,但結合現在的情況來看,腰封并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

完成這四個步驟后,對一本新書已經獲取了足夠多的資訊,可以判斷這本書值不值得自己花時間,或者作者有沒有誠意,或者有沒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這本書的分類主題,然后在這里可以做一次選擇,繼續還是停止。如果是繼續的話,再進行下邊兩步:

  • 開始挑幾個看來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可以根據目錄選擇跟主題緊密想關的篇章,或者是序言或摘要的說明。永澄老師領讀材料中提到:我們通常來翻,就在翻中間靠前的這個部分,中間靠前的部分作者剛剛展開,然后這個部分看一段到兩段,后面看一段,前面看一段,基本上看個三四段就夠了。
  • 把書打開,跳躍著看,一兩段或者連續讀幾頁,但是不要太多,留意主題的脈動。所謂脈動,也就是掌握這本書的章法或者結構,或者是能夠判斷預測作者后邊要講的內容。這里小生老師講的做項目管理時,可以預感項目的走向,這里給自己很深刻的印象。要注意的是,最后兩三頁(非后記)不要忽視。

完成上邊六個步驟后,回答這幾個問題:這本書是否包含了你還想繼續挖掘下去的內容?是否值得你再繼續投下時間和注意?這本書歸為哪一類?然后又可以進行一次選擇。

如果選擇繼續讀下去,那就進入到分析閱讀的第二個層面:粗讀。粗讀把握一個重要原則:

頭一次面對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考。

以上內容就是書中提到的檢視閱讀的內容。

閱讀障礙

在進行本書的刻意訓練的時候,自己也在學習晨讀會的訓練。這周正好進行到閱讀障礙的訓練,所以在看這個章節的時候關注到每個小的章節都提到了閱讀障礙。

不能夠集中精神閱讀
陷入白日夢的狀態
不明白自己剛看的那幾頁在說什么
沒法理解了解書中的內容
看不懂的章節、注解、評論或參考資料
一碰上困難就停住了
面對一本困難的書的時候不知道所措
不知道閱讀的規則
不懂得運用心智的力量
不知道自己在尋找什么
就算找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

閱讀障礙就是讓你停止閱讀的重重原因,不包括被打斷。分為主觀閱讀障礙和客觀閱讀障礙,按照種類可以分為:術語類障礙、語意類障礙、觀點類障礙。

提高閱讀狀態,讓自己更加主動的閱讀(嘗試問自己問題),刻意練習使用檢視閱讀的方法,可以解決一部分的閱讀障礙,但是語意類和觀點類障礙還要進行理解力的訓練才行。理解力提升了,語意類和觀點類障礙就少了。

補充一點:掌握分析閱讀的方法更多的是掌握了一本書的基本架構和一些簡單的資訊,并不能實質性的提升理解力。正如文中所講:

沒有經過分析閱讀,你就沒法理解一本書。分析閱讀,是想要理解(或了解)一本書的基本條件。

另外還有一點疑惑:在晨讀會的閱讀障礙的訓練題目中有這樣一條答案:

閱讀障礙在每10頁中,超過20個,應該停止閱讀,這就是閱讀段位與圖書難度不匹配

書中的講的面對難讀的書沒有對“難讀”的程度和級別進行劃分,不知道后面會不會提到,這里先保留這個疑惑吧。

檢視閱讀與主題閱讀

檢視閱讀與主題閱讀的關系僅僅在書中本章的最后一節中提到了一句

我們會提到檢視閱讀在主題閱讀中占有多么重要的角色。

通過聽小生老師的解讀,自己才有一點體會。

  • 在進行看書名頁、看序這一步驟的時候,在腦海中將這本書歸類,并且關聯在這個類型中,已經包含了哪些書。
  • 檢閱索引的時候,快速評估這本書涵蓋的議題范圍,以及所提到的書籍種類與作者。這給主題閱讀提供了找同類型書的一種方法:根據索引找同話題對應數目或對應篇章。

構建自己檢視閱讀的流程和方法

學以致用,這是很重要的一環。知道了方法,并不代表自己會用。開始的時候察覺到自己又滋生了懶惰的想法,隱隱感覺這部分的內容要結合材料給出一套具體的做法,小我發出一個聲音:好麻煩啊,要不隨便寫篇博客算了,在聽小生老師的領讀的時候,特意強調了這部分:


小生老師反思

一遍過去,感覺沒聽懂,又覺得這部分很重要,所以又重新聽了一遍。按照小生老師提供的流程也能梳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了。幸虧及時止住了懶惰念頭的繼續滋生蔓延。

一、檢視閱讀的步驟

按照永澄老師重構的五步閱讀法(如圖)和給出的表單內容,自己又結合在晨讀會中所學,稍微調整了下形成了自己的檢視閱讀表單。先抄后超,在實踐中在慢慢進行調整吧。


易仁永澄版檢視閱讀五步法

檢視閱讀表單1.png

檢視閱讀表單2.png

二、檢視閱讀要解決的問題

檢視閱讀帶哪些問題呢?主要有這幾個問題(本部分也是根據永澄老師的領讀資料稍微調整了一下):

  • 這本書是誰寫的?屬于哪一分類,閱讀目的和閱讀重點的是什么?
  • 這本書是怎么構架起來的?按照要素結構,一個要素、兩個要素、三個要素的疊加;還是層級結構;還是結構性結構;還是時間結構;還是什么樣的結構,它是怎么構建起來的;
  • 這個書里主題是講什么呢?哪一些東西是它的關鍵詞?
  • 主要的章節和主要的章次是哪一些?
  • 有沒有哪些邏輯順序可以供我參考的?

三、完成檢視閱讀后的輸出
填寫檢視閱讀的表單,可根據實踐過程隨時調整

總結

在永澄老師的重構中,又提到了“掌握精通四層次法”,這篇博客自己也打印下來看了好幾遍了,但是讀完后都似懂非懂。在永澄老師提到哪些哪些運用了這個模型或者俱樂部其他大神分享關于這個模型的應用時,自己依然是一頭霧水。

但這次領讀,永澄老師最后用這個模型進行了總結,自己了看了后加深了對這個模型的理解。

檢視閱讀的“道術器用”(根據永澄老師分享精簡整理)

  • 道,它是幫助你在短時間內快速認識事物。
  • 術,你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你可以用書里的方法,你也可以用我提供的“檢視閱讀五步法”,我的 “檢視閱讀五步法”自己用了很長很長時間了。大家也可以拿著,嘗試變成自己的東西.
  • 器,是筆,還有一個檢視閱讀表單。
  • 用,所謂的“用”,是指“實踐”或者“案例”這個方面。書中講到《獨立宣言》就是一個案例。

閱讀高峰攀登不易,請時刻牢記此行的目標,加油!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216/102438.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