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小字“智慧教育文化”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在密宗里有個密法,藏文叫妥噶,也可以叫做看光。怎么看光?你們現在靜下來體會,你們頭擺正,眼睛一定,整個虛空就是一個物理世界自然的亮光。就像目前的電燈光,看到沒有?(答:看到)當然看到,假設沒有電燈呢?太陽光看到吧?一定看到。

太陽沒有,電燈沒有,那個黑洞洞的你看到沒有?(答:看到)看到是黑光,黑的也是光。你注意,這是物理道理,白天是白光,黑夜是黑光,所以不要怕鬼嘛!黑里頭也是光,而且天黑了以后,不知道比人類多多少倍的生命都愛好在黑暗中活動,它們不需要陽光。而我們人很可憐,在黑暗中就看不見。

我們知道有修養的人,對黑暗也看成是很自然的,因為白天是白光,夜里是黑光。紅、黃、藍、白、黑是光的色,所以佛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至于光的能,不是肉眼所能看見的,它是無所在,無所不在。

現在對著光寧靜了吧!你們試試看,光看到了以后,你們眼睛看前面,眼球不要動,把眼皮慢慢閉起來,頭不要動哦!眼皮閉起來有沒有光的影子?這個光的影子也是光色,很安靜吧!(大眾神態寧靜)馬上很安靜,很容易嘛!兩個眼睛等于電的插頭一樣,插在光上安定了嘛!

我在軍校的時候,教的是高級將官班,我告訴他們,眼睛盯住不動,下面每個士兵看到,通通認為你的眼神是看著他,其實是在那里看光,可是全面都看到了,任何一個小動作都看得很清楚。因為我們眼睛喜歡眨動,所以就看不清楚了。

看光寧靜了以后,你忘記了光,亮光也不管,可是眼珠子不要往下,這“妥噶”看光,是很好的寧靜方法。

《二十一世紀初的前言后語》

------------

在《杜忠誥先生:得訣歸來好用功》一文中記述的南懷瑾老師親自傳授“看光法”:

意識要忘掉,看的注意力拿掉,也不管眼睛了。眼珠不動,眼皮慢慢閉攏起來,眼珠還是對前面,難就是眼珠子不是盯著前面。眼皮慢慢閉攏,自然一片光明中嘛!是不是?自然一片光明中,看的觀念拿掉了,注意力拿掉!眼珠子還是盯住的!對不對?這個時候輕松吧!

放開!不要守在頭里頭,沒有眼睛嘛!連身體。無眼、耳、鼻、舌、身、意,一切都沒有,注意力也沒有。你就利用這個物理世界自然光跟自己合一,身心內外,一片光明,就完了嘛!也沒有身體感覺,也不要理。當時告訴你這個,沒有眼睛,眼珠子還是對住前面,最后忘了眼珠子。眼不要注意去看,自然在一片光明中。如果夜里,黑色黑光,白色白光,光色變化,都是境界,不理,你自然與虛空合一了嘛!這是有相的虛空喔!先跟有相的虛空合一。這一下你輕松愉快吧!比什么都好。都在其中了!不一定盤腿。你這樣一定,三天五天,幾個鐘頭,你身心整個的起大變化,不要管它好不好,那就好得不得了了。

跟虛空合一,跟光明合一。光就是我,我就是光。外面形體的肉體四大都放掉,與虛空合一。光,物理上,現代自然科學也知道,它是不生不滅的。不要看了,看的意識拿掉。它黑色來的黑光,白色白光,都是色相的變化。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你就懂了嘛!就悟進去了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光色是空的嘛!空的境界,定住了,這一點是根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不是清清楚楚嗎?

再來,你剛才動(念)了一下,不行了!重新張開,不要慌!等于利用眼球為插頭,定住。不看,注意力拿掉,把眼識這個習氣拿掉,然后證入一片自然光中,就好了。你就這么定下去。就這樣,話也不要跟你多講了。忘掉,身體忘掉,連腦袋也忘掉,眼睛也忘掉。都丟,念頭更要丟,丟得越徹底,丟得,唉呀!也沒有什么“徹底”,都是形容詞。都丟完了嘛!禪宗說“放下”,放下就是丟嘛!這不是定嗎?盤個什么腿啊?連眼睛、頭腦都不要了,還管什么樣的腿?


你跟虛空合一,跟光明合一。光就是我,我就是光。連基督教你翻開《新約全書》都說:“神就是光,光就是神。”連他都懂,你們學佛的反而不懂。放開!越大越好。也沒有故意去做什么大小的分別,這個言語的方便話,不能聽。到了這個時候,一切皆空啊!

你趕快丟!眼珠也不是看的。眼珠子同照相機一樣,是照著的,那個心的第六意識分別,這個拿掉!”你開著眼睛也可以啊!與一片自然光合一。忘記了身體,忘記眼睛,與光合一。光是不生不死的,在自然科學里頭,光是不生不滅的。不過,你現在看到的光,還是光色,不要著色。所以叫阿彌陀佛,是無量壽光。無量壽,壽就是壽命,它不生不死,所以無量壽、無量光。也沒有邊際,不在內、外、中間,一片光明中。這樣懂了嗎?夜里黑色黑光,白色白光,慢慢你曉得光色,就不管了。光能同你的性能一樣,你只要不起分別,它就自然如如不動了嘛!

你不是看過《六祖壇經》嗎?“不思善,不思惡”,好的也丟,壞的也丟,都拋光,就住在與虛空光明合一中。這懂了吧!善惡都不思,善惡兩頭都有思!還要放!無我了嘛。無人相,無我相,不是理論。只是一放,你就到了。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完了。過去心不可得,一個念頭來,過去了嘛!未來心不可得,念頭沒有起,當然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當下就空了,聽過了就完了嘛!

丟!喜怒哀樂都丟。你《中庸》忘記了?“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怎么中節呢?起來就把它空掉了。“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都給你講完了。不要給情緒動了!“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你管它悲歡喜樂來,都是一掃而光。一個《中庸》,一個《大學》,就完了嘛!這幾句話,就完了嘛!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節,要節制,要把它停掉。“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跟虛空合一。《中庸》都講了,就那么簡單,比佛法還要明白。你懂了佛法,儒家這才懂了。現在我背《中庸》給你聽,你懂了吧!懂了就信得過。一信就拉倒了,一路下去了。

還有一點吩咐你,什么“吸一口氣,閉住”,那是笨辦法,不對的。出世法是什么?你碰到那個不對的,呼一口氣,鼻子呼出來了,切斷了,不呼也不吸,那個是對的。你看!現在我跟你講,你在境界中,不呼也不吸,這個是對的。不是吸進來,不對的,有呼吸就不對了。念頭動了,呼吸就動;念頭不動,呼吸也不動。

現在你體會一下,放空!念空了,呼吸也不動,這個是對的。呼吸是生滅法,有來有去都不是。不要努力在看光!名稱叫看光,不是去看。不要分別去看了。眉毛展開,笑!嘿--,假笑,慢慢真笑了,彌勒菩薩都在笑中。搞清楚了吧!

這樣你懂了吧!你就定住。還早呢!能夠定住一個鐘頭更好。現在唯一的事,記住!在一片光中,這個境界里頭,光沒有了,一片空,定住。然后記住一個偈子,六祖的師兄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一切都掃光,“勿使惹塵埃”就對了,就那么簡單!“身是菩提樹”,你這樣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有雜念來,善念惡念,一切皆掃。“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到了究竟,就是六祖那個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要掃它,它也空。念頭不要你去空它的,它來空你的,沒有一個感覺,沒有一個知覺可以停留的,都是無常。空你的,不是你去空它。你去空它,已經是個妄念了。這樣懂了吧!你空個屁啊?它本來空你的,它不停留的。你就明白了嘛!


----------


大家坐好,不要閉眼。將來你要練采宇宙精華,也可以從這里體會。不要閉眼哦,看著啊,你們看我吧!

把我當成假佛吧,像電影上的佛,看我這地方。看著啊,看我眉間啊,我的眉間跟你們不同,還比你們亮一點,你看你們年紀輕輕,一臉的晦氣色,真糟糕!看這里啊!眼睛看著,然后眼睛不要眨,不要用力哦,然后把看的注意力拿掉,不看,眼睛還是張著的。注意哦,眼睛張著看我這里,把看的注意力拿掉然后,一片白茫茫,是不是啊?慢慢把眼皮閉下來,上下眼皮慢慢地關起來。兩個眼睛還是看著我,可是眼皮關起來看不見了,只看到前面的亮光,一陣白茫茫的,是不是?(眾答:是)

然后,忘記了一切,跟這片亮光定在一起。“心(沒有心)注于眼;眼注于空”,跟空合一,空即是我,我即是空,用兩個眼珠子像插頭一樣,插上來以后,眼睛都忘掉了,一片光明。

《阿彌陀經》跟你講,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我加上黑色黑光;光色有變,色空變動,我一切不變,對不對?這一下對了吧?哎,如如不動,色就是空,不求空。最后忘記了眼睛,丟開眼睛,身心內外,一片光明。(止靜片刻)

好,諸位,慢慢張開眼睛,再來,看到我這里,然后閉起來;張開眼睛,看到這里,然后閉起來。再一次張開眼睛看我這里,然后閉起來,前面白茫茫一片定住(又止靜)。《楞嚴經》上佛告訴你,“開眼見明”,張開眼睛看到明,“閉眼見暗”,眼睛閉起來看到的,迷迷糊糊的這叫做暗。明、暗有變動,那個能見明見暗的在這里如如不動,自性本空。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近期熱門文章推薦:

【1】看看你的前世是什么

【2】夫妻間的性行為,也在消耗福氣?

【3】六類旺夫女人,男人請珍惜

【6】你的微信頭像,說明了你是什么樣的人!準到你哭

↓↓點下面閱讀原文即可瀏覽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61103/36170.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