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新文化運動的核心是什么

近代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是什么?近代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概括起來就是“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封建愚昧”。

新文化運動核心成員照片

新文化運動核心成員照片

作為近代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意義最深遠的一場思想領域的革命,新文化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兩千年之久的封建傳統禮教,啟發了民眾的民主意識,有力推動了現代科技在中國的發展,更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重要基礎,無疑是中國近代史上光輝的一頁。

新文化運動最初起源于上海。1915年,留日歸來的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發表了大量提倡自由、民主與科學的文章,以犀利的筆觸向封建主義及其意識形態發起進攻。《青年雜志》的創刊,標志著近代新文化運動的開始。

那后來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地,為何轉移到了北京呢?那便要從1917年7月,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開始說起。

蔡先生就任后,積極倡導學術民主與思想包容,在他的主張下,無數教育界進步人士相繼到北大任教,其中就包括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代表人物。

據說,最繁榮的時期,北大校園內隨意走走逛逛便能遇到當時的諸多名流、學者,一時間,紅樓一代往來無白丁,就連毛澤東同志也曾于1918年8月至1919年3月間在此任圖書館新聞紙閱覽室書記,因而,歷史上具有光榮愛國傳統的北京大學,亦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

新文化運動有什么樣的特點

新文化運動的特點可以分為幾個方面,主要是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反對統治者專制,提倡民主,反對迷信,提倡科學等。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人之一胡適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人之一胡適

在電影《建黨偉業》中有這么一段情節,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在臺上發表演講,高度倡導白話文的優越性。這時,有個女學生提出了異議,說文言文比較簡潔,而白話文則比較繁瑣,并舉例“無能為力”這個詞,用文言文僅有四個字,說成白話文,將會是很大的一段話。胡適則說,不然,無能為力用白話文來代替,只需三個字就好了,那就是“做不了”。這段電影很好地詮釋了新文化運動反對舊文學的思想。1918年5月,隨著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文的小說《狂人日記》的出版,中國逐漸開始摒棄了文言文,開始使用白話文了。

新文化運動的特點,主要是將矛頭對準了統治了中國兩千余年的孔孟思想。孔孟思想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巧妙地被統治階級利用,成為了維護君主制專制的道德工具。因此,新文化運動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是其核心的運動思想。在1916年,袁世凱稱帝后,不少擁護帝制的人,開始鼓動君主立憲制和“國不可一日無君”等錯誤思想,企圖逆轉歷史潮流,將中國重新帶回封建制時代。以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為首的,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一系列《一九一六年》、《民彝與政治》等論文,對帝制和專制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新文化運動給予封建統治階級的打擊是致命的,他們從根本上影響了人們的思想,使其開始覺醒,并主導中國文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新文化運動標志是什么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在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的思想文化和文化革命的運動。新文化運動標志著中國古典傳統文學走向沒落,也標志著新型文化思想潮流的崛起。

新文化運動的創導人之一陳獨秀

新文化運動的創導人之一陳獨秀

在辛亥革命后,革命黨人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但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文化思想,想要扭正過來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在當時政治方面,仍存在著“復辟”、“君主立憲”等思想。尤其在1915年,袁世凱更宣布了帝制的復辟,改稱中華帝國,給當時剛剛興起的民主潮流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袁世凱當政期間,將儒教大肆宣揚,先后成立尊孔會、孔道會等多種組織。康有為甚至建議將孔教設定為中國的國教。

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在1915年,由陳獨秀主編的《青年雜志》在上海創刊,后又改為《新青年》,主要針對當時的政治現狀發表一些言論,并主張打到孔家店,擁護民主和男女平等等思想。1918年5月,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對中國古典傳統道德觀念和封建禮教進行了抨擊。從此以后,白話文便開始普及,開始影響到國內的各大報刊和雜志、報紙等,使國內短訊、雜志等文風為之一新,也標志著新文化運動到達了高潮。

新文化運動標志著當時的中國人民對自由、民主、科學的渴望和覺醒,也反映出當時人民對封建禮教、迷信和專制的反對。

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位于何處

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坐落在北京大學五四大街,館址就是北京大學的紅樓,之后也是在舊址上重新翻新的,最大程度上地還原了當時新文化運動時期,老一輩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如何把“民主”和“科學”傳到中國大地上的。現在已經被列為全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悠久長遠,對建國前大陸三十多年的莘莘學子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915年胡適、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在上海創辦《新青年》,在全國都造成了極大的轟動,尤其是對于各個大學的學生來說,這是一次接受新文化的思想運動。

新文化運動啟蒙人之一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在歐美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和方針,提倡教學新文化,建議中西方文化兼容并蓄共同發展。在此情況下,北京大學需要一些有著新思想的教授,陳獨秀等人受蔡元培邀請來到北京,《新青年》編輯部也隨陳獨秀一齊來到北京,編輯部就設在北京大學的紅樓。

紅樓原是學生宿舍的一部分,后又改成圖書館、文科教室,1917年蔡元培出任校長不久就搬到紅樓辦公,魯迅被聘為國學教授,李大釗被聘為圖書館主任及經濟學系教授,與此同時,錢玄同、劉半農、李四光等著名學者皆曾在此任職任教。所以紀念館設在這里再合適不過了。現在的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外表仍然是1916年剛建成的紅磚砌墻的樣子,散發的依舊是經久不衰的文學氣息。

新文化運動的作用有哪些

新文化運動的作用在中國近代史上是空前的,也是影響巨大的,它從根本上動搖了中國封建主義的統治,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基礎。

新文化運動的創導人之一胡適舊照

新文化運動的創導人之一胡適舊照

首先,封建主義統治了中國將近兩千余年,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文化上,都已經根深蒂固。然而在資產階級的革命中,革命黨人對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宣傳是不夠的,因此當時的人民并不能清楚地認識到封建主義的衰落和腐敗。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讓封建主義受到了空前巨大的沖擊,人民思想的覺醒,使他們徹底摒棄了封建主義思想。

其次,在文化方面,新文化運動提倡使用白話文,而非枯燥繁冗的文言文。這一觀點,使中國數千年由來已久的文學方式受到了沖擊,從而改變了中國的文學方式,是中國文學史上里程碑的進程。

新文化運動的作用在科學上和民主主義宣傳上也是巨大的。從西方文化進入中國后,科學逐漸在中國普及,新文化運動將科學廣泛推行和提倡,讓人民也對科學有了清醒的認識,推動了中國科學的發展。

當時辛亥革命雖然已經成功,但是社會上仍有不少人在吹鼓著封建主義思想,企圖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尤其當袁世凱復辟后,逆歷史潮流的封建頑固派大有復興之勢。新文化運動向人民宣傳了西方的民主主義思想,大力反對封建專制的興起,對那些吹鼓君主立憲的人群打擊是致命的。

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之間的聯系

新文化運動在發展起來之后,所倡導的新思想有多個方面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新思想就是對文學改革方面的新思想。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因為受到外來新思想的影響,先是對封建統治的批判,之后便轉向了文學上的批判,其中主要是針對封建思想下所產生的那些比較的文學內容,因此便提倡簡化用詞,理解起來更容易,也就是要支持白話文的使用,逐漸替代那些古文言文的寫作模式,這是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中最重要的一個成就。

新文化運動油畫

新文化運動圖片

在新文化運動中白話文的使用次數越來越多,其他一些組織以及報社也開始學習新文化運動中提倡的這種寫作模式,于是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就接受并開始使用白話文,這從側面就表現出來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是傳統古典文學的一個標志性的結束。

在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后,中國開始了又一個新的文學時期,那就是從新文化運動開始時所發表的一些文章都被稱為現代文學。這是中國文學歷史的一大進步。

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雖然從表面上看只是一個文學的變革,但從深層次來講,反映出來此時的中國已經對追求自由以及人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些具有跨時代的意義都是新文化運動所產生的積極意義。除此之外,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還是一個走進世界潮流的表現,因為文學革命中提倡使用的白話文,不僅方便國人理解,而且可以走向世界。與外國的文學有了進一步的聯系。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028/147759373115192.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